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考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实施零择校政策后的第一年毕业考试。
过去,为了进重点学校,“权择校”、“钱择校”、“分择校”等择校方式不断出现,择校生也分为“条子生”、“关系生”等多种类型。为了保障入学机会相对公平并杜绝腐败、歧视等问题,“就近入学”政策诞生了。连云港于2017年,正式实行禁止择校规定。这也意味着将教育资源与房屋产权进行绑定,诞生了“学区房”现象。
也就是说,今年的中考成绩与周边生源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些。
那么,今年中考情况到底如何呢?
较之去年,连云港今年大部分高中扩招。尤以赣榆,整体扩招规模更大些。

今年,连云港中考人数相对去年大约增加了六千多名,有5.8万余名,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大概有3.4万人。两者相除,得出约58%的高中录取率。这个数字,对比往年有所增长。
58%的高中录取率,意味着有42%的学生“上不了高中”。当然,这些学生可以通过职校通道或其他方式读大学。随后,我也在网上搜索了其他“兄弟城市”的高中录取率,参考如下:
宿迁:不低于70%
淮安:61%
徐州、盐城:58%
显然,宿迁的高中供给在苏北五市中,遥遥领先。连云港等其他城市,差距不算大。
另外,赣榆高级中学一跃成为最大黑马,录取分数线688分位居全市第一,比新海高级中学多出5分。时间换空间,用了2年实现赣高与新高的角色互换。
东海高级中学录取线660分,由过去的全市排名第五上升为全市第三。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喜报环节”。
关于表格,先说三点:
1、此表格不代表学校实力、师资和品牌排名,仅仅是各重点高中统招达线人数汇总。
2、数据和真实达线数据也许存在微小差别,但不影响对其解析。
3、仅统计已出喜报的各地区学校成绩。
单看一年,的确存在偶发性情况。但如果把时间轴拉长,3年的时间可以反映出某种趋势。
2020年中考喜报汇总:

数据实时更新,仅供参考

数据实时更新,仅供参考
2019年中考喜报汇总:


2018年中考喜报汇总:

连云港的初中格局如何?
仅做概要性分析,也仅是参考。从近三年成绩显示,传统的好公办初中依然很好,赣榆民办系初中势头不俗。
以较知名的公办、民办和各区域来做整体格局:
1、一个更加向上的新海中学苍梧校区
新海中学苍梧校区,这三年来成绩稳居全市第一,且不断自我突破。2019年总参考人数1139人,达线率23%;2020年总参考人数1188,达线率25%。也就是说,约等于每四个学生中诞生一个新海高中。
新海中学苍梧校区取得目前骄人成绩的因素很多,背后更离不开的是无数付出精力、时间和金钱的家长们。
2、赣榆系民办初中不俗
小市区:连云港华杰
赣榆:赣榆华杰、赣榆汇文
目前连云港民办的优质初中以赣榆系为主,各重点高中的达线率均保持在15%以上,领先于各地区内的大部分公办初中。连云港华杰三年来发展迅猛,新海高级中学达线率从2018年的8.4%增长为2020年的17%,几乎翻翻。赣榆华杰这两年的赣榆高级中学达线率维持在20%以上,赣榆汇文则是16%以上。
3、各区域公办初中
连云区:东港中学
原新海新区:连云港实验学校
海州区:新海中学延安校区、连云港外国语和海宁中学
开发区:朝阳中学
赣榆区:赣榆实验学校
东港中学一直是连云区的NO.1 ,但今年的达线率在全市排名有所下降,主要归咎于久和片区的生源被划出。
从学校的发展而言,新城区的初中是核心竞争力,毕竟可以量化的只有初中成绩。一般体现为9年一贯制教育集团,以原新海新区最为明显。连云港实验学校作为一个新学校,早些年生源的特点:超高分的生源不多,但差生生源其实也不少,很“中段”。2018年连云港实验学校第一次参加中考,达线率10%,一时间惊艳众人。虽然去年有所滑落但今年回归正常,达线率10%,几乎可以赶上部分老牌名校。
因此,作为刚成立没几年的新兴初中,连云港实验学校达线率就可以追赶主城传统初中,呈现出上升趋势。
新海中学延安校区和连云港外国语中学去年就未更新喜报,无法获知数据也就不加以评论。海宁中学作为主城传统初中的代表之一,近三年达线率分别是10.7%、8.1%和12%。
朝阳中学领先于开发区范围内的其他中学,算是乡镇中学的代表之一,这两年达线率维持在10%左右。
赣榆实验学校是赣榆内最好的公办初中。虽然今年达线率13%,但低于同区内的民办学校。
结语:
每一所初中学校都有存在的意义,适合各自适合的生源和家庭。作为父母,挑选匹配孩子心智、性格与成绩的学校,这才是正道,而不是盲目追求成绩更好的学校。要承认,当下的连云港,现在的初中教育也逐渐多元化、多通道,也不仅仅是苦巴巴的硬楸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所谓素质教育。
最后就是,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学区房充满偏见,认为房子和教育挂钩是一种不公平,但实际上,如果房子与教育不挂钩,才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