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极为吝啬之帝王,一生悭吝,然国库仍空乏!

小蔡一碟啊 2024-12-19 03:38:18

道光:抠门皇帝的极致人生与深远遗憾

在中国漫长的帝制历史中,历代皇帝有不少是以奢靡、荒淫或勤政闻名于世,但如果要评选一位“抠门之最”的皇帝,清朝的道光皇帝绝对榜上有名。他的节俭不仅仅是个人习惯,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大清王朝的衰败现实和社会矛盾。这位“史上最抠门的皇帝”,即便一生省吃俭用,却依然没能挽回江山的颓势。这正是一场令人唏嘘的历史悲剧。

从皇子到皇帝,他的“抠门”天赋初显

道光的节俭并非一朝养成,而是自打他还是皇子时就已经深入骨髓。一次,他随父亲嘉庆皇帝东巡盛京(今沈阳),住进了简陋的沈阳故宫。这座皇宫远不及北京紫禁城恢宏,占地仅为后者的十二分之一,生活条件也十分简陋。面对这些朴素的陈设,道光深受触动。他认为,祖宗在如此清贫中打下了江山,自己又怎能贪图享乐?

回到北京后,道光做了一件令人惊叹的事:下令搬走家中所有多余的家具,只留下最基本的床铺和桌椅。就连他的饮食也变得极为简单,每天晚餐只是一份烧饼和一杯热茶。即便烧饼因路途遥远而变得又凉又硬,他也毫无怨言。这种生活方式,既是他个人的选择,也为他后来登基后的“节俭治国”奠定了基础。

“节俭治国”: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道光即位后,清朝正值内忧外患,国库日益空虚,百姓苦不堪言。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制定了一套以节俭为核心的施政方针。他颁布了《御制声色货利谕》,要求从自己做起,带动朝廷上下厉行节俭。他宣布停止各省进贡,减轻百姓负担;削减宫廷开支,将每日御膳从乾隆时期的48道菜减少到4道;甚至规定后宫嫔妃在夏天只能喝水,不准吃西瓜。他的节俭还延续到节庆活动和后宫的生日庆典上——道光不仅取消了自己的生日庆祝,甚至连皇后的生日宴也一律免除,冷冰冰地用“宫内行礼如仪”四字了结。

他的这些做法,初衷无疑是好的。他希望以身作则,带领官员和百姓一起节省开支,积累财富,恢复清朝的元气。道光的逻辑很简单:老百姓富了,国家才能富。可惜,他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大清的腐败早已深入骨髓,官场根本没有执行力。

下有对策:被“抠”出来的荒唐

道光在节俭上的投入,也让朝臣和内务府绞尽脑汁“应付差事”。有一次,道光想吃糊猪肘子,便问内务府需要多少钱。内务府官员回道:“50两白银。”道光当场大怒,严厉训斥:“你们这是把朕当傻子!当年我还是王爷时,一斤猪肉不过十几个大子,一个猪肘子居然敢开口50两?”内务府官员却理直气壮地解释:“皇上吃的猪,自然得用江南贡米、山泉水喂养,成本高昂。50两白银,这还是最低价!”

无奈之下,道光只能作罢。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在清朝官场屡见不鲜。尽管道光再怎么节俭,最终节省下来的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抠门”的背后,是一颗疲惫的心

道光的节俭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对待大臣上。有一次,清军平定了张格尔叛乱,按照惯例,朝廷需要举办御宴犒赏有功将领。这场御宴却成为一场笑话——几十位将领,面对12盘菜,根本不够分。而道光本人全程不动筷子,只顾着训话,将领们也不好意思开吃,最终饿着肚子散场。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道光对臣子的要求近乎苛刻。他要求满朝文武穿戴补丁衣服,还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彻底节俭。为了省钱,他甚至让后宫嫔妃亲自为他缝补衣物,成立了“皇家被服厂”。这些做法尽管看似“感人”,但却暴露了他治国无能的一面。

道光的“另一面”:奢侈的陵墓与无奈的抉择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一生以节俭自居的皇帝,却在修建自己的陵寝时毫不吝啬。道光先后在清东陵和清西陵修建了两座陵墓,最终定名为“慕陵”。这座陵墓虽然规模不大,但所用的材料却极尽奢华,尤其是隆恩殿,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连天花板上都雕刻了上千条龙,象征着皇家威严。这种“外俭内奢”的做法,直接让慕陵成为清代帝陵中造价最高的一座,耗资高达440万两白银。

,道光在花费巨资修建陵墓时,内心也有一丝释然。他一生勤俭,却未能改变国家的命运。抠门了一辈子,最终不过是窝窝囊囊地耗尽了精力。如果连身后之事都无法满足,是否显得更加凄凉?

抠门的尽头,是无法挽回的大清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光的节俭政策,反映了他对大清江山的无奈。他清楚地知道,只有百姓富裕,国家才有希望。他却低估了清朝官场的腐败程度,也高估了自己的改革能力。在他执政期间,鸦片战争爆发,大清被迫割地赔款,国库进一步空虚,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道光晚年的心态,与其说是无奈,不如说是绝望。他逐渐放弃了“有所作为”的理想,只求自己死后不被历史指责。这种心态,最终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无为而治”的评价。后人评价道光,却无法简单地用“昏庸”二字概括。他的节俭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但在治国大计上,却显得格局太小。

他带给我们的思考

道光的一生,像极了一些现实中的“勤俭父母”。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却忽略了真正的问题所在,最终并没有积攒下多少财富。道光试图通过节俭来改变国家的命运,但他忽略了制度的腐朽和环境的恶劣。正如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所说:“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

大清的衰亡,绝不是某一位皇帝的失误,而是整个制度已经无药可救。道光的节俭固然令人动容,但在面对内外困局时,仅靠节俭是不够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变革,往往需要的是大刀阔斧的勇气和深远的智慧,而不是抠抠搜搜的节省。

写到这里,不禁想问:如果道光有更大的格局,是否能为清朝续命?如果他能像彼时的西方君主一样推动改革,是否能改写历史?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道光的抠门人生,终究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抹无奈的缩影。

0 阅读:0

小蔡一碟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