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广东惠来篇

吴钩斩古今 2024-10-19 09:10:38

“惠来为潮州外藩,绵巨百六十里,面临大海,背负崇山,水陆要区。”

“惠当二郡之交,环疆百里。北枕五明之峰,南会百谷之派,东连练水,西极丽江。度地居名亦春秋一小国也。”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惠来县周边地形图

惠来原为潮阳县之十六都,界连海丰县(时陆丰还未从海丰中析出)。当地百姓僻居沿海依险阻逃避赋税,且流贼为祸极难处置。

雍正年间惠来县境图

明正德七年(1512年),耆民(年高有德之民)方宗珙等上呈巡按御史熊兰,请增设县治以加强地方弹压。

雍正年间惠来县城图

熊兰上书于朝廷,言明“地方编民鄙陋,罔知教化,啸聚寇劫,拒捕逋逃。推原所自,盖其地东南临海,西北阻山,离潮阳县一百十余里,离海丰县二百余里,道途僻远。顽民负固壤地空旷盗贼潜匿,...因循日久,积弊滋深。今该司道佥议于惠来都增设县治。”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惠来县

嘉靖四年(1525年),乃析潮阳、海丰两县之地设置新县,因县治设于原潮阳县惠来都,故名惠来县,隶属潮州府。因惠来沿海有寇贼之患,故而设县诸多事务以筑县城为最要。

50年代惠来县

惠来县城初始周长七百丈,高一丈七尺,开始城门四座。嘉靖二十二年,通判诸燮拓南城四十四丈。次年因台风导致城墙多处坍塌,知县官德章重修。

惠来古县城范围示意

北门因开在“龙脊”之上,为形家所忌后因匪寇出没而被塞废。嘉靖三十三年,知县游之光重开北门于城隍巷,又将水门移建于城池巽位。至此规制完整,四门为:北门斗山、西门葵阳、东门宾阳、南门文昌。

崇祯年间因时局动荡先是筑起四门瓮城,后又将城上雉堞增高,并以条石加固城壕基址。

1942年惠来县全图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县查曾荣整修城池,为四门提额:东门“东隅保障”、南门“南海安澜、西门“西关锁钥”、北门“北极藩屏”。

1928年,红军第二师、第四师两次攻克惠来县城。

0 阅读:64
吴钩斩古今

吴钩斩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