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AI头部品牌创始人关于deepseek在中医应用领域的灵魂解答

老夏的笔记本 2025-02-19 15:33:40

既然在获得DeepSeek方面“平权”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每家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未来推出的中医AI产品都是一样的?

来源:大经数智中医

编辑:东苍

封面来源:pixabay

近日,有大量媒体记者和用户向大经中医提出与DeepSeek和中医垂直领域AI相关的问题,大经中医董事长李文友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做了统一、简短的回答,应公众号读者的要求,编者整理成如下文字,以飨读者。

以国内头部中医AI公司视角评价deepseek

第一,作为一个通用大模型,相比较之前国内推出的通用大模型,DeepSeek在很多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比如推理能力提升、可解释能力提升,这些提升对于中医垂直领域而言,意义重大。比如推理能力提升,构建中医临床诊疗“病-症-机-法-方-药”思维链的能力就提升了;可解释能力提升,年轻医生、专业能力差的医生对大模型输出的诊断(辨证)、处方结果就更信赖了,一定意义上解决了人工智能的“黑箱”问题;

第二,基于算法的优化和技术的创新,相比较之前的大模型,DeepSeek算力消耗和部署成本大幅降低,因而价格更便宜,费用更亲民。不要小看价格便宜,便宜了,那些小型诊所、村卫生室还有C用户就用得起了,AI的应用场景就扩大了。第一点加上第二点,非常有利于中医垂直领域大模型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

第三,DeepSeek是一个开源模型,开源了,对于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在基座模型基础上发挥自身技术能力的余地更大了,可以做出更好的中医垂直领域大模型;

第四,DeepSeek虽然性能优异,但是在回答中医类问题的时候,仍然会出现幻觉,这种幻觉有时候还很严重,但这也正是优秀的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发挥自身优势的地方。

DeepSeek对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的意义

这里我先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像DeepSeek这样的通用大模型和像大经岐黄问道这样的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关系。训练通用大模型,就像从婴儿开始培养一个孩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英语、音乐、绘画、体育一百样课程都教给他,把他培养到高三,这孩子样样全能,高考考了700分。然后他要选择专业,成为领域专家,就需要专科的老师继续训练他,大经中医就像一个中医大学,专门教他中医知识,别的就不管了。所以,DeepSeek就是那个高考700分的孩子,岐黄问道就是这个孩子在大经中医进修以后的样子。

举完这个例子,我们再来看DeepSeek对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的意义,就可以总结出两点:

第一,DeepSeek给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送来一个高考700分的各科全能的优等生,而之前的大模型送过来的可能是600分的学生,并且在有些方面比如推理方面还有明显的弱点;

第二,各家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得到这个700分优等生的权利是“平权”的,原来获得的大模型,如果是开源的,费用少或者没费用,但是参数少、性能差;如果是闭源的,参数大、性能优,但费用大,你得花大价钱,没钱,就得不到,但现在大家都能得到DeepSeek开源的参数是32B的大模型,大家的起跑线一样了,剩下的,就看你能不能用好这个大模型了。

平权对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产品的影响

既然在获得DeepSeek方面“平权”了,那是不是意味着每家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未来推出的中医AI产品都是一样的?

答案是当然不是,不但不会一样,而且会有很大差异。大家都有了DeepSeek,能不能用好,本质上取决于两点:一个是你在垂直领域的数据质量,一个是你的训练、调优能力。

还是用前面那个例子,一个高考700分的各科全能的学生交给你了,来到你这所中医大学,你派了一个中医大师教这个学生,教得好不好,一看这个中医大师的知识水平(数据质量),二看这个中医大师的教学水平(训练、调优能力),很显然,不同的中医垂直领域AI公司,在这两方面的差距是巨大的。

垂直深耕中医AI领域公司稀缺的价值

很多朋友问,是不是有了DeepSeek,垂直领域做AI的公司就没价值了,这个肯定不是。我们可以从技术和商业两个维度来说明。

技术维度,虽然所有的AGI(就是通用人工智能)专家,他的理想都是AGI在每个领域表现出来的能力俱为最优,但实际上,假设算力和算法在一个水平上,数据是决定因素,而垂直领域的机构通常总是掌握着这个领域更有质量的数据,所以通用大模型还是要与垂直领域机构合作构建垂直领域大模型,这也是目前的行业共识(特别在中医领域,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高质量的数据往往习惯于在有限的范围内流通,因而这方面的因素更为突出)。

商业维度,每个大模型背后都是企业,企业都要追求商业利益,DeepSeek做成一个技术和商业平台,让各个垂直领域的AI企业参与进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技术和商业生态,对DeepSeek来说,比他在一千、一万个领域里都深度耕耘、深度落地更为有利,这也是DeepSeek选择开源的原因之一。

中医界应该怎么看待DeepSeek?

这两天我也看了一些中医界的反馈,很多人说DeepSeek开的方子,已经达到一个初学者的水平,但离专家还有差距;另外有人说,中医不仅要问诊,还要搭脉、还要看舌苔,DeepSeek也做不了;也有人说,医学是有温度的,医生看病,少不了“人文关怀”,而DeepSeek是冰冷的…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对标中医医生的常规的、常态的临床思维,DeepSeek没有哪种能力是不具备的,就算脉诊、舌面诊,你只要利用大经的脉诊仪、舌面诊仪采集到患者的脉诊、舌面诊数据,把这些数据给他,他也能通过他的多模态能力进行诊断,他目前在某些方面看起来的弱点(例如在中医知识方面的幻觉),经过像大经中医这样的公司的调优,是会逐渐改善的。所以中医界千万不能小看他、抵触他、抗拒他,而是要拥抱他,让他“为我所用”。

这几年我一直在讲,中医和AI是“天作之合”,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和大模型的训练路径是同质的,所以从中医学科特点和人工智能学科特点来看,人工智能对中医的冲击和影响一定比西医更大,对此中医界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然,由于医学的特殊性,一方面,医学对“输出结果”的“绝对”正确性有要求(尽管真实世界中医生的误诊率也很高);二方面,目前法律的规定,只有医生才有处方权;三方面,在“人文关怀”和“共情能力”方面,AI也很难提供跟真人一样的能力(实际上AI也有类似能力,而真人也不一定就有这方面能力),所以现阶段AI确实代替不了医生。再换个角度看,DeepSeek是一个工具,用好任何工具,都需要技能,比方DeepSeek的用户就要训练自己编辑提示语的技能,前几天清华大学出了一个100多页的PPT,大家争相传阅,就是教用户怎么编辑提示语,在这方面,医生也具有先天的优势。

所以综合而言,现阶段肯定是“人机共生”的状态,或者说“AI辅助医生诊疗”的状态,但医生要积极融入这个状态,否则肯定会落伍。

/ END /

// 本文来源:大经数智中医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0 阅读:11
老夏的笔记本

老夏的笔记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