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普京
在我们的印象中,车臣向来就是俄罗斯最不稳定的因素。稍有不慎,便会揭竿而起,寻求独立。
即便当前的车臣是和俄罗斯联邦站在一起,关系铁得不行。而现任的车臣总统小卡德罗夫更是普京的铁杆小迷弟,声称自己乃是普京的士兵,唯大帝马首是瞻,大帝指哪儿他打哪儿。大家依旧认为,车臣和俄罗斯不会是一家人。
双方当前的甜蜜,不过是普京铁血威严下的短暂妥协。一旦俄罗斯的实力下滑,车臣必然会出事。故此,许多人都在调侃,现在的小卡就是车臣版的安禄山,至于谁是唐明皇,那就再清楚不过了。
而大家之所以如此不看好车臣和俄罗斯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双方那不堪的过往。在历史上,车臣长期是站在俄罗斯的对立面,恩怨颇深。尤其是在上世纪末到此世纪初的十多年时间里,车臣为了谋求独立,和俄罗斯曾两度爆发战争,导致数十万车臣平民和士兵丧生,连车臣首府格罗兹尼都在巷战中几度易手,被打成了一片废墟。
这是血海深仇啊,现在还健在的许多车臣人,都是当年那场悲剧的亲历者。他们或是失去了亲人朋友,或是家园破碎,流离失所。所以,即便是当下车臣已定,希望车臣独立的依旧大有人在。他们潜伏在暗处,洞若观火,养精蓄锐,只等俄罗斯生变,便会雷霆般出手,把车臣独立出去。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车臣非要从俄罗斯独立呢?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关于车臣和俄罗斯的恩怨,由来已久。
车臣地处高加索地区,而这里原本并不属于俄罗斯,而是车臣人自己。他们是最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关于车臣人的历史记载。而那个时候的俄罗斯人,还在东欧的草原上骑马放羊呢,连高加索在哪儿估计都不知道。
直到公元18世纪末,俄罗斯武则天叶卡捷琳娜二世才把手伸到了高加索地区,并且通过军事手段接管了这里。简单来讲,车臣和俄罗斯原本就不是一家人,而是被俄罗斯武力征服的地方。这导致车臣人和俄罗斯人之间,出现了许多矛盾。
首先在宗教信仰方面,由于车臣所在的高加索地区,紧邻奥斯曼帝国以及波斯这些伊斯兰国家。所以车臣不可避免地被伊斯兰化,大家纷纷成了真主的信徒。而俄罗斯这边早在公元13世纪就接受了东正教的洗礼,把上帝当爸爸。众所周知,真主和上帝是最喜欢打架的,一言不合就要搞圣战。从十字军东征到拜占庭灭亡,两边你来我往,不知掐过多少次。
所以,对于信奉真主的车臣人而言,俄罗斯人显然是异教徒。而俄罗斯人看车臣人,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态度。
其次是民族矛盾上,车臣人作为高加索地区的原住民,对于俄罗斯人的到来乃是非常抵触的。在他们看来,自己才是这里的主人,俄罗斯人则是外来者。那么如此一来,自己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因为守护家园,天经地义。
事实上,别说是俄罗斯人来了不行,就算是同为真主信徒的奥斯曼人过来,车臣也照打不误。在俄罗斯接收高加索地区之前,车臣人已经和奥斯曼人打了二百多年。
而本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俄罗斯人对车臣同样是看不惯的。1818年高加索地区军事长官耶尔马洛夫在给沙皇的奏折中如此说道:
“如果还有一个车臣人活着,这里就不可能有安定。”
当然,并不是说非得要一家人才能搭伙过日子,前面的这些矛盾也不是说完全化解不了,像咱们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差异一大堆,不照样过得好好的?
车臣之所以对俄罗斯没有归属感,主要是因为双方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通常都是在用武力,流血颇多。这导致双方积攒了太多的仇怨,以至于到了发展到了一种难以调和的地步。
比如在19世纪20年代末,车臣爆发反俄运动,俄军派兵镇压,高加索战争爆发。虽说最终结果是俄国获胜,彻底拿下了高加索地区的控制权,但是这个过程却相当的艰难
高加索战争历时很长,差不多打了近半个世纪。而在这期间,作为反抗俄国主力的车臣,凭借一隅之地,和强大的沙俄军队打得有来有回。他们甚至在俄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车臣尼亚。在1845年,车臣人甚至打出了高加索,把战火烧到了俄国本土,真不愧是战斗民族中的战斗民族。
当然,这个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车臣人的青壮在战争中几乎被消耗殆尽。而俄罗斯方面,则是有着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人越打越多。此消彼长之下,车臣的实力日渐下滑,最终走向了失败了。
1859年,高加索战争结束,车臣地区彻底并入俄罗斯的版图之中。紧接而来的,便是来自俄罗斯人的报复。为了彻底打垮车臣人,从而解决掉高加索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俄罗斯在车臣采取了相当铁腕的统治政策,屠杀事件时有发生,曾经的车臣抗俄人员,基本被灭绝。
必须得承认,俄罗斯这样的强硬手段,是有着一定效果的。至少在后面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车臣都很老实。但同样,这也给车臣人带来了阴影,更埋下了分离的种子。以至于每每到了俄罗斯势微的时候,车臣总会搞一些幺蛾子出来。
比如在苏德战争期间,车臣就和德国纠缠不清。以至于在战后算账的时候,车臣遭到了“慈父”斯大林的重点照顾。虽说斯大林也是从高加索这块地方出来的人,可是对于老乡,他可是丝毫不手软。连格鲁吉亚他都下狠手整,更遑论这隔壁的车臣了。
1944年,苏联撤销了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并将绝大多数车臣人强行移民。当时的移民可不比现在,去的大都是些破地方,比如中亚的哈萨克,北边的西伯利亚等等。说直白点,这就是驱逐流放。
就这样,数十万车臣人被迫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当政,车臣人才被允许回家。想想车臣人十余年漂泊在外,这流离失所的滋味,肯定不好受。故此对于独立这件事儿,车臣人的内心变得愈发迫切。毕竟要是独立了,车臣人就能自己当家做主,无需被别人迁来移去。但当时的车臣势微,根本无法和强大的苏联对抗,只能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改造”。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苏联经济崩溃,形势急转直下。这无疑是让车臣看到了机会,随即他们开始运作起来。有着车臣独立之父之称的杜达耶夫,就是在这时候离开了军队。他回到车臣,拉帮结派,组建武装,为独立做准备。
1991年8月9日,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大厦将倾。杜达耶夫带着自己的武装推翻了当地政府,夺取了车臣的控制权。随后杜达耶夫宣布车臣“独立”,并自任总统。车臣“独立”于苏联解体前夕,此时的苏联已经乱作一团,自顾不暇,对于车臣只能是听之任之。
不过即便如此,车臣还是未能实现完全的独立。毕竟苏联倒了,俄罗斯还在。按照苏联时代的划分,车臣依旧还是处于俄罗斯联邦的管辖之下。换句话讲,只要俄罗斯不同意,车臣依旧没法独立。
对于这样一种情况,车臣人自然是不满意。尤其是看到隔壁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这些邻居们,个个都分家成功,心里更不是滋味。要知道,最初一起在苏联搭伙的时候,这些邻居和车臣的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当时车臣是归属于俄罗斯联邦,而格鲁吉亚等国则是归属于外高加索联邦。同样是在高加索,凭什么独独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可以独立,车臣人就不行?
于是,车臣为了寻求独立,和邻居们一样过上主人的生活,开始跟俄罗斯各种闹,甚至赶走了俄罗斯的驻军和官员,俨然是要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割据政权。
不过在车臣独立这件事上,俄罗斯是不会妥协的,因为车臣这个地方的位置太重要了。
前面我们提到过,车臣地处高加索山区。而高加索山区则是亚洲与欧洲的一道天然分界线,山势险峻。对于俄罗斯而言,这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
不过这个屏障是有缺口的,车臣就是其中之一。车臣相对平坦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了高加索山区的一个主要的进出通道,就连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也是要通过车臣的管道进出的。
所以车臣乃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控制了这里,进可攻,退可守。更可以控制欧亚两地的商贸往来,那自然是丢不得。简单来讲,车臣人可以不要,但地方不能丢。
另外,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一大堆,车臣如果独立出去了,势必会给其他地区造成一个不好的示范效果。从这个角度考虑,俄罗斯同样不会允许车臣独立。
最初俄罗斯还未从苏联解体的动荡中恢复过来,所以对于车臣的种种举动,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等到稳定下来之后,俄罗斯就要出手教训一番了。于是在1994年12月,俄军部队开入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打了差不多一年半,最终以双方停火,俄罗斯撤军而结束。从结果上来看,无疑是车臣胜利了,毕竟他们是防守方,而在战争结束后,车臣依旧掌控在他们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战之初,时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曾自信满满地保证道:
“只需一个空降营,几天就可拿下格罗兹尼。”
不得不说,这脸打得可真疼。
当然,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车臣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10万车臣平民在此次战争中丧生,而首任车臣总统杜达耶夫也死在了俄罗斯军队的导弹袭击中,至于首府格罗兹尼,更是被打成了废墟,满目疮痍。
更为重要的是,车臣并没有借着这场胜利而实现独立。至少在名义上,车臣依旧属于俄罗斯。对于那些一直想要车臣独立的人而言,这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在后续的日子里,他们依旧坚持和俄罗斯作对,各种搞事情,甚至还出兵直接攻击俄军。在他们的影响下,整个北高加索地区都变得乌烟瘴气,俄罗斯的边境依旧遭受着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祸端,俄罗斯在1999年再度出兵车臣,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有了上次失利的教训,这一次的俄罗斯显然是有备而来。普京亲临前线坐镇,各兵种配合得当,层层推进,以实力碾压,不给车臣一点机会。最终这场战争以俄罗斯全胜而告终,而俄罗斯也再度获得了车臣的控制权。
而一如百年前的高加索战争,普京对于车臣实行的也是铁腕政策。对于那些车臣抗俄分子,他实行的是零容忍政策。用他的话来说,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车臣人再一次屈服。但他们屈服的是普京,而不是俄罗斯,或者说他们屈服的是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再度虚弱,那么车臣多半会第一个拿板砖往莫斯科扔。
所以什么时候的车臣最听话?答案是:俄罗斯强大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