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4月,民革成员为他们的中央副主席程潜举行了一场追悼会,我党领导人纷纷到场慰问家属,周总理也特意来到现场。
见到总理的身影,程潜夫人郭翼青有些犹豫,考虑很久,还是问出一个问题,程潜究竟算什么人。
郭翼青和程潜
程潜的历史太复杂,这个问题,让现场温度骤然下降,沉默也蔓延开来,程潜的身份性质到底为什么会让夫人担忧?周总理又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主席上司,资历深厚1949年9月,全国政协会议即将召开之前,忙碌的毛主席专门空出一段时间,带着100多人赶到北平火车站,迎接一位贵客。
在邀请这位朋友参加会议时,毛主席抱着莫大的诚意,不仅亲自为对方安排住处和一应接待事宜,当天还亲自到站迎接,相当诚恳。
当被问到我党为何给出这么高的礼遇时,毛主席回答,他要迎接的人,不仅是真资格的革命元老,还是自己的老上司。
毛主席的上司?这个回答让人不解,主席在革命生涯中长期处于领导地位,能让他称一句老上司的人,只怕寥寥无几。
等了一会儿,火车到站,一个气宇轩昂的人走下车,赫然正是解放前的湖南省主席、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
他和毛主席之间的缘分,还得从辛亥革命后说起。
那时候,程潜是湖南军事厅的厅长,整个湖南新军都归他管,而毛主席还很年轻,只是个湖南新军中的新兵蛋子,照这么算,他的确是主席的上司。
毛主席在新军中待的时间并不多,只有半年左右,确切地说,伟人在部队中当普通士兵的时间并不长,他天赋异禀,定位不该是基层士兵,应该是军事谋略家。
尽管很快就离开新军,投身革命的浪潮,毛主席对那段经历还是记忆犹新,像瞄准和射击一类的基本动作,他都是在新军中学会的。
毛主席亲自划船与程潜共游中南海
他一向尊师重道,哪怕当初和程潜并没有直接的交集,他也会把程潜当成真正的上司一样尊重。
更何况,抛开这层关系,程潜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同样也值得他的敬重。
孙中山先生发起革命运动时,程潜便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在抗议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时,响应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号召时,他总是十分积极,真正把先生的理念贯彻到自己的行动当中。
1920年,孙中山重组军政府,程潜担任广州军政府的陆军次长,跟随中山先生进行北伐战争。
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中有过英勇表现的士兵军官,全都是中国革命漫长征程中当之无愧的元老,而程潜正是其中之一。
从革命早期的经历来看,他和后来的国民党掌舵者蒋介石压根不是一路人。
孙中山先生强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蒋介石的反共之心却昭然若揭,毫无疑问,程潜的信念与孙中山一脉相承,与蒋介石背道而驰。
虽然在30年代的国内斗争中,程潜归属于国民党阵营,但与大多数国军将领不同的是,他的反共之心并不那么强烈。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程潜坚定不移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当石家庄被日军占领之后,他一边带领部队紧急转移,发起反攻,一边写下遗书,做好牺牲的准备,亲自上一线指挥。
无论是对抗封建旧贵族阶层,还是对抗日本侵略者,程潜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民族大义面前,他毫不含糊,这位打拼多年的老革命,当然应该得到我党的重视。
解放战争爆发后,程潜的处境变得有些微妙。
这个阶段,但凡是眼明心亮的国军将领和官员,一定能够看出国民党反动派的颓势。
一个热衷于搜刮民脂民膏,致力于欺压底层百姓,与时代进步的潮流对抗的政党,无论如何也不会走到胜利的终点。
真正的聪明人已经开始为自己另谋出路,也已经透彻认识到了是非黑白,程潜就是如此。
作为后来人,我们当然知道,程潜最终成功起义,并且成为了建国之后备受领导人看重的好朋友。
但鲜为人知的是,程潜的起义属于解放战争若干次起义中最为惊险的一部分。这场起义,因为一个人的到来,险些夭折在摇篮中。
坚定目标,起义成功1948年,程潜出任湖南省主席,这是他的无奈之举。国民党内部已经被蒋介石一手掌控,像他这样被老蒋排除在嫡系队伍之外的人,是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的。
回到湖南之后,程潜表面上仍然拥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但实际上,他却开始暗中联系和平力量,并与我党地下人员搭上了线。
他的同族弟弟程星龄奉党组织命令,一直在他的身边积极策动,一步步扭转和改变程潜的想法。
他也向程潜保证,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保障程潜与中共党组织的联系,必要的时候,他可以舍弃自己,维护大局。
此时的程潜,内心天平已经偏向了共产党,但他还没有做出决定,因为他得知,在共产党的名单中,自己的名字非常显眼。
想来十分讽刺,程潜自认为资历无人能比,他在革命战争中穿梭于枪林弹雨时,很多小年轻恐怕还在家中牙牙学语,像他这样忠于革命的人,绝不应该是战犯。
这是他最大的顾虑,但党组织表示问题不大,只要程潜愿意通电起义,他的名字一定会从战犯名单上消失。
很快,陈明仁也带着29军和71军到达湖南。
和程潜一样,陈明仁已经看透了蒋介石虚伪的嘴脸,看透了国民党的落后与腐败,他不想再为这样的组织卖命,更不想违背自己的本心,做出祸国殃民的事情。
陈明仁是程潜的学生,有了他的支持,程潜终于慢慢坚定了自己的态度,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起义之前的关键节点,白崇禧来了。
打了败仗的白崇禧如同一条丧家之犬,再也回不到昔日的风光和得意,他灰头土脸地带着败军来到湖南,到处抓壮丁,征集粮食,维持反动派最后一点颜面。
白崇禧的10万大军固然不足为惧,但毕竟也不是小数目,如果他得到风声,从中作梗,那程潜的起义便会充满未知数,解放军进入湖南的工作也不会那么顺利。
白崇禧
也正是白崇禧的到来,险些让程潜与我党的联络完全断绝,他像是横亘在双方中间的一块巨大的石头,暂时没有办法搬走,分外碍眼,但又无可奈何。
程潜只能拜托程星龄从中周旋,想办法和我党代表商讨了最后一次,还写下起义备忘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与此同时,风声果然走漏,白崇禧明里暗里地威胁程潜,最好马上把湖南省主席的职位辞掉,好在他们还没有怀疑到陈明仁的头上,大局基本稳定。
程潜心知肚明,起义已经刻不容缓,再拖下去,之前的努力全都得泡汤,湖南的老百姓恐怕还要遭受战乱之苦。
1949年8月4日,在程潜和陈明仁的带领下,国民党三十多名官员同时宣布起义,从此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
程潜和陈明仁
这件事情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也因为程潜深明大义,在最后关头果断行动,我党解放南方地区的进程才能进一步加快。
可这样一位有贡献、有资历、有功绩的老将,明明已经弃暗投明,可到头来,命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差点儿连葬礼都没法拥有。
确认身份,明确答复建国之后,程潜很受我党关注,被视为共产党的好朋友,担任过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他的存在,生动体现了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共产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毛主席和周总理一直保持着对他的敬重,邀请他们时,主席还亲自为他划船,可见他们的情谊非同一般。
然而,1968年4月,程潜病逝于医院之后,工作人员竟然不敢确定,是否要为他举办郑重的追悼会。
他的夫人郭翼青心中苦闷又委屈,一肚子的话想要询问,却又不知该怎么问起。
关于追悼会的问题,周总理一言以蔽之:“追悼颂公还要犹豫什么?不仅要开,还需要征求民革主席的意见。”
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程潜国民党出身,这个身份没少被不怀好意之人拿来做文章。一个起义将领,明明有功,到头来竟还成了性质不明的人物。
这让郭翼青如何能不心疼丈夫,如何能不满心忧愁。
郭翼青和六个女儿的合影
好在有了周总理的指示,一切治丧工作都能顺利推进下去,4月12日,追悼会正式举行。
周总理日理万机,非常忙碌,郭翼青本来不敢奢求他的出现,可没想到,第二天晚上,总理竟然踏着夜色前来,亲自送别程潜。
郭翼青万分感激的同时,一直在斟酌心中的疑问,她很想趁此机会问出口,了却自己一桩心事,却又不敢贸然开口。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很多事情的答案可能就会成为悬而未决的东西,想了想,她还是鼓起勇气,问出了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问题。
“程潜他究竟是什么人?”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问题的功力无异于天降冰块,一瞬间就让四周的气氛冷了下来。
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周总理缓缓开口,告诉她,程潜是毋庸置疑的革命干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去世之后,他的家庭,当然也是革命家庭。
郭翼青没想到,周总理能够给出这样的答案,或者说,在经历了太多波折之后,她完全不敢想象这么好的结果。
现在,总理给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她从前许多天的纠结、苦闷、犹豫,一瞬间也全都被抚平。
革命干部,革命家庭,周总理一锤定音,时至今日,程潜的名字依然拥有榜样的力量,这位爱国将领,起义之士,也会被历史永远铭记。
程潜旧照
结语程潜夫人百般纠结的问题,其实他的一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年轻时投身革命,外敌面前守住国门,内部斗争中果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一生也是光明磊落。
毛主席对他的尊重,周总理对他的关注,都是他能力和品格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领导文萃:《程潜:在新中国过得明明白白》
2、中国政府网:《程潜》
3、新湖南:《中共隐蔽战线上的湘人丨周里:成功促使程潜和平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