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目标和计划

城城读书会 2025-01-24 04:16:45

硅谷加速奔跑!

今天特朗普发表2025就职演说,其中提到美国将发射飞船到火星,并派遣美国宇航员到火星上插上星条旗。站在特朗普身后的“效率部部长”马斯克满脸笑容并举起了大拇指,显然马斯克很兴奋,因为这事主要是他负责,而且得到了总统先生的战略支持。

对于马斯克为何“参政”,马斯克的妈妈在一次采访中说出了实情:美国传统官僚设置的条条框框已经严重阻碍了科技企业的发展,包括AI、机器人、自动驾驶、脑机接口等,忍无可忍之下,马斯克才“揭竿而起”的。现在马斯克如愿以偿,站在了向内部开炮的最前沿。未来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可以肯定的是,硅谷主导的领先科技产业将继续加速奔跑。

成绩最好的同学还将加速向前,我们中国同志要加油啊!

关于AI、机器人、火星飞船、脑机接口的计划,马斯克到底都是怎么安排的?在2025CES期间马斯克通过视频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发表了他的深刻见解和宏伟计划。以下AI总结的内容(附访谈完整版):

机器人:2027年量产目标50万台

在机器人技术方面,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以指数级速度改进,并预计在三个月内将安全性提升至超越人类驾驶员的水平,最终实现无事故驾驶。他强调,人形机器人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之一,每个人可能都需要一个甚至多个。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作为目前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之一,计划在2025年生产几千台进行测试,如果测试顺利,将在2026年扩大产量至5万到10万台,并在随后的一年里再扩大10倍,达到50万台。马斯克预测,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可能达到3:1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未来市场上可能有数百亿台人形机器人。这一预测不仅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巨大潜力,也暗示了经济体系可能面临的深刻变革。

延伸:按照老马的计划每台机器人2万-3万美元,按2027年50万台,特斯拉机器人市场规模在100亿-150亿美元。远期按每人配置3台机器人,全球80亿人口,按全球5%的渗透率,12亿台,全球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超过70万亿美元。由此带来的零部件市场机会将极为可观。

说到这一点,从马斯克的角度看未来中美关系还是比较乐观的。无论是火箭、汽车还是机器人,马斯克都比较注重成本。这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市场发展的规律短期内不是纯粹的技术创新引领而是基于成本的创新引领,即莱特定律。美国有最好的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 我们有世界基础最好的制造业基础,可以帮助美国实现可以量产的、低成本创新。二者联手将无往不胜。

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将提升全民收入水平

马斯克首先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将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他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预期,已经能够超越人类在许多认知任务上的表现,如医学诊断和复杂测试。他预测,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任何认知任务,并可能提出人类从未考虑过的新事物。这一趋势将使人们面临“我们都要做什么”的问题,因为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导致工作性质的深刻变革。马斯克进一步预测,这种变革可能带来全民高收入的时代,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全民基本收入。

延伸:媒体舆论一直在讨论机器人将夺走人类的工作,看起来对人类是一种剥夺,实际上,学界一直在讨论机器人税。机器人最终要服务于人类,为人类创造财富,提升人类的福利水平,否则发展机器人干什么呢?来吧,我们一起拥抱即将到来的AI和机器人时代。

火星飞船:两年内首发火星

在太空探索方面,马斯克透露了向火星发送无人飞船的计划。他预计,在两年内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并强调地球和火星之间每两年有一次发射窗口期。对于首次飞行任务,首要目标是确保星际飞船能够安全着陆而不会坠毁。马斯克表示,如果星舰能够安全着陆,那么在下一次任务中就可能送人前往火星。他进一步预测,最终将有数千艘星际飞船奔赴火星,形成类似科幻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中的殖民船队。马斯克强调,目标是让火星实现自给自足,即使来自地球的补给中断,火星殖民地也能继续发展。这一愿景不仅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雄心壮志,也体现了对地球潜在灾难性事件的深刻忧虑。

延伸:火星计划其实是马斯克、彼得蒂尔破局全球化困境的探索试验。彼得蒂尔担心的全球化不是占领全球市场,而是如果未来印度、印尼等更多的国家都按照中国一样的、非创造性的发展方式实现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球的资源是不够用的,未来必将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争夺大战。火星计划其实是马斯克、彼得蒂尔升维发展的思考战略,这正是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诚如彼得蒂尔所言:没有竞争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这远远超出了“在竞争中发展”的传统思维。我们是不是太LOW?

脑机接口技术:2025年惠及20—30位患者

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马斯克分享了Neuralink技术的最新进展。他表示,已经有三位患者成功植入了Neuralink设备,且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新一代设备将配备更多电极传感器、更高信息传输带宽、更长电池续航时间等改进。马斯克预计,在今年内将为20—30位患者植入这种升级版的设备。他强调,Neuralink的第一代产品主要针对那些失去了大脑与身体连接能力的患者,如四肢瘫痪或截瘫的人。通过读取大脑运动皮层的信号,患者将能够仅通过思考就控制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这一技术不仅有望为残障人士带来福音,也预示着人类与机器交互方式的深刻变革。

延伸:医药界的监管,中国产业虽然不发达,但是监管却是世界超一流的严格。你也可以理解成保守。这个保守的枷锁,美国即将被马斯克拆除。中国未来只能望洋兴叹。

今年看了两个派别的两个脑机项目,其中一派主张通过AI从人类脑电波中发现秘密,另一派则重点攻克电极材料,已彻底解决颅内排异问题,医学界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

以下为访谈全文:

主持人:我们有幸邀请到埃隆·马斯克,他愿意抽出一些时间回答关于技术的一些迫切问题,探讨科技将如何发展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他与政府的互动可能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首先,我想从一个宏观问题开始,然后我会问一些问题,接着我们会从小组中收集一些问题。我必须说,我实际上已经是特斯拉的车主很多年了。

埃隆:太好了,感谢你。显然是品位优秀的人。

主持人:我要说,我从迈阿密开车到劳德代尔堡与我的兄弟共进晚餐,大约40英里。我没有碰方向盘,特斯拉是自动驾驶的,你不需要干预。在整个行程中,它不需要我。

埃隆:就像当你告诉人们,他们没有体验过的时候,他们不相信你。

主持人:是的,我自己也不相信,因为我一直对它能走多远持怀疑态度,而你最新发布的软件真的令人难以置信。所以我鼓励人们去试试。作为一个大问题,顺便问一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你认为将会有哪些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进步?他们应该期待看到哪些科技在他们的生活中?

埃隆:好的,我不想让你们震惊,但人工智能将会非常重要。我对这个预测感到很有信心。但有趣的是,如果你回到五年前—当然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我就已经在说,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东西,具有深度超智能,比最聪明的人类还要聪明。人们认为我在开玩笑。他们认为这太荒谬了。不可能有一台计算机会比人类更聪明,能够做所有这些复杂的事情。而现在,最新的人工智能能够比大多数人类更好地通过复杂的测试,比如它们可以比大约80%的医生更好地通过医学考试。人工智能可以比大多数一生都在做放射学的人诊断得更准确。

主持人:哇,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那么,你认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

埃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远超人们预期,已经能够超越人类在许多认知任务上的表现,例如医学诊断、复杂测试。

人类积累的知识已经被人工智能消耗殆尽,未来人工智能的进步将依赖于人工智能自我生成合成数据。

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任何认知任务,甚至会提出人类从未考虑过的事情。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使人们面临“我们都要做什么”的问题,可能引发全民高收入,而非全民基本收入。

主持人:听起来人工智能确实会带来巨大的变革。那么在机器人技术方面,你有什么看法呢?

埃隆:仅仅思考人工智能是不够的,需要机器人技术使其能够执行任务。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提高,预计在三个月内超过人类驾驶员的安全性,并最终实现无事故驾驶。

我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是历史上最大的产品,每个人都可能需要一个,甚至多个。

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是目前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之一,目标是2025年将生产几千台特斯拉机器人,放在特斯拉工厂测试。如果测试顺利,2026年将扩大产量10倍,计划生产5万到10万台机器人。再过一年,可能再扩大10倍,达到50万台机器人。

主持人:哇,人形机器人的前景听起来真的很令人兴奋。那么,你认为人形机器人在未来会有多大的市场规模呢?

埃隆: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可能会达到3:1,甚至可能是4:1或5:1,这就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200亿-300亿台人形机器人。

到那个时候,金钱的概念可能会变得模糊,经济体系是否存在有意义的上限都不好说。

如果人工智能发展一切顺利,我认为人类将不会有全民基本收入,而是全民高收入。

主持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大胆的预测。那么在太空探索方面,你有什么计划呢?

埃隆:我认为,2年内我们就能向火星发送第一艘无人飞船。地球和火星每两年会有一次发射窗口期。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窗口期。下一个窗口期大约在两年后,之后再过两年,又会出现一个新的窗口期。

对于飞行首次任务,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星际飞船能够安全着陆而不会坠毁。我们需要证明,可以让星际飞船在不增加撞击坑数的情况下,实现软着陆。如果星舰能够安全着陆,那么也许在下一次任务中,我们就可以送人前往火星了。之后,这个规模有望实现指数级增长。所以最终,会有数千艘星际飞船奔赴火星。我脑海中有一个很酷的画面,就像科幻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那样,殖民船队集体启程,在太空中形成璀璨的光点,我认为那一定会很酷。

但我认为目标是让火星实现自给自足。所谓火星的自给自足,是指即使来自地球的补给船因任何原因停止运行,火星殖民地不会因此消亡,而是能够继续发展。如果地球发生了某些灾难性事件,比如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的事情,无论如何原因导致地球补给中断。如果火星能够继续维持和发展,那么人类文明预期寿命将会大幅增加。退一步问,你如何评估一种文明?这种文明是否还被束缚在母星上,还是说它已经成为多星球文明?我们不希望成为,那种仅局限于一个星球上的文明。我们想要一个体面的结果,即使我们不会超越太阳系,至少我们会到达另一个星球。

主持人:这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那么在脑机接口技术方面,你有什么进展呢?

埃隆:我们已经有了Neuralink技术,目前发展态势看起来令人期待。已经有三位患者成功植入了Neuralink设备,而且所有设备运行正常。我们还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新设备将配备更多的电极传感器,更高的信息传输带宽、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改进。

我们希望在今年能够为20—30位患者植入这种升级版的Neuralink设备。我们的第一代产品主要针对那些失去了大脑与身体连接能力的患者,比如四肢瘫痪或截瘫的人。就像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一样,如果能够以正常人的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进行交流,那将是一个突破性的改变。因此,我们的第一代产品旨在读取大脑运动皮层的信号,这样当你想要移动手时,就能够控制屏幕上光标的移动。这使得患者能够仅通过思考,就能控制电脑或手机。

马斯克的洞见和计划不仅展示了美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类将迎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

#价值投资##股市分析##巴菲持#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巴菲特读书会

价值投资理念、知识经验学习与交流平台,投资风险教育平台。

发现价值,践行价值。书会长期开展独立投研活动,定期发布原创研究报告,组织线下分享活动。

“行稳致远”,秉持“专业、谨慎、诚信”的精神,努力与会员和客户共同实现长期价值稳步成长。

0 阅读:0
城城读书会

城城读书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