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宁夏:银川提出到2035年,人口目标达380万+的底气是什么?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5-04-08 22:52:26

前几天,威记看到一份《银川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其中提到说到2035年人口目标要达到380万人~400万人。

有这个可能吗?很多人在打问号。

有人说这个有些难,因为在前几年的2021年的《银川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曾提到说:“到2025年银川市总人口达到330万人左右!”结果,如今已经到2025年了,从这几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来看,这个目标人口缺口似乎还有些大。

所以,很多人按照当下的人口增长趋势来说,2035年的这个人口目标也会难以实现。

从侧面来说,也可以感受到银川在发展中的压力有多大!因为,有就业才能有人口,有人才才能谈发展。

不过,前几天,刷到一条消息,说通过在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梳理出2015至202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净流入情况,在宁夏是人口净流入超过100万的七个省份之一。并且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到,宁夏净流入30万人口。

这在地图上显得尤为显眼,因为在宁夏周边的省区中,只有宁夏是代表人口净流入的绿色。作为区域城市,又是首府城市,所以,银川自然是宁夏人口流入的主要聚集地了。

所以也难怪银川会提出来这样的一个人口目标了,不过,它的底气是什么?

其实,在这一份《规划》中,也能找到答案,总结起来,就是银川的目标是围绕新能源产业为中心,几大产业为抓手,以文旅促发展,综合起来打造成为一座宜工宜学宜居宜游宜养的多功能于一身的城市。比如说“三都五基地”的聚焦,特色产业的发展等等,继而带动人口的聚集。

可以说,银川的底气,源自于其对未来发展的精准布局与坚定信心。

新能源产业作为其核心驱动力,这些年可以看到,能源基地的规模更加宏大有序,为宁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不仅顺应了全球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更依托本地丰富的风光资源,吸引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的目光。光伏、风电等项目的陆续落地,不仅为银川带来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创造了大量高技能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外来人才涌入。

而文旅产业的融合创新,则是银川另一张亮丽的名片。这几年,从古老的西夏王陵到壮丽的贺兰山岩画,再到现代化的文化旅游综合体,银川巧妙地将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文化体验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

加上银川还注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的美化,力求构建一个全方位、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享受便捷高效的城市服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和谐之美。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银川实现人口净流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这座城市在西北大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当然,质疑声还是很多,这都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这也说明《规划》好制定,可是要实现还是需要狠下功夫的。

因为人口来了容易,但怎么才能把他们“留得住”才是最难的。从这几年的“十万人才留住计划”中也能略见一斑。

简单来说,银川之所以人口聚集,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性和偶然性。而在存量经济时代,人就是最重要的资源,一切的发展机遇,都会与之密切相关。

银川怎么去抓住它?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0 阅读:2
桂临塞上聊历史

桂临塞上聊历史

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