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高考,看新高一选科的大趋势

才干王营评 2024-08-15 03:40:02

从2024高考,看新高一选科的大趋势

泰安家校共育

2024年08月14日 06:16 山东

初中升入高中,就像从一个小池塘游进了大江大海,眼前的世界突然变得广阔无垠,但同时也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初中升高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孩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迎接新的挑战。

高一面临的最重要选择就是选科,究竟如何把握呢?

1、总分最优原则

高考成绩三主450分(语数英)+三分300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任选3门)总计750分。

高考是分数决定论。选科的第一要素,就是选你能拿到最高分的三个学科!

重点看一本线和本科线,分开来看。本科线文理科能相差50分甚至更高,衡量一下自己现在的水平,文理科差多少分。你的理科分数属于够一够就能到的,而文科分数差很多,那肯定首选理科。

如果你们学校的一本率非常高,那肯定去对照一本线衡量。因为至少要先上本科,再考虑专业问题。

虽然文科的难就业是公认的。但你要是选文科能上个211,选理科只能上个二本,那肯定选文科。

如果你的文科理科分数相差不大,建议选理科,一是分数线低,二是好就业。如果你的理科实在实在学不懂,挣扎都没用,甚至已经到厌恶的地步了,那还是选文吧。

山东选考科目赋分办法

2、就业导向原则

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人才发现自己选的组合没法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说兴趣导向很重要,那么将来喜欢做什么要比刚上高中懵懵懂懂的时候确定喜欢学什么更重要!

在选科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喜欢的专业对应选科的大致分布。为了大家查找方便我做了简化。这个表对选科来说就足够了。

另外,网上流传比较广泛的五推荐三不选,跟上述表内情况基本吻合。

总之,要从最擅长的(分数最高),最喜欢的(最好从未来大学专业的角度选),竞争性好和覆盖大的(SMART)三个角度,全面了解选科,选出最合适的小三门。

3、机会最大化原则。

这是基于成绩最大化和自我优势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假如有甲乙两个学生考了一样的分数,但由于选科的不同,带来的差异就不同。例如:甲同学选的科目是物理、化学、政治,乙同学选科是物理、生物、地理,一方面选择的院校上会有些差异,另一方面专业上的差异就更大了。

假如两个同学都想学临床医学专业,从选科的上面看,只有甲同学有机会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而乙同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机会就少很多。原因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学校都要求既选物理又要选化学,有些学校还要求化学+生物。

因此,如果高一时没有选对科目,等到高考填报志愿时就来不及了。另外,对应的院校招生计划的多少也是衡量机会大小的因素之一,如果你选的科目,高校的招生计划多,那么录取的概率就大,反之,概率就小。

高一选科要避免的几个大坑

1、用中考成绩去衡量高中选科。

中考的参考作用非常小。初中的物化和高中区别是巨大的。真正有参考价值的是高一开学后的两三次考试。

选科科目是按全省排名赋分计入总成绩。原始分数不重要,你的排位,谁跟你竞争才重要。由于是分层赋分,就算你考1分,赋分完也能有30分或者40分(每个省份不一样)。

2、跟着985、211同学的最优解去选科。

物化生或物化政可选专业多就业前景最好,这种说法是没问题的,这是对考省重点、985、211或双一流的同学来说的。

一般的同学,到了高三物理化学才考20分、30分,这种分数就不要选物化了。本科都上不了硬选物化是没有意义的。

选科的硬标准是你的成绩和能力 ,软标准是你的兴趣和专业就业方向。

成绩。首先是数学,数学如果60分都没有,别选物理更别选化学。数学如果能有80分,可以考虑选物理但不要选化学。数学如果能有90甚至到100多分,物化都可以选。为什么用数学来约束物化?因为物化两个理科科目,非常花时间。选了他们会挤占你原本学数学的时间。

化学还有一个约束条件,这个科目学霸多,考虑到赋分,最好化学单科在省重点百分之40,或者普高前百分之15才能选。

能力。逻辑推理差的,慎重选政治。高中政治的哲学和逻辑会非常绕。背诵特别是背图能力差的,慎重选生物。

帮你排除掉一些选科。接下来是,专业对应的选科。物化捆绑等于老高考理科生,理工农都能报,加一门生物就多一门医学。注意了,现在中医也是物化生,不是以前那样文科也能报。然后物化政就少了一门医学,但是多了军警院校。还有政治学、思政学、行政学等政治相关专业,如果想走这个方向,建议再加个团员。

不选物化捆绑,相当于老高考的文科生。如果选物理+政治,那就比文科生多一门金融工程专业。如果选物生地或者选历史不选政治,那就比文科生还少政治相关方向。如果史政捆绑就是老高考文科生的专业方向,汉语言、思政、金融财会都能报。

三个注意点:

第一个,法学和财会选历史选物理都能报。

第二个,军警校的部分技术专业,只要求物理不要求政治。

第三个,如果想改选科,那么物理改历史容易,历史改成一段时间没学的物理难。

3、小语种

高中主科从初中的语数英变成了高中的语数外,有的学校强烈推荐把英语改成日语,说是比较好学,能考分数高。

很多人觉得觉得英语考不好,然后听了老师或者一些机构的宣导,就去报小语种。试想,你不是英语能力不好,而是学语言的能力不好。英语差到只考20分30分,你才真的去考虑小语种。

你现在逃得了英语,到了大学,英语都是非语言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而且学分都不低。到时候你学得很吃力绩点很低,真的就老实了。

高一选科应考虑的5条建议

新高考政策要求学生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学会选择,从中学生开始就要进行生涯规划。

1、选科一定要适合自己。要学会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优势和可能的限制,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学生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或是MBTI性格理论的四个维度等问卷了解自己。

选科要符合兴趣特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自己所学的科目感兴趣,才会用心去学,今后也会更加有学习动力、学习激情,这样才能在将来紧张的高考复习过程中坚持下去,取得好成绩。

选科要考虑成绩基础。这是现实状况,通过分数、排名综合判断哪科更具实力,基础好是一个好的起点;

选科要关注潜能学科。代表未来提升进步空间,学习成效显著的潜力学科更具竞争力。

2、选科要适合所在高中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历史传统等因素,每所学校都有自己优势和劣势科目,学生在各科成绩差不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学校的优势科目。选了学校教学资源较差的科目,即使你的潜力再大,也可能无法得到充分挖掘。

3、选科要适合家庭和社会。

学着认识外部世界。比如社会信息、职业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了解社会的需求是什么,经过考量与分析之后,进行有效的决策,选对专业、入对行业,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选科要适当考虑家人想法。家长从小在孩子培养目标上,格局、担当、自控能力、国际视野、管理能力、数理知识、人文素养、动手能力方面花了不少功夫。选科时也要借鉴父母的经验和想法,才能发挥家校的共同作用,考虑的更加周全。

选科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要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有些专业在不断变化中,过去的热门可能成为当今的冷门,未来还可能消失掉,因此,要全面了解,面向未来,谨慎选择,才会更有针对性。

4、选科要适合高校或专业的录取要求。

选科要适应新高考录取规则。高校的专业限定分为限选1门科目的专业,限选2科或3科要求的专业,不提选考科目要求的三种情况,高一选科时必须清楚这些规则,否则,就会造成很多被动。

选科时要参考目标院校专业要求。只有提前了解目标院校招生专业对高中学科的要求,才能避免将来报考时才发现自己所学科目与招生要求不符。

要考虑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不要过分看重专业覆盖率。选考不同的科目组合,其学习难度、竞争压力、专业覆盖等情况都有不同。在做选科决策前一定要清楚了解各个组合的优缺点,尽量不要为了追求专业覆盖率高,而去强行选择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要知道,最后如果考不了好的分数,再好的职业规划也无法实现。

几个主要选科组合特点分析

物化政:易于考公、考研、可报军校,警校

物化生:纯理组合,学霸选择多,竞争激烈,适合学医

物化地:记忆背诵内容少,学科关联性强

物生政:专业受限

物地政:需要文理科思维来回切换,专业受限

物生地:专业受限,就业面窄

史化政:文科思维有优势,要求记忆力强

史生政:记忆力和文字表达要求较高,可报护理专业

史生化:最差组合,能选专业不足百分之50

史生地:思维跨度大

史政地:纯文组合,难度低,竞争激烈

5、选科要适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

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考虑未来填报的专业和院校。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往前可追溯至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很多同学会觉得,刚上高中就考虑未来上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是不是有点太早了?其实一点也不早,现在的选科组合一定会影响到未来大学的专业选择。所以,早做规划,有了院校和专业的目标和方向,选科时才不会迷茫。

选科要贴近自己的理想职业。学生选科影响报考专业,高校专业又决定未来职业方向。因此,选科是高中生涯规划的开始,一定要开好头,起好步。影响未来职业规划的因素有:(1)个人对于职业的喜好,(2)个人的能力,(3)所处的教育环境,(4)家庭成员的职业领域等。

要平衡好名校与专业的关系。C9联盟、双一流、985、211等高校有着更为丰厚的教育资源和较强办学实力,想考名校的考生和家长,应先考虑学校,再考虑专业,在分数选择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先进好学校再考虑调专业,高校调专业有政策但也有相应的要求,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高一选科是一个淘汰和渐进过程,每次期中期末考试淘汰一科,到选科时基本上就剩下要选的3科了。

0 阅读:421

才干王营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