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央行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2月5日,央行果断挥出“三板斧”中的第一斧——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这一全面降准举措,对经济的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降准的逻辑与意义
在深入探讨降准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简单来说,当你在银行存入100元,银行不能将这100元全部用于放贷。

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6.9%(2024年2月5日降准后的比例),银行需要将6.9元存到央行作为准备金,剩下的93.1元才能用于放贷。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银行过度放贷。一旦出现坏账或者大规模挤兑,银行有足够的资金应对。
回顾2020年,当时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2.5%。存入100元,银行只能用87.5元去放贷,经过几轮存款和放贷的循环后,可用于放贷的资金会越来越少。
而此次降准后,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明显增多,这就像给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据估算,此次0.5个百分点的降准大约释放了1.16万亿的现金。
这意味着市场上的资金更加充裕,企业和个人获取贷款的难度可能会降低,从而刺激经济活动。

对股市的影响:短期波动与长期走势
降准消息一出,股市往往会率先做出反应。从历史经验来看,降准后的第二天,股市涨多跌少。
例如在2008年,面对从6124点暴跌至3000点以下的股灾,央行进行了大幅度、多周期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015年,在5168点跌至2000点附近的股灾背景下,央行也实施了四次降准、五次降息。
此次降准同样是在股市出现重大波动后做出的决策,对股市有一定的保护意图,短期内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然而,股市的长期走势并非仅由降准这一个因素决定。市场规则复杂多样,流动性、企业盈利状况、宏观经济形势等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
而且,24年央行还有约2万亿的中期借贷便利到期需要偿还。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到期需连本带利偿还。
此次降准投放1万多亿,却要收回2万亿,市场货币供应量未必会增加。所以,股市长期走势仍取决于价值回归和市场流动性是否充裕,而降准能否提振投资者信心,也将对股市产生重要影响。

对楼市的影响:分化格局持续
对于楼市而言,降准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支持房价的作用。短期来看,降准释放的资金会让市场上的资金更加充裕,国有大型房企更容易获得贷款,这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

但需要注意的是,小房企由于自身实力等原因,可能难以从降准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格局将进一步加剧。一线城市和核心区域,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和强大的经济吸附能力,房价有望得到支撑甚至上涨;而三四线城市以及非核心区域,由于库存压力等因素,房价可能依然面临下行压力。
同时,新改善房型和多功能房型会更受市场青睐,而老破旧的房屋则可能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小微企业迎来重大利好
除了股市和楼市,央行此次降准还有配套的第二板斧和第三板斧。1月25日,央行下调了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一举措旨在将资金导向农支小微企业。

同时,央行设立信贷市场司,明确要求普惠小微、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中长期以及绿色贷款的增速要明显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此外,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认定标准从授信1000万提高到2000万。
这些政策组合拳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小微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准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使得银行有更多资金可用于向小微企业放贷,同时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资金流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央行的“三板斧”是对制定的稳健货币政策的有力执行。虽然对楼市、股市和消费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影响长期来看较为有限。
然而,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这一系列政策则是实实在在的重大机遇。在经济发展的新征程中,小微企业有望借助政策东风,茁壮成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者如果想要把握投资机会,或许可以更多地关注政策支持的小微企业领域,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文章来源:源哥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