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是明朝臭名昭著的太监,在掌权时,魏忠贤借着皇帝对他无比的宠信,嫉贤妒能,残害忠良,打击异己,趁机扶持自己的党羽,长期把持朝政,做出的种种恶行,可谓罄竹难书。
但魏忠贤真也不是没有一点价值,至少巩固在大明朝的边境安防面前,魏忠贤还是尽心竭力的,运用自己的权力保证了大明边境的安全。
魏忠贤,从小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懂读书学习,但却喜欢赌博,逐渐成为迷恋酒色的街头小混混。在一次赌博输掉全部赌资后,他恨恨自宫,并改姓名为李进忠,进宫当了一名太监。万历四十八年,大明神宗、光宗先后驾崩,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次年改元天启。这位天启皇帝即位后,对政事不感兴趣,每天只对做木匠活儿情有独钟。
虽说天启朱由校不理政事,但他对朝内文臣在暗地里拉帮结派,明争暗斗心知肚明,每根本没觉察到天启皇帝的愤怒。在这些文人中,特别是东林党人,他们大部分都揣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关心国计民生。
由于天启皇帝的宠信,魏忠贤成了朱由校对付这些讨厌的大臣们代言人,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并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结党营私对抗东林党。魏忠贤之所以对抗东林党人,因为东林党根本不尿魏忠贤,并时不时地给使绊子,这让魏忠贤非常忌恨。魏忠贤羽翼丰满后,果断出手,将东林党多数成员逼得家破人亡。
崇祯皇帝即位后,自己亲手接管了朝政,目睹魏忠贤擅权干政把持朝纲,就决定除掉魏忠贤。他命人列魏忠贤十大罪,交锦衣卫逮捕法办,自知无力反抗的魏忠贤被逼自缢而亡。
魏忠贤在临死前,曾上书提醒崇祯皇帝,不能重用东林党这人,否则会误国误民。但崇祯刚愎自用,把魏忠贤的话当成了耳旁风,认为魏忠贤只是贼心不死,他临死还想拉个垫背的。然而,崇祯只当了十多年皇帝,大明朝就亡在了他的手中。而灭亡的原因,多少和他重用东林党人有关。
大明王朝的覆灭,是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造成的。对内,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来势汹汹;对外,则是努尔哈赤率领的强悍的后金大军。
魏忠贤剧照
努尔哈赤是一位真英雄,他二十五岁起兵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席卷辽东,攻下了明朝在辽的七十余座城池。可以说,努尔哈赤在位期间,他最大的抱负便是率军攻入中原。但他虽是一代骄子,尽管夺取了明朝在辽东的几十座城池,但后金军队的铁蹄却始终没有踏入到大明境内。
这是为何?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魏忠贤在任的时候做了两件事。
一、就是着重加强对边关少数民族的防范措施。虽然是一个权倾天下的太监,但他深知自己的权力都是皇帝所给的,如果努尔哈赤所率领的后金大军打进来,大明亡了国,那么他所拥有的一切权势都会失去。所以魏忠贤重用袁崇焕等武将镇守边关,打造了关宁锦防线,用以抵御后金军队。
二、魏忠贤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对东南沿海的富庶地区强制征收工商税。虽然这么做,魏忠贤自己捞也贪污受贿了不少,但是他确实用这些从大地主、大资本家那里搜刮来的钱补贴了岌岌可危的大明财政,充实了大明国库,保证了关宁锦防线的军费。
通过这两件事,魏忠贤算是帮大明王朝打了一剂强心针。但令人惋惜的是,崇祯上台后,重用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大多数都是江南士大夫出身,有的还是江南富豪,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便取消了工商税。不仅如此,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把农民的税赋也增加了,这就导致了矛盾激化,各地农民反抗不断。李自成起义军迅速发展起来。
魏忠贤剧照
正所谓,东林党的上台,直接推翻了魏忠贤所制定的内外政策。对于关宁防线,东林党不仅没有保证后勤保障,而且还在党争中将抗金名将袁崇焕等人给牵扯了进去,最终导致袁崇焕被杀害,从之后再无人可压制后金铁蹄。再加上,对农民征收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压得全国百姓喘不过气来,最终李自成兵临城下,大明灭亡。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魏忠贤虽然打击异己、专擅朝政,但他也有正确的地方,那就是作为臣子,他也着实为大明王朝干了几件好事。反观东林党人,却只想着一己私利,做事迂腐,不懂得为朝廷尽心尽力。
魏忠贤又被洗白了
文章说错了一件事,后金本是大明领土,努尔哈赤只是叛乱
明朝有一件事特别奇怪,皇帝容易落水,而且身边当时只有权势最大的太监。皇帝还不怨太监,然后皇帝吃药就死了。之后掌权太监失势,被杀。从逻辑上讲太监干掉自己的保护伞好像不太合理。
将一腐朽太监描写成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小编以为它是郑合?
明王朝内部已经腐朽,只能靠魏忠贤这个外部力量撑住明王朝,结果外部力量没了,明王朝也没了
忠贤不死 大明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