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AI医生将辅助人类医生完成大部分工作,人类医生主要负责最终决策。

来源:诊锁界
作者:东苍
封面来源:文小言AI


首家AI医院的关键信息
Agent Hospital(紫荆AI医生系统),将成为全球首家AI医院,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团队打造。该项目通过构建一个“闭环式”医疗虚拟世界,实现了AI医生的加速进化,为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Agent Hospital是一个虚拟的医疗环境,AI医生的可进化性是核心特色技术。通过模拟真实医院的设施和流程,构建了一个“闭环式”的医疗虚拟世界。它覆盖了从发病、分诊、问诊、检查、诊断、治疗、取药到康复的完整流程,并要求AI患者及时反馈治疗效果,以便AI医生不断总结和优化。通过虚拟世界中的大量诊疗实践,AI医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能力。
实验表明,AI医生的能力进化曲线符合Scaling Law(规模定律),即诊治的AI患者数量越多,获取的信息越多,能力越强,就像一个自带吸星大法甚至无极吞噬功法的修仙者,万物皆可吸,还能自我分别筛除和提取,吸入能量(信息)越多越强大。此外,Agent Hospital的虚拟世界时间流逝速度是真实世界的约100倍,AI医生可以在真实世界的很短时间内完成虚拟世界中的漫长进化。这种在时间流速和空间储存的差异上,就像天上和人间,AI医生真像玄幻修仙小说里的神仙人物。
首批42位AI医生已经亮相,覆盖21个科室,能够诊断300多种疾病。每个科室设有两位AI医生,一位来自国内,一位来自国际,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疾病分布、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系统还构建了超过50万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覆盖各个年龄段、患有不同疾病的AI患者。这些AI患者可以是人类患者在虚拟世界的数字化“分身”,也可以由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权威医学知识库和少量公开人类患者病例自动合成。
目前的使用情况与内测反馈:首批42位AI医生已于2024年11月亮相内测。内测阶段,AI医生在阅读医学文献、与虚拟/真实患者交互并做出诊疗决策的过程中,不断从成功诊疗案例中总结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反思教训。在诊疗近万名虚拟病人后,AI医生在高发的呼吸道疾病领域的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3.06%,在其他科室中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另外,各地AI医生都在陆续被引进盒上线,例如武汉社区医院首个AI医生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正式“持证上岗“,58秒出初步诊断结果。


根据发展历程,预测将在今年对公众开放
1、清华AI医院的发展历程时间线及脉络:
1)基础研究阶段
2010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始涉足医疗AI领域。2012年: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基于AI的医疗影像识别研究。2014年: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突破,开始研究电子病历的自动分析和诊断。
2)技术突破与初步应用
2016年:推出首个AI辅助诊断系统,应用于影像识别和病理分析。2017年: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展AI辅助诊断的临床试验。2018年:成立智慧医疗研究院,专注于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3)平台建设与扩展
2019年:推出“清华AI医院”平台,整合了多个AI医疗应用。2020年: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推广AI辅助诊断系统,覆盖多个科室。
4)全面应用与优化
2021年: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覆盖超过100家医院。2022年:推出2.0版本,新增远程医疗、智能导诊、个性化治疗方案推荐等功能。
5)智能化与国际化
2023年:进一步优化,引入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效率。2024年:与全球多家国际医疗机构合作,推广AI医院平台,进入国际市场。
清华AI医院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平台建设和全面应用的多个阶段。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合作推广,清华AI医院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AI医疗平台,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清华AI医院有望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2、根据以上发展脉络和2024年发展进程,对公众开放和开业时间的预测分析:
1)技术准备与验证(2024年):完成AI医疗技术的最后优化和临床验证,确保系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政策审批与许可(2024年底-2025年初):获得医疗监管部门的批准,确保符合医疗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
3)基础设施建设(2025年初):完成医院物理空间的建设以及数字化平台的部署。
4)试运营与调试(2025年中):进行试运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正式开业预测在2025年下半年,在技术、政策和设施完备后,将可能正式宣布开业。如果清华AI医院确实计划在2025年开业,可能最终会选择在下半年9月或10月这一时间段,以便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3、关于清华紫荆AI医生系统的使用方式进程分析:
1)游客模式:对公众开放,用户无需注册即可了解系统的主要情况。
2)患者模式:目前仅对定向邀请的专业人士开放,用户需注册并登录后使用。
3)医生模式:还在在开发完善中,暂不开放。


AI医生带来的7点可确定性影响
1、提升诊断效率:去医院找专家、名医、热门疑难科室、普病高发病科室看诊,特别是知名医院,比如我经常去的华西医院,都要提前一个周才可能抢到号,往往一号难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去医院就诊常常意味着排长队、长时间等待看诊。
而AI医生,可以做到不用排队候诊,就能即时看诊,通过分析医学影像、病理切片、电子病历等数据,能快速提供诊断建议,显著缩短诊断时间。这就是AI医生给我们每个普通人带来最直接的改变。AI能够帮助医生减少大量重复性和事务性的工作,把更多精力花在看病上,双向提高看诊效率。
2、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率:我从事医疗行业11年中,见到听闻的误诊事件大约就有几十起。对患者而言,被医生误诊是一件几乎不被接受的事实,且很容易造成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及事故。有研究报告指出:保守估计,每年有5%的成年人会经历诊断错误,并且大多数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
而相比之下,AI医生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复杂数据,不受经验盲区与疲劳影响,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能够识别人类医生可能忽略的细节,降低误诊和漏诊的概率。对于罕见病或复杂病例,可以通过比对全球医疗数据库,提供更精准的诊断支持,还能识别出微妙的疾病迹象,尤其在罕见病和疑难病例的诊断上表现出色,及时提供检查、预防和治疗建议。AI客观无偏见、永续无疲劳,不受情绪和主观因素干扰,能提供更加客观、精准的诊断建议,从而减少误诊的概率。
3、优化医疗资源分配:首先是缓解医生压力,AI医生可以承担部分重复性工作(如信息录入、病历查询、影像分析、初步筛查),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使其专注于复杂病例和患者沟通;还能赋能基层医疗,特别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可以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诊断支持,缩小城乡医疗差距;也能远程医疗支持,通过互联网为偏远地区提供远程诊断和治疗建议,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4、推动个性化医疗:持续采集吸入掌握的信息越多,我认为必然能不断升级精准治疗方案,基于患者的基因、病史、生活习惯、健康周期性信息等持续产生的数据,AI医生可以在中后期阶段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越往后越越精准,最终可以成为个人全生命周期的疾病健康管家,越往后甚至比任何人任何人类医生都了解你的健康。
5、降低医疗成本:通过AI的高效分析,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过度医疗,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因为AI医生已经验证可以优化医院运营流程,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6、促进医学研究与教育:AI医生可以快速分析海量医疗数据,为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洞察和方向。也能赋能医生培训与教育,AI医生可以作为教学工具,引进学校、培训机构、医疗机构,帮助医学生和年轻医生快速掌握诊断技能,提升医疗教育水平。
7、推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首先是电子病历智能化,这是个基本功能,AI医生可以自动分析电子病历,提取关键信息,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关键是医疗数据整合,AI医生可以整合多源医疗数据(如影像、检验、基因等),无限沉淀数据,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

清华AI医生有望在诊断效率、准确度、资源分配、个性化医疗、成本控制等方面为医疗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完善,AI医生将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助力,推动医疗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和普惠化发展。
而紫荆AI医生系统的未来应用场景广泛,不仅可以辅助人类医生进行诊疗,提供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还可以用于医学教育和培训。此外,该系统还可以进行宏观层面的沙盘推演,模拟大规模疾病爆发时的医院布局和能力应对情况。未来AI有望实现医疗领域的全场景全流程覆盖,从疾病预防到康复护理,形成智慧医疗的全链条服务。
Agent Hospital作为全球首家AI医院,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其创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为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Agent Hospital有望为医疗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