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52回导读:从打骂丫头和带病补裘,看晴雯的拜高踩低

浮生漫读人生长 2025-04-01 08:00:34

这一回的回目名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属于晴雯的正传

承上回,晴雯生病卧床,平儿来访,把麝月单独叫出去说话,引起了晴雯的疑心,认为是说自己生病了不出去养病。

晴有林风,看来在疑心这件事上,晴雯和黛玉有同样的风格。

为了给晴雯去疑,宝玉便跑去偷听平儿和麝月的谈话,结果听到一个大秘密。

说到偷听,不由得想起滴翠亭事件。很多读者指责宝钗偷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却选择性无视宝玉的偷听。

宝钗是无意偷听,而且是在公共场合,宝玉却是人家特意要避开时还特意跑去偷听,偷听后还把平儿给卖了,没有替平儿保守秘密。

平儿要保守什么秘密呢?

原来上次吃烤肉时,平儿的吓须镯丢了,凤姐命人暗访,结果被怡红院的宋妈发现是坠儿偷的。宋妈把消息汇报给凤姐时,被平儿拦下了,因为考虑到宝玉以及袭人这些大丫头的脸面,平儿不想声张,所以特意来跟麝月说明情况,要麝月等袭人回来后,大家商量着找个由头,把坠儿打发出去。

平儿还特别强调,晴雯是爆炭脾气,这事不能让她知道。晴雯知道了,这事就瞒不住了,平儿的一片好心也白费了。

她哪里知道,隔墙有耳,她的话全被宝玉偷听到了,晴雯也第一时间知道了。

宝玉感激平儿替他着想,晴雯却果然如平儿所说的那样,脾气说来就来。

因为晴雯的重感冒第三天更严重了,爆脾气的晴雯别说安心养病,反而大发脾气,先是骂太医骗钱,舍不得给好药,然后又骂小丫头不肯用心干活,俨然一副主子的派头,正应了“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判词。

要知道,给她诊治的王太医,世代在宫里当太医,贾母都要尊重他,岂是晴雯一个丫头能置喙的?她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暴怒中的晴雯,看到磨蹭着不敢上前的坠儿,一下就勾起了心中的愤恨,完全顾不上平儿的好心,当即发作,不但对坠儿进行了严重的体罚,还当即把她撵了出去。

这就属于越权行事了,平儿当初交代麝月,等袭人回来再商量着打发坠儿,说明晴雯个人并没有权力撵人。

晴雯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假借宝玉的名义,这是仗着宝玉对她的宠爱,知道宝玉会为她兜底。

所以说,晴雯的薄命,宝玉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晴雯的“心比天高”,完全是宝玉宠出来的。

晴雯的这次越权处置坠儿,也为她后来被撵埋下了伏笔。她被撵的原因是被婆子们集体告状,此时坠儿娘含恨而去,当然也希望能有机会报仇。

晴雯此举不但给自己引祸,同时也给宝玉招了恨。

当然,此时晴雯所做的一切,宝玉毫不知情,因为他正在王子腾家给舅舅祝寿。

说来很有意思,贾母压箱底的雀金裘,是在给宝琴凫靥裘时顺便翻出来的。如果宝琴没来,贾母都想不起要把这么珍贵的衣服给宝玉穿。

所以,贾母是真心爱宝玉吗?不由人不生出疑问。

谁知宝玉第一天把凫靥裘穿出去就烧了个洞,想着第二天才是舅舅生日的正日子,总不好穿着破了洞的衣服去祝寿吧?于是非常焦灼。

此时袭人不在家,晴雯又病着,麝月便作主叫人连夜补好。谁知遍寻京城名匠,竟然无人敢接。

有读者认为京城找不到好的手艺人,我却认为不敢接的原因不是手艺不好,而是这件衣服太贵重了,怕万一补坏了赔不起,所以才不敢接。

这宝玉此时也生了执念,非补好不可。

记得第二十回,宝玉还劝过贾环不要有执念:

“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难道你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

果然劝别人一套一套的,到了自己身上就不灵了。

宝玉虽然没有像贾环那样哭鼻子,但他“嗐声跺脚”的样子,并不比贾环强多少。

因为他的执念,不肯消停,逼得卧病休养的晴雯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于是爬起来连夜为宝玉补衣服。

没有做过针线活的人很难体会到,想要把一件破了的衣服补得像无缝之天衣一样,有多费神。尤其是那个没有电灯的年代,要就着昏暗的油灯,又多了一重眼睛上的劳累。

所以,这一夜的补裘,对病中的晴雯是雪上加霜。本来熬夜就于养病不利,何况还要劳神费力,所以第二天王太医看到晴雯的病情恶化,说“失于调养,非同小可”。

作者将晴雯被裘的行为赋予一个“勇”字,读者们便以为这是作者对她的赞美,却不知作者这是用春秋笔法在批判晴雯,说她不顾情势,逞匹夫之勇,是缺智的行为。

我们不妨放大格局来看整个章回:在这一章回中,晴雯都是在养病。前半部分,因病得难受拿小丫头拿撒气,甚至将旧账翻出来,不顾平儿的周全安排和宋妈的劝阻,非把坠儿撵走不可。后半部分呢,她不顾病体,拼尽全力也要搏得宝玉的欢心,哪怕因此而丧命也在所不惜。

前后一对比,这不就是明显的拜高踩低吗?

0 阅读:11
浮生漫读人生长

浮生漫读人生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