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生活于世间,最终都必然有所追求。有的人认为“活着是为了争口气”;有的人期待“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有的人目标是为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修行,是拓宽每个人生命质量的常规操作。看看身边的故事,有太多不幸,常伴我们左右。比如有些人经常熬夜最终离我们而去,有些人内心放不下而倍感抑郁选择轻生,有些人每天消耗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20多岁便老气横秋。
20多岁感染正常70岁才有的脑血管疾病等病,都不再是奇怪的事了。翻翻他们的生活,也就能找到原因所在。因此,养生并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任何一个在生命长度和宽度上有所追求的人,都应该值得重视。
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张其成先生,幼承庭训、易医并进、章黄一脉、佛道双修,全方面提供养生解决之道,并著有《精气神养生法》一书。
该书从人的生命周期、人的生命三宝、以及养精养气养神三方面全面解读我们的一生,并提供适当的养生建议,这并不是一本简单的延长寿命的方法指南,更是开拓智慧,从内心深处获得宁静的力量的源泉。
生命蜕变的开始源于认识自己都说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烦恼。为什么如此,其实正是对生命发展的过程的无知。我们生命的变化,都在遵循生命周期的规律而来的。但是,我们无从了解生命周期,便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方向。
比如,我今年30岁了,我发觉我怎么也不愿去跑步健身了。在生命的本意上来说,30岁,人的五脏之气更加稳定,肌肉更加坚实,这个阶段的人,更喜欢行走,而不是小步跑。所以,了解到生命的规律,我也就会不再严苛自己去跑了。
紧握拳头来到世间,撒手离开人间,这就是我们的开始和结尾。我们精力强时,我们手握精力成拳,随着我们知道世间的诱惑多了,我们开始去追名利等,但终究是带不走的,最后也就只能撒手离去。
而你的生命蜕变的开始,就是在离开世间的过程中,平衡欲望,重新寻找自己的精气神,从而获得属于自己不留遗憾的人生。
每个人都拥有的三宝——精、气、神精是生命的基础,我们每天吃饭,则是在为生命提供精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是我们保持我们精力的重大保障。我们每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是跟随世间阴阳规律,进行精力的使用与调整。
气是生命的能量,孟子比较推崇养浩然之气。我们形容一个人气色好,也会说他阳气足。也有“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之说,所以,气没有保持好的状态,也容易让人生出诸多病来。而我们说一个人死了,也会说他断气了。所以,气,对于我们人来说,也是重要的一个部分。
神是生命的主宰,这点,在佛家里,特别引起重视。你看佛家的佛像,都整得神形俱在。神与人的心情状态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活在一生,并不是简单希望生命长度,还需要拥有智慧的一生,幸福的一生,快乐的一生,这都是神的表现。
养生的奥秘,就是养精、养气、养神养精,其实就是做到科学饮食,有规律的起居,健身按摩穴位等,都是养精的策略。而养精关键,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少。古人提出的五要,便是其重要表现:要寡欲,要节劳,要息怒,要戒酒,要慎味。而常说的七分饱,也是少的表现。
养气,也有很多人有各自的见解。比如工医学家邹铉提出养气七法:一者少言,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而呼吸,也有很多不同的养气方法,比如调息,就有风、喘、气、息四种;慢呼吸则讲究,深、长、匀、细;陈抟老祖也对睡眠关注自己的呼吸有所研究,还有人研究胎息等等。
而养神,就是要把人从对知识、技术文明的依赖中解脱出来,这是探讨人类延续的核心问题,也是审视我们自己的错误的过程。更常见的,比如针对我们的七情六欲进行合理管理,七情的分类大同小异,比如佛家的喜、怒、忧、惧、爱、憎、欲。
养神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历史上,很多学者都在不断提及。儒家讲“正心”,佛家讲“明心”,道家讲“静心”,医家讲“养心”。可见,从心出发才是把握养神的秘决。
回到现实,我们是时候好好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每天对待自己的方式。《精气神养生法》,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论知识,而是值得我们好好去反思,去践行的人生指南,更是实现生命蜕变,斩获幸福人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