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几个老姐妹喝茶,聊起各自的生活。50岁的王姐突然红了眼眶:“我现在算是看透了,什么夫妻情分、儿女孝顺,都是虚的!年轻时掏心掏肺对别人好,现在落得一身病,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
这话让我想起邻居李阿姨的故事。她去年做手术,丈夫说工作忙没空陪护,儿子在国外回不来,最后还是护工照顾的她。出院那天,她一个人拖着行李打车回家,在小区门口摔了一跤,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这些事让我明白:女人到了中年,最先要学会的,就是对所有关系死心。
01 别把真心错付,你的付出换不来珍惜
英国作家玛丽·雪莱的故事特别扎心。她为了丈夫放弃写作梦想,整天洗衣做饭,结果丈夫转头就给别的女人写情诗。
这让我想起表姐阿芳。她结婚20年,婆家的事永远冲在最前面。小叔子买房,她二话不说借了20万;婆婆住院,她请了三个月假陪护。可去年她查出乳腺癌,婆家人连个慰问电话都没打。手术那天,只有她70岁的老母亲守在手术室外。
电影《出走的决心》里,咏梅演的李红更让人心疼。丈夫钓鱼打球当大爷,她包揽全部家务;女儿生双胞胎需要人,她立刻辞职当保姆。可当她累出高血压住院时,女婿却说:“妈,孩子还得您带,我媳妇刚升职没空。”
这些事告诉我们:女人千万别把自我价值绑在别人身上。你越懂事,别人越觉得理所当然;你越付出,别人越觉得你活该。
中年女人要记住:
- 别再做“便利贴女人”,谁需要就撕一张
- 你的感受比别人的需求更重要
-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投资自己
02 你的苦楚,没人在乎
有个读者给我留言,说她离婚时哭得死去活来,给最好的闺蜜发信息。结果对方只回了个“抱抱”的表情包,转头就在朋友圈晒聚餐照片。
这让我想起作家苏芩的话:“别指望从别人那里得到情绪价值。”确实,你天大的委屈,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八卦素材。
《月亮与六便士》里的艾米让我佩服。丈夫突然抛弃家庭去追求艺术梦想,她一滴眼泪都没在人前掉。没钱了就学打字赚钱,房子租不起就换小房子。后来开打字行当老板,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前夫穷困潦倒回来求复合,她直接让管家把人赶走。
我认识个开超市的刘姐更硬气。丈夫出轨离婚,她带着女儿净身出户。最难的时候,她白天看店,晚上去烧烤摊打工。有次累到晕倒,醒来第一句话是:“别告诉我妈。”现在她开了三家连锁超市,前夫欠债来找她借钱,她笑着说:“要钱没有,要不你在我店里打工?”
中年女人要明白:
- 你的痛苦,说给别人听就是笑话
- 与其求安慰,不如想办法赚钱
- 眼泪流给自己看,笑容摆给外人瞧
03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知乎上有个单亲妈妈的故事特别现实。离婚时想让母亲帮忙带孩子,母亲说:“我腰疼带不了。”向前夫要抚养费,对方总找借口拖欠。最后她白天上班,晚上做微商,硬是把孩子供到上大学。
亦舒笔下的子君也是典型。当了十几年阔太太,被离婚时连地铁都不会坐。后来从文员做起,学陶艺当上合伙人,前夫反过来求复合,她潇洒拒绝:“现在的你,配不上现在的我。”
我老家有个张阿姨更励志。50岁那年丈夫突发心梗去世,婆家立刻来争房产。她一边打官司,一边在菜市场支了个煎饼摊。现在开了早餐连锁店,给儿子在省城买了婚房。她说:“以前觉得天塌了有男人顶着,现在才知道,女人的脊梁骨是自己撑起来的。”
中年女人要清醒:
- 丈夫可能会变心,儿女总要远走高飞
- 父母会老去,朋友会疏远
- 唯一不会背叛你的,是银行卡里的存款
绝望,是中年女人的成人礼
余华说得好:“女人进步最快的时候,就是失去安全感的时候。”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女人:
- 被丈夫背叛后,开店当上老板娘
- 为孩子牺牲半辈子,50岁开始学画画办展览
- 照顾瘫痪公婆十几年,终于想通报了老年大学
她们都经历过这样的顿悟:
1. 对丈夫死心,才开始爱自己
2. 对儿女放手,才找回自己的人生
3. 对亲情看淡,才学会为自己活
中年女人的通透,是用失望换来的。当你不指望任何人,反而能活得更潇洒。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大姐说的:“现在谁让我不开心,我转身就走。这个年纪了,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