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贝尔湖,大多数人可能没什么特别的印象。
其实在这个地方,发生过无数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比如在元末明初之际,这里就是明军终结北元政权的战场。在二战期间,这里还是苏联和日本激战的核心之地。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大部分区域,曾经是我国的故土。
尤其是在元明清时期,该地皆由我国来管辖。
然而,到了后期,贝尔湖却跟外蒙一样,慢慢开始脱离祖国的怀抱。
直到历经8年的谈判,贝尔湖的归属权才有了结果。
话说我国最终拿回了贝尔湖的多少面积?这块地方当时又是如何失去的?

在此之前,咱们先来讲讲贝尔湖留下来的一个传说,这里边咱们还得带上一个呼伦湖。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着一对姐妹,名叫呼伦和贝尔。
这两姐妹不仅美貌,还是个放羊小能手。
每天她们带着族民们漫步草原,将羊儿马儿养的膘肥体壮。

然而,姐妹俩的事迹,很快便传到了一位魔王那里。
魔王得知姐妹俩的美貌以后,色心大起,连夜派兵向两位姑娘求婚。
毫无疑问,魔王的唐突行为,遭到了姐妹俩的拒绝。
看到两姐妹如此“不识好歹”,魔王即刻向她们的整个族群宣战。
魔兵来袭之际,姐妹俩赶紧带领族群,骑马射箭,将对手给击败。魔王得知前线兵败,瞬间勃然大怒起来。
很快,魔王便开始御驾亲征,打算亲手将两姐妹的族群给镇压。

随着两军开始交战,一时之间,黄沙滚滚。草原上所有的植物都被破坏殆尽,放眼望去,寸草不生。
好在姐妹俩的族群够勇猛,他们合力击之,最终将魔王给杀死。
自此,这段旷世之战圆满收场。
由于草原被摧毁,姐妹俩只能引新渠来灌溉草原。于是乎,在两姐妹的带领下,族群在两个地方分别开挖湖泊。
最终经过年复一年的努力,他们终于挖出了呼伦湖和贝尔湖,重新滋润起了绿色的草原。
这,就是呼伦湖和贝尔湖的由来。

话说这个贝尔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湖?它又是如何从我国手上失去的?
从地理层面来讲,贝尔湖的湖水皆为淡水。
其深度在9米左右,最深处可以达到50米。
虽然远不如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但也算是“深不见底”的一个存在了。

拥有628平方公里面积的贝尔湖,渔业资源可谓是异常丰富。
像鲤鱼、鲫鱼、狗鱼等,都是贝尔湖里的常客。
此外,贝尔湖里还有翘嘴白、蒙古红等特产。
靠着湖里的这些资源,贝尔湖一度做出了闻名天下的“贝尔湖全鱼宴”。
总之,贝尔湖就像个资源大宝库一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草原民族。

关于贝尔湖的历史沿革,就得追溯到公元前了。
公元前1世纪,拓跋鲜卑的首领推寅,率领族人从大兴安岭南迁。
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看到当地牧草如此丰美,于是拓跋鲜卑族人决定在此安家立业。
此后,随着草原各部落的入驻,呼伦贝尔逐渐成为东胡、鲜卑、室韦等族人的聚集地。
这些草原民族世代在此放牧、打猎、打渔,繁衍生息。

当然了,随着人群越聚越多,各方势力也逐渐错综复杂了起来。
很快,一场地盘争夺战,就此拉开序幕。
公元1200年,草原上的朵鲁班、答斤等部落,在海拉尔结成联盟,打算与铁木真部落分庭抗礼。
为了击败这些部落,铁木真在岳父德薛禅的牵线搭桥下,与王罕结成同盟。
紧接着,这支蒙古铁骑便气势汹汹的前往贝尔湖,将敌对的十一个部落给击溃了。

打败朵鲁班和答斤等部落后,铁木真随即俘虏了对方的许多族人和牲畜。
包括贝尔湖一带,也全部归铁木真部落所有。
按照蒙古人的习惯,他们经常用动植物的名字,来给山川湖海命名。
由于在贝尔湖里盛产水獭,所以人们将其称为贝尔湖。
这个“贝尔”,在蒙语里就是雄水獭的意思。
就这样,随着蒙古人大举聚居在此地,贝尔湖的名称便正式确定下来了。

时间到了1388年,此时的元朝已经是强弩之末,随着明军北伐,元廷的残余势力,纷纷逃至呼伦贝尔。
看到元军急速逃窜,朱元璋赶紧命蓝玉大将军,率领15万部队远征,争取将蒙古人一举击溃。
很快,明军便追到了贝尔湖一带。
在此地,明军直接向元军发起突袭,元军瞬间被打得慌不择路。
随着明军铁骑的拼杀,剩余的北元部队全军覆没。

此战过后,明军一共俘虏敌军7万多人,牛羊10万匹,车3000多辆。
还有大量的兵器、盔甲等,也尽归明军所有。
自此,元朝彻底宣告终结。而整个贝尔湖,也渐渐纳入了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朝廷甚至开始经营起了贝尔湖。
当时雍正皇帝为了控制北疆,抵御沙俄入侵。开始把三千巴尔虎蒙古人,移居到了贝尔湖一带,让他们组建起了新巴尔虎八旗。

与此同时,朝廷还在当地设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以管辖当地民众。
如此一来,贝尔湖便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我国的固有领土。
四、贝尔湖是如何失去的?然而,到清朝末年的时候,随着朝廷式微,沙俄从中作梗。
贝尔湖开始和外蒙一起,渐渐脱离了祖国的怀抱。
尤其是辛亥革命爆发后,外蒙高层更是加快了独立的进程。
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在沙俄的支持下,扬言要让外蒙古独立。

面对哲布尊丹巴的野心,北洋政府自然不同意。
1915年,北洋政府经过40多次的艰难谈判,终于和俄方、蒙方代表一起,签订了《中俄蒙条约》。
根据该条约,我国对外蒙依旧享有宗主权。外蒙一切大小事宜,都得向北洋政府禀告。
像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1年。这一年,随着日军开始侵华,民国政府已无力管辖外蒙。
于是乎,在苏联的操纵下,外蒙渐渐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
在此期间,贝尔湖一带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苏日大战,它就是著名的诺门坎战役。

自1932年开始,日军陆续增兵呼伦贝尔,意图染指苏联。
到1939年的时候,边境上的苏军和日军,已呈现水火不容之势。
随着日军不断挑衅,战争于1939年5月正式爆发。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苏联红军和日本关东军,一共聚集了20多万人在此地拼杀。
双方出动了900多架飞机,500多门坦克,以及上千辆坦克装甲车。
其中最大规模的一场空战,就发生在贝尔湖一带。

总之,双方在进行了四个月的厮杀以后,最终以日本的惨败宣告结束。
被苏联锤了一顿以后,日本被迫求和。
自此,日军北进苏联的计划,正式破产。
随后,日军中的南下派逐渐占据上风,而东南亚也就此遭了殃。
至于外蒙的话,在苏联的兵力镇守下,基本上没有被日军染指。

当然了,尽管外蒙逃过了日军的魔爪,但苏联人也不是什么善茬。
在后面的对德战役中,苏联就从外蒙征调了大量的兵员,去充当攻城炮灰。至于有多少外蒙人埋骨他乡,就不得而知了。
此后,外蒙便在苏联的策划下,搞起了独立公投。
根据投票结果来看,当时有97.8%的外蒙人,都赞成外蒙从中国独立出去。

随着法案的签订,外蒙从此独立成了一个主权国家。
不过,这只是名义上的主权国家。至于其核心本质,依旧还是属于苏联的附庸。
五、拿下贝尔湖6%主权既然外蒙已经独立出去了,那接下来就要在领土边界问题上,进行明确的划分了。
上世纪50年代,中蒙双方开始就贝尔湖的划分问题,展开了谈判。

正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我方谈判代表深知,唯有经过多番艰难的斡旋,才能为我国争取到更多的领土。
就这样,中蒙双方一度把谈判事宜扩展到了8年之久。
8年后,也就是1962年12月26日。
随着《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中蒙双方的国境线,正式确定了走向。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我国获得了贝尔湖西北部6%的主权,也就是差不多40平方公里。
至于外蒙的话,则拿走了超过94%的贝尔湖主权。自此,贝尔湖便正式成为了中蒙两国的界湖。
它就像一段沉睡的历史一样,蕴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当你仔细探索这块区域的时候,你会发现,湖依旧还是那个湖,但人已经不是当年的人了。

总的来说,贝尔湖就跟海参崴和唐努乌梁海一样,是属于我国曾经的“汉唐故地”。
然而,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及沙俄的不断蚕食,导致贝尔湖最终脱离了祖国的怀抱。
如今咱们再来贝尔湖,只能在湖面这头驻足观览。
至于湖面的那一头,则是一段无法回首的往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江海博览 2023-11-04《中蒙边界之争:贝尔湖的回归》
南斋孤风 2024-04-06《1962年,贝尔湖历经8年艰苦谈判,我国拿回了多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