在神话故事《封神演义》当中,武王伐纣之时,有众多神仙帮忙,就算是在极为凶险的红沙阵中牺牲,也会被神仙让其复活,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极具奇幻之感。但现实里的武王伐纣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商朝,这是一个存续了五百多年的王朝,是史上首个有文字记录的盛世之朝。它的疆域辽阔,北边到辽宁,南边至湖北,西边达陕西,东边临沿海,国家实力强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却被无论是兵力还是财力都远远比不上自己的小附属国——周国,给推翻了统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公元前1046年开年之际,在当下洛阳市孟津区的黄河古老渡口那儿,众多身披铠甲、手攥长矛的兵士集结于此,人多得密密麻麻,把天都遮住了。周武王姬发,左手紧握着代表军队指挥权力的黄钺,右手拿着用来下达命令的旄尾仗,在师尚父姜太公以及弟弟周公旦的守护下,稳稳当当踏上土台。他润了润嗓子,朝着所有兵士,情绪激昂地讲道:
“纣王一味听从妇人的话,连祖宗的祭祀都给扔一边了。他不启用自己的王族弟兄,反倒让逃跑的奴隶去担当重要职位,这帮人损害贵族利益,把商国搅得一团乱。现今,我姬发要实施上天的惩处,战士们,加把劲冲啊!”
此段话其后被载入了《尚书》里的《牧誓》篇章当中。
武王说完话,军队的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大伙都特别激动。武王瞅准时机,带着 300 辆战车、3000 名厉害的武士以及 45000 名士兵,威风凛凛地朝着商朝的国都朝歌进发。这一路上,周军那是相当勇猛,没谁能抵挡得住,没多久就到了离朝歌只有 70 里的牧野。前来迎战的纣王的军队据说有 70 万人呢,面对这么大的兵力差别,岁数不小的姜太公竟然亲自带着战车方阵,冲在前面当先锋。
怪哉!纣王的军队虽说人数众多,可这仗刚打了没一会儿,好多士兵就掉转枪头,一个接一个地倒戈投降了。那所谓的七十万大军,眨眼间就分崩离析。纣王瞅见这局面,觉着大势已去,便逃回朝歌,叫人把宫里的宝贝都弄到鹿台,紧接着就自己点火把自己给烧死了。这场战役,被称作“牧野之战”,商王朝也就这么
以上就是史书记载的周武王灭掉商朝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周武王发兵前所说的一番话特别关键。他给纣王罗列出了三条大罪:第一,抛弃祖宗的祭祀活动;第二,不任用自己家族的兄弟;第三,让逃跑的奴隶担当重要职位。先不说武王到底是真的愤怒不平,还是仅仅为了出兵有个正当理由,我们都忍不住想知道,这当中到底出现了啥情况呢?
在河南安阳侯家庄的商王陵区,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大墓,墓道中存有61具无头尸骸,摆放得很整齐,这着实是商朝人祭制度的有力证据。在死者入土许久之后,其后代子孙为求得祖先神灵的庇佑,会用活人来进行祭祀,而这些被祭祀的人多数都身首分离。
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当下出土的甲骨文里,涉及人祭的卜辞记录表明,商朝用于祭祀的人数超出了14000人。让商朝步入鼎盛时期并开创“武丁中兴”的商王武丁,其用过的人祭数量,光是在甲骨文卜辞中有明确记载的就达9021人,这里面还没算上那531条未记录具体人数的卜辞。
近些年来,网上有这么个讲法,说纣王把商朝的人祭制度给废除了,理由是武王说纣王“抛弃了祖宗的祭祀”。可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从甲骨文卜辞的记载来看,纣王和他爹当政的时间加起来有五十多年,在这期间用人祭祀的数量大概是 104 人,这个数字确实比之前的商王用人祭祀导致的伤亡人数要少,不过,并不能肯定地说纣王就完全没搞过活人祭祀。
那纣王究竟废除了啥呢?从《商代史》来看,纣王在祭祀制度方面的改革,重点在于严格实施周祭制度。啥是周祭呢?就是殷商王朝通过五种祭祀办法,轮流不断地对祖先进行祭祀。
在纣王之前,国家祭祀的对象包括神灵,以及其他贵族和同姓低级贵族的祖先。然而,纣王却对祭祀范围进行了严格限定,只限于商王的祖先能够接受国家祭祀。这就意味着,除了拥有最纯正商王血统的人之外,其他的神灵、贵族,不管是否和商王有亲戚关系,都不再拥有国家祭祀的权利。
正因这般,后来不少人觉得,在那个特别重视祭祀的时期,恰是这一情况引发了旧贵族阶层与纣王的冲突,致使纣王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无人依靠的下场。可话说回来,纣王这般行事的用意何在呢?不再祭祀同姓宗族的先人,其用意便是将旁系远支从王室中剔除,使这些贵族远离最高政治核心,削减他们的话语权。简而言之,就是要达成中央集权。
实际上,纣王想要实现中央集权,可不只干了这么一件事儿。那些贵族盼着纣王依照传统,先任用氏族首领和有血缘关系的宗亲,然而纣王却把哥哥子启远远地封到了微国,将叔父箕子给囚禁了,还把王室宗亲比干给杀了,与此同时,他提拔的是只听从王权的小臣。
据《左传》《周本纪》等文献所述,那些小臣多数为来自四方的逃犯以及异族之人,说白了就是罪犯、逃犯和外族人。纣王所看重的,恰是这些小臣啥都没有、没啥依靠,只得依附王权并听从他的吩咐。从商朝末期的甲骨文卜辞来看,这些小臣负责的事务比贵族还多,贵族们对此心生不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样一来,多数贵族阶层对纣王的不满越发严重。到了牧野之战时,商王朝的主力部队正在攻打东夷,商王只得让众多奴隶和战俘去对抗周国,没想到这些人在战场上反过来攻打商王。并且,800诸侯听了周武王伐纣前的出征宣言后,就决定支持周武王了。所以说,实质上,周武王是旧贵族势力的代表,而商纣王是想要进行改革、构建中央集权的君王。
商朝的灭亡难道真是因为纣王搞中央集权吗?其实不是。从成汤起到纣王止,商朝先后经历了17世31任商王,当中有14个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王位的,而且这种继承方式在商朝中早期颇为流行。所谓兄终弟及,指的是哥哥离世后,王位由弟弟继承,等继位的弟弟去世后,再把王位还给哥哥的儿子。
然而,能抵御住权力诱惑的人又有多少呢?自商王中丁起,王室内部接连出现王位纷争的情况,历经五代九任商王,这便是后人所说的“九世之乱”。要让权力交接稳定,就得达成中央集权,纣王对此心知肚明。所以,身为激进的改革者,他觉得依靠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够顺利推动改革,哪承想在主力部队集合出征之际,遭到周武王带人突袭,最终致使商朝覆灭。
故而,历史并非像神话故事讲的那般,不能说商纣王就只是残暴且贪恋女色,也不能讲周武王就特别品德高尚且深受民众拥护。实际上,商纣王大力推行改革,触碰到了贵族的利益,从而没了贵族的支撑,周武王借此机会把商朝的统治给推翻了。这,便是周武王灭掉商朝的历史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