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会堂竣工,毛主席看到天花板后愣了神:这是谁的主意

钟校说过 2024-10-09 09:00:43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人民大会堂竣工了。毛主席在参观时,当看到大会堂的天花板时,他愣住了。

毛主席究竟是看到了什么,能让这位伟大的领导者感到如此震惊?这个宏伟的建筑物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毛主席的惊讶

1958年,毛主席号召一批建筑界的精英们汇集在北京,想建造一座可容纳万人开会的会议厅。

而当时距离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纪念日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这项艰巨的任务让人不由得绷紧了神经。

经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崭新的人民大会堂出现在众人的面前。1959年的9月9日,毛主席与众人前来参观这座伟大的建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毛主席缓步来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大门口。

当时主席要求,人民大会堂既要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又要体现我们能与国际接轨。所以必须要中西结合,才有更好的美观性。

在外形设计方面,既要保持中华传统的东方神韵,同时又要结合现代化西方建筑的一些美学经典,既不能够失了威严,同时又要具备观赏性。

这时的周总理就觉得可以尝试下以“山”字为主要主题,体现了中国的大好山河的概念。

毛主席走上了这座“江山”,当他打开门的时候,宽阔的主体建筑让人感觉到了一丝的庄重和威严。

毛主席走了进来,他抬头望了望头顶,不禁吃了一惊。看着如此漂亮美丽的吊顶,就下意识地问道:“这究竟是谁的主意?”

让毛主席惊讶的吊顶正中央有一颗非常巨大的五角星,在这个五角星的周围围绕着成百上千的“小星星”。这些宛如星辰的小灯在头顶非常亮堂,看起来都那么温暖光明。

其实这个让主席都惊讶的设计,是出自周总理之手。当时,厅内装潢有十几个方案可选择。周总理选择这个方案就是想体现全中国所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的意思。

当时众人都纷纷夸赞,告诉毛主席这是周总理抽空设计出来的,但周总理却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这些漂亮的五角星吊顶是他与很多设计师共同设计完成。自己也只是其中的参与者,并没有多特殊。

毛主席非常喜欢这个吊顶的设计,也很欣赏其中美好的寓意。所以看着这个象征团结的吊顶,十分感激所有参加建设者的努力。

建筑史上的奇迹

人民大会堂承载着新中国建立后北京地标建筑的兴起。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就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那里是很多人的圣地,承载着许多人的感情。

人民大会堂从1958年的秋天开始动土开建,到来年的9月建成,前后一共历时一年左右。如果不算后续的配套设施,只需要十个月的时间,就能完工。这在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奇迹。

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7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万人开会,5000人聚餐。就连我们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都能装到人民大会堂中。

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人民大会堂不但占地面积很大,就连地基都是五米高的花岗岩基座。而大门口的圆形石柱足足25米之高,堪称宏伟壮观。

人民大会堂就是人民的骄傲,毕竟中国的基建能力是举世瞩目的。就算没有如今的现代化设备,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末,这种基建的实力已经让人瞠目结舌。

要知道,在世界建筑史上,很多看着宏伟大气的建筑那是经历了不短的时间。远的不说,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前后就修了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送走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工人;而英国的议会大厦也足足修了20多年。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比其他国家,我们的能力简直与他国是一个天一个地。当我们看着眼前的人民大会堂,几乎想不起来没有这座建筑物以前的样貌了。

在解放前,这就是历朝历代的司法机关的所在地,而在清代,人民大会堂的周围就是太常寺的办公之地。

而在明朝,还是当年武将的训练场,也是五军督门的地盘。历经了千百年,新中国旧貌换新颜,这里就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地方。

当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展得十分顺利,毛主席高兴之余便萌生了修建一个万一开会的地方。

但是以中国的国力,想要一个万人开会的场所并不容易。当年毛主席先是找来了苏联的专家商讨方案,但当时的苏联专家就觉得此时修建万人会场可能风险较大。

但毛主席一拍板,就决定开工,在一年之内将大会堂建好,算是给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所以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很多人就被动员起来了。

人民群众是奇迹的缔造者

1958年10月人民大会堂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工程。一开始,要做首要工作就是将周围居民的拆迁和安顿工作。

当时的拆迁工作相当好做,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有一个“大项目”,所以不少的人民群众都自发搬离此地。

有很多行动不方便或没有可去之处的群众,组织上就安排了不远处的简易房间供大家居住。当时有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人民大会堂原址上迁走居民近700户,还迁走了60多处的机关单位。

当时全国征集的建筑工人就近8000名,而在北京当地,更是有不少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其中。包括中央干部、学生、解放军等群体。只要在附近的北京市民都想要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

不仅如此,全国200多个工厂在日夜兼程地将人民大会堂所需要的各种建筑材料一一备齐,就等着大干一场。

作为整个大会堂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来自顶棚的压力。当时人民大会堂最高的地方有33米高,这么高的地方可以说要想封顶是相当有难度的。

不过聪明的国人用特殊钢材吊了上去。在此之前,专家们曾经用了很多种方法都不管用,经过好几次的试验都没办法将自个儿特殊钢材吊装上去。后来有位有经验的专家用土办法,一点一点地将这种钢梁吊了上去,才算大功告成。

完成主体的建筑,整个人民大会堂就完成了一半。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整个工程都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修建。可以说是我们人民自己亲手将整个伟大的建筑给建起来了的。

当时据统计,人民大会堂光是混凝土就用了12万立方米,建筑钢材4000多吨,最后铺设的电缆线路都达45公里。可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奇迹,人民大会堂就这样被一点一点地造出来了。

后来毛主席验收的时候非常激动,他觉得无论是中央的领导同志,还是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都是这项伟大建筑的缔造者。

所以毛主席在当时就将这座宏伟壮观的会议室取名“人民大会堂”。用以纪念在和平年代建设祖国的所有国人们,同时这也体现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特殊意义。

参考资料:

1·金羊网-《两会又将在这里开幕,人民大会堂的故事你知道多少?》2·凤凰网-《1959年9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图)》3·新浪-《1959年人民大会堂诞生过程:垮不垮是主要》

4·北京日报-《万人大礼堂|建筑史上的奇迹!》5·全国机关事务网-《星火·力量丨“十面红旗”幕景设计者杨亚人:

回忆人民大会堂厅室布置设计中的几件往事(三)》

0 阅读:107

钟校说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