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最少千次!65岁男子查出双肺坏死,医生怒道:多次劝,就不听

彭泽说养护 2024-11-30 13:50:5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好的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医生,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呼吸这么困难?"李大爷躺在急诊室的病床上,喘着粗气,脸色发青,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显示只有85%,远低于正常值。

我是这家三甲医院呼吸科的主任,从医二十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例。可像李大爷这样的情况还真是让我震惊。看着CT片子上密密麻麻的阴影,我不禁摇头叹息。这哪里是正常人的肺部啊,简直像泡在水里的海绵!

李大爷今年65岁,退休前是某工厂的机修工,身体一向硬朗。妻子说,他年轻时爱好运动,从不生病,连感冒都很少得。可半年前开始,他突然出现咳嗽、气短症状,走几步路就喘,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这段时间没去看医生吗?"我一边检查,一边问道。

"去是去了,社区医院的大夫说是支气管炎,开了些药。可吃了也不见好。"李大爷的儿子在旁边急切地说,"我爸就是不听劝,觉得多喝水能把病冲出去。"

原来李大爷深信"喝水能排毒"的说法。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特意买了个超大容量的保温壶,一壶能装一升水。这样的水,他一天至少要喝七八壶。

"医生,我这喝水总没错吧?现在电视上、网上都说要多喝水啊!"李大爷还在为自己辩解。

我让护士立即抽血化验,结果很快出来了:血钠127mmol/L(正常值135-145mmol/L),血钾3.1mmol/L(正常值3.5-5.5mmol/L),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再看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这都是低钠血症的典型表现。

"李大爷,您知道您每天喝的水量相当于什么概念吗?"我拿出计算器,"按一升水2000次吞咽来算,您一天至少吞咽16000次,一个月下来超过48万次!这简直是在折磨您的身体啊!"

听到这个数字,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李大爷的妻子抹着眼泪说:"我就说他不对劲,整天抱着水壶喝,连觉都睡不好,晚上要起来三四次上厕所。"

详细检查发现,李大爷不仅有严重的低钠血症,肾功能也受到了严重损害。肾小球滤过率只有正常人的一半,双肺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水肿和部分坏死。这完全是长期过量饮水导致的综合征!

"过量饮水会导致体内水钠平衡失调,就像往咸水里不停地加淡水,最终会把盐分稀释得所剩无几。"我拿出一张人体示意图,"您体内的钠离子就是这样被稀释的,这会引起细胞肿胀,特别是脑细胞。"

李大爷的病例让我想起了200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悲剧。一位28岁的年轻妈妈参加"为Wii而死"的饮水比赛,在短时间内喝了将近6升水,结果因为严重的水中毒不幸身亡。这个案例在医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提醒人们过量饮水的危险性。

我们立即采取了救治措施:限制饮水量,补充电解质,利尿降低体内水分,同时给予吸氧和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李大爷的各项指标终于开始好转。

"您知道人体为什么会渴吗?"在查房时,我给李大爷解释,"这是一个精密的调节机制。当体内水分不足时,下丘脑的渴觉中枢会被激活,产生口渴感。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促进肾脏重吸收水分。这些都是维持水钠平衡的重要机制。"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基础需水量约为30-35ml/kg体重。这意味着一个60kg的成年人,每天只需要1.8-2.1升水。当然,这个量会随着气温、运动量、饮食情况而有所调整。

以下几类人群更要注意科学饮水: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渴觉变迟钝,肾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水钠失衡。建议按时定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

心衰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过量饮水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肺水肿。这类患者往往需要限制液体入量。

肾病患者:肾脏排水功能受损,水钠代谢紊乱,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饮水量。

重症患者:危重症状态下,机体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需要根据病情精确计算入量。

怎样判断自己的饮水量是否合适呢?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衡量:

口渴感:适度的口渴是正常的,但持续的强烈口渴可能提示饮水不足。

尿量和尿色:正常人每天尿量在1-2升,尿液呈淡黄色。如果尿量过多或尿液近乎无色,可能提示饮水过量。

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突然增加,可能是水潴留的表现。

浮肿情况:如果出现眼睑、下肢浮肿,要警惕是否饮水过量。

经过这次住院,李大爷深刻认识到了过量饮水的危害。出院前他郑重其事地在病历上签下保证书:每天饮水量不超过2升,定时定量,决不乱来。

看着李大爷康复出院,我想起了希波克拉底的名言:"适度是医药的基础。"这句话放在饮水问题上同样适用。盲目追求"多喝水"的养生方式,不仅没有益处,反而会带来伤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养生理论层出不穷。有人说"每天八杯水",有人提倡"晨起一杯水",还有人主张"喝水冲走毒素"。这些说法真假难辨,往往会误导大众。

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通过李大爷的案例,告诉大家:科学饮水的关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适度。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补充水分。也要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不要轻信网络上的养生偏方。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维护健康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过度的追求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饮水,也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健康,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0 阅读:20

彭泽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