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港股还算可以,丐帮打了个头阵,不过白酒和医疗表现并不好。
白酒原因未知,医疗主要是眼科俩兄弟脱了后退。
爱尔眼科大跌12%,欧普康视大跌20%。
有人调侃,前天东财,昨天牧原,今天爱尔,这是在开赛道盲盒吧....
具体原因,主要是受了集采的影响,这次纳入集采的一个重要品种是OK镜,简单说就是主要用于儿童早期预防近视的眼镜。
这玩意可是暴利,毛利率80-90%左右,售价经常动不动过万。
而OK镜这块的收入,在欧普康视里边占了大头,现在摇钱树被砍,因此自然免不了大跌。
当然也有人说集采后,价格降了,会不会以价换量。
有一说一,以价换量或许可以带来总销售额的稳定,不过因为利润大幅下降,下跌也是难免的。
这不今天眼科大跌后,就有个投资者吐槽:
“买恒瑞,集采,我换到通策,又集采,我又集中到欧普,再集采,买啥啥集采,干脆全都集采好了,别拖拖拉拉的”
显然是心态有点崩不住了。
其实之前就和大家分析过,在“共同富裕“逻辑下,涉及民生,太过暴利的东西有很大的政策风险,而OK镜又作为孩子矫正视力的最佳用品~
所以这一刀砍下来,敏感的人应该会有一些心里预期。
当然,真想完全避开集采,当下领域里面可能唯一比较安全的是创新药、CXO(中药偏消费领域,就不提了)。
目前港股恒生医疗、恒生医药的医疗器械方面相对比较少,所以受集采影响小点。
但这俩因为赚海外的钱居多,还是有中美金融脱钩和摩擦升级风险的…
不过也别太过于担忧,这波调整把很多的利空price in在里面了~
实在担心政策风险,就多上一点标普生物科技,更纯粹一些。
另外,这几天有不少知名基金经理陆续发布三季报。
咱就说说顶流基金经理👉易方达张坤。
持仓方面,依旧躺平,没有太大变化。
他对三季度的投资观点是这样的:
投资者如果以买房的心态来投资股票,包括细致的基本面分析(大量调研楼盘)、重仓买入(投入大量资金)、长期持有(不因为短期房价波动而进行交易),可能效果会好得多。
格雷厄姆曾说过:大部分投资者失败的原因在于,过于在意股市的短期运行情况。对于这样的投资者而言,或许股票没有每天实时报价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的话,就不会因为其他人的错误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只能说,大熊市的时候传递信心是很重要的,坤坤虽然调仓没怎么调,但这俩年基本都在干打气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