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到底写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太多人把它当成爱情小说来读,就是因为忽视了作者明确点出的一句话: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此一回,就是指这一回,第一回。这一回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然后呢,这一回里,甄士隐做了一个白日梦,通过他的梦,我们知道了“绛珠还泪”的故事,以及林黛玉的前世今生。还有,集中在这一部书的人,都是陪神瑛和绛珠下凡的风流冤家。
另外,全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章回,提前预告了主要人物的结局,而且是用做梦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就是第五回的贾宝玉神游太虚,那个预告结局的人,名叫警幻仙姑。

还有,这本书的书名叫《红楼梦》,表明整本书就是一场梦,对应了开头的那句“曾历过一番梦幻”,表明所经历的一切,不过就是一场梦。
还有二仙师对石头说的“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也表明石头将要去经历的,也只是一场梦,等梦醒后,什么都没有。
为什么要反复强调梦幻呢?作者用一句话点明: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什么意思呢?作者是要提醒读者,注意每一处提到梦与幻的地方,这才是作者写此书的目的。

那么,从梦与幻中,我们能读出什么呢?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答案在茫茫大士身上。
茫茫大士是一个得道高僧,已经成仙了。书中虽然是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同时出现,但明显是茫茫大士为主导,渺渺真人只是他的助手。
从高僧我们能想到什么?佛家经典《金刚经》里有一句与梦幻有关的名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万事,都是空幻的,都像肥皂泡一样,只是一个幻像,绚烂一时,很快就会幻灭。不但元春封妃是昙花一现,贾府的百年繁华也一样,贾宝玉经历的贵族生活当然也是一样,所以作者才说“曾历过一番梦幻”,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做了一场梦,黄梁一梦,醒来后两手空空,所以是“万境归空”。
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也是他写此书的目的:用佛法劝世,希望读者都能像最后出家的贾宝玉一样大彻大悟,从而放下对世间繁华生活的执念,不再贪恋人间的美好,包括美景、美酒、美人,以及美好的情感。

所以,红楼是一部哲理书,既不是歌颂爱情,也无关反封建,更不是赞美贵族的风雅生活,反而是告诫读者要脱离这些,跳出这些俗世的禁锢,像空空道人一样,“自色悟空”,领悟“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作者曹雪芹先生的目的,是希望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创造出一个极美的空间,带我们去领略,然后像空空道人一样,“,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最后跟着贾宝玉一起大彻大悟,放下对美好与富贵的执念,活成一个清静无为、宁静致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