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最关注的莫过于互联网巨头和电信巨头“合作”一事。
中国联通和腾讯,京东和移动,阿里和电信,今日纷纷宣布建立深入合作,共同布局云计算,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业务。
而腾讯更是直接和联通成立了混改新公司,国家无条件批准。
很多人害怕是不是国企要对BAT们进行“合体”,莫慌,先看分析。
注意哦,不是联通要收购腾讯,事件表面上看,是俩人的子公司共同成立一个新公司,只止步于"咱俩一起做个生意“的范畴。
这个生意股份占比各如何?联通创投48%,腾讯创投42%,员工平台持股10%。
整体联通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腾讯做老二。
那具体做什么事呢?
基本就是做zf单位的云计算业务为主,包括之前我们说过的“数据安全”,政府需要大力发展的信创产业,其中就重点涵盖了云这块的内容。
那问题来了,为啥一起做这个事?
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云建设这块蛋糕很大,联通移动这些老牌国企,在zf的云业务这块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而腾讯本身不是国企,作为外资控股的企业,上面在涉及一些核心数据的管控上,是没有国企来把控是不太靠谱的。
所以腾讯阿里们需要借联通的国字招牌,发展自己的zf业务。
那腾讯主要提供什么?
腾讯有更强的软件技术,算力,联通在借助腾讯的技术能力下,可以在云这一块有质的突破。
所以这也是腾讯和联通共同参与的可能性之一。
不过我个人觉得后续还要思考的几个点:
1、 联通作为国企,多年经营表现并不好看,而腾讯更有效率,但却没有主导权。以国企作为核心管理层的合作,是否取得很好的成绩?
2、 目前情况是,阿里、京东、腾讯大家都和三大电信商合作了,如果大家都合作,那优势何在?而且同时宣布合作,是否更像是zz任务?
3、三大电信商的加入,会不会要反噬互联网巨头们本身民企云市场的蛋糕?
总之我个人的角度,初衷或许是好的,但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真是另说。
长期受益方我还是更偏向于电信商一些。
毕竟三大电信商在合作地位中有主导权,还能获得互联网巨头全方位技术支持...
而互联网巨头更像是出工出力,借了块国字牌,可这牌子大三家都有了。
另外有一些人联想到过去的gs合营,感觉上态度比较悲观。
确实从最近一连串等信息来看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但目前还不能妄下结论,后续持续观察吧。
看外资投票,今晚KWEB的走势,目前走势还算比较稳定中…
.........
最后再说行情,今天市场表现继续给力,我觉得主要还是市场进一步押注YQ管制放开。
比如港股医药板块也是盘中大涨,康希诺生物暴涨60%。
为啥起飞呢?因为吸入式疫苗概念火了,昨晚康希诺就在公众号上表态,声称:
“在继上海开启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后,江苏省十三个城市也已开展吸入用新冠疫苗的部署工作。其中,无锡、淮安和扬州率先开放康希诺生物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 型腺病毒载体)克威莎 ® 雾优 ® 的预约和接种工作,可为广大市民提供不用打针的疫苗接种服务。”
啥是吸入式疫苗?简单说就是在不改变疫苗成分的基础上,将疫苗雾化成微小液滴,再通过 “口腔吸入呼吸道”的方式接种,非常方便。
而且据临床报告显示,吸入式疫苗的副作用整体小于注射式疫苗。
所以吸入式在体验上和便捷性都优于注射式,更有利于全民普及,大概率铺开。
如果把疫苗普及,那么再结合一下今天不少关于进一步放开管制的各种传闻。
大家是不是感觉未来进一步开放管制的概率会提升不少。
不过考虑到今天北向资金大幅跑路了60亿,说明内外资分歧挺大的,这种涨势就显得比较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