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21岁这年和父亲毛泽东公开了自己和孔令华恋爱的秘密。
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家长干嘛李敏和孔令华都曾在北京八一学校上学,孔令华比她高两届大两岁,准确来说,他是她的学长。1956年,孔令华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两人又奇迹般的邂逅了,幼时的点点滴滴浮上心头,仿佛这些年的分别没有让他们产生任何的隔阂,两人自然而然的交往了起来。
李敏和孔令华谈了许久的恋爱,孔令华才知道女朋友的父亲竟然是毛主席,而李敏对男朋友的家世一无所知。
眼看着就要考大学了,李敏同父亲讲起了男朋友的状况。
毛主席关切地询问小孔的父亲是谁,在哪里工作。
这个问题直接将李敏问的脸红了,确切地说,在这之前她从来关注和在意过这些:“我是跟他交朋友,了解家长干吗?”
在毛主席看来,还是需要了解情况的,看女儿这种陷入恋爱的模样,毛主席已经能够肯定,未来两家大抵是要做亲家的,所以他不能糊里糊涂的。
关于这个问题,李敏也是在询问过孔令华后才知道的,当了解到他的父亲是孔从洲将军时,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这位老将军毛主席可太熟悉了。
1958年,李敏带着孔令华进了中南海见父亲,毛主席看着眼前的一对璧人,嘴边的笑意遮挡不住,毛主席非常喜欢他,而李敏这边也非常的争气,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一年后,两人就在中南海举行了婚礼,毛主席为了参加女儿的婚礼,多次打电话回来,让他们等自己回来再举办,28日一大早,毛主席就和女儿女婿拍定了邀请的客人人选,29日午后,毛主席亲自主持,并采办了三桌酒席,那时两个小年轻还在上学,根本就没有收入,毛主席有不愿意亲家破费,于是自掏腰包,对此,李敏和丈夫有些过意不去。
毛主席那天可谓是红光满面,端着酒杯向新郎新娘送上祝福,新郎新娘向父亲举杯答谢,两人太过激动,久久地凝望着父亲,千言万语凝结在口中,此时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朝着他深深地鞠上一躬,表达对他的谢意。
最后,毛主席和工作人员、客人们一块举杯,为新郎新娘献上最真诚的祝福,还一块拍了大合照。
孔令华荣立三等功孔令华和李敏结婚的时候,他家住在沈阳,孔母因为当时正在生病,便没有赶到北京参加他们的婚礼。后来孔淑静陪着母亲前往中南海看望哥哥嫂嫂,看着他们幸福的模样,孔母很高兴。
孔令华和李敏结婚之后和毛主席一块住在丰泽园里面,毛主席非常疼爱他们,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时刻关注着,经常和他们一块交谈,将自己的一腔父爱投注到他们的身上。
孔令华对于哲学、自然辩证法、相对论等感兴趣,毛主席就经常和他谈论这些问题。毛主席很喜欢孔令华,说他是一个老实人。
1962年,孔令华和李敏爱的结晶孔继宁出生,对于这个外孙,毛主席非常的疼爱,还给他取了名字,孩子出生之后,毛主席就经常去逗小孩子玩。
次年,毛主席七十大寿,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70大寿非常的重要,原本毛主席并不喜欢过寿,最后还是在身边工作人员不间断的建议之下同意了。
那天,他们在颐年堂设了两桌饭,毛主席的女儿女婿都来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干部也来了,毛主席还将章士钊这几位湘籍同乡请过来做客,不过,这场寿宴毛主席也没有大办,只自掏腰包定了两桌饭。
同年,孔令华和李敏带着儿子搬出了中南海,他们的行李简单的过分,只用一辆平板车就将全部家当给拉走了,他们住在了一间平房里,过上了艰苦的生活,孔令华在北航当教师,每个月的工资都有限,所有他们的手头上总是很紧,一直到1965年他们才搬到了地安门的一个小单元房里,孔继宁上小学四年级后住到了学校,也给家里减轻了负担。
孔令华的生活习惯很健康,既不抽烟也不饮酒,每个月发工资后全部上交给老婆,自从离开中南海后,李敏也过上了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自己做饭吃,大冬天的熬白菜,分几顿吃,吃不完的东西又舍不得倒掉,热一热再吃。
1971年3月,孔令华转入部队工作,在担任副政委期间恰逢唐山地震,他身先士卒抢险救灾,以突出的表现在1976年荣立三等功。
9月9日,毛主席去世,得知这一消息后,贺子珍哭了好几天,贺子珍的情绪尤为低沉,这段时间,住在上海的贺子珍不分昼夜的给孔令华家里打电话,只是接电话的都是孔令华的妹妹孔淑静,在电话里,贺子珍一直抱怨李敏和孔令华没有照顾好爸爸,后来,李敏和丈夫去看望妈妈时,贺子珍又边哭边说:他们的父亲去世了,临终的时候儿女都不在身边,好可怜啊!她再一次的埋怨女儿不应该搬出中南海。
三年后,贺子珍生平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孔淑静和父母以及哥哥嫂子一块去飞机接她,301医院更是派了车将贺子珍直接接到了医院,并将她安排进南楼高干病房,李敏和孔令华经常会守候在一旁。
贺子珍来北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见一见毛主席的遗容,孔令华和李敏实现了她的夙愿,同她来到毛主席纪念堂,贺子珍在北京301医院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女儿女婿的精心照料之下,她非常开心,还想着病好之后继续为党工作,她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这让她的战友、朋友和亲友也为她高兴。
这一年初,孔从洲给邓小平写信,在信中反映了贺子珍的情况,并建议将她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邓小平很快就批示同意。
名字是一样,人可能是两样呵1987年底,孔令华来到深圳,想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站住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孔令华本身是一介书生,但他还是白手起家,没有用国家一分钱,还兴办了深圳瑞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这所公司属于国营企业,主要是推广科技成果为主页,其创收自主编写和出版有关毛主席的一系列丛书和画册,举办毛主席的画展和摄影展。
虽然孔令华是公司的总经理,但是他也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办公室非常的简陋,不足16平方米,再寻常不过的沙发,既可以用来招待客人,也可以用来午睡的床榻,一张写字台还有一个大书柜,书柜里面放满了有关毛主席的书籍。
孔令华在深圳淡泊名利,喜欢过着和普通百姓们一样的生活,他喜欢逛街买东西,一次,他去天虹商场看到一种别致的玻璃缸,高高兴兴地买了一对,还对随行的人员说:“李敏喜欢这些朴素精巧的小玩意,我要带回北京给李敏装白糖用。”
孔令华不喜欢轻易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从而给予他特殊的照顾,一次,他因为生病去医院,主治医生在看过他病历上的名字后,又仔细地看了看他的模样,颇为好奇地说:“您的名字和毛主席的女婿一模一样,您就是吧?”孔令华幽默道:“名字是一样,人可能是两样呵。”
孔令华对于岳父毛泽东怀着深厚的感情。海南省有一座山酷似毛主席躺卧姿态,所以被当地的人亲切地称为毛公山。
特别巧合的是,距离这里的不远处还有一个东方红村,这个名字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当时孔令华目睹了这座神奇的山,又在1992年和1993年两次前往这里考察。有一次,他爬到山顶的时候累得犯了病,差点丧了命,多亏了陪着他一块去的乐东县副县长张孔辉同志救了他,将他背下了山。毛公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只是,这个地方的交通有些不便,路不好走就影响了发展,孔令华一心想着等自己有了资金就为这里的老百姓们干点实事,修条公路,为此,他还具体的拟定了计划,可惜后来这些计划永远没有办法实现了。
1994年清明,孔令华和随行11人前往韶山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并在故居前面的小池塘边,高兴地和毛泽仁以及毛岸平等人一块合影留念,在深圳和广州这些地方,孔令华领导的公司还举办了多次纪念毛主席的活动。4年后他骨折却仍旧带伤主持了几年毛泽东诞辰105周年的纪念活动,次年,在身体还没有痊愈的情况之下,他又驱车前往广州筹办“毛泽东在广州”的大型纪念活动,在返回深圳的途中遭遇了车祸。1999年1月20下午2时33分,孔令华在手术台上去世。
孔令华去世的时候,李敏还在医院住院,在知道这一噩耗后泪洒当场。他们夫妻相爱40年,产生了太多没有办法抹去的记忆,孔令华为了一个革命的目标,在宣传阵地上英勇的离去。毛主席说过:“革命总是要死人的啊。”李敏靠着这句话坚强地挺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