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第一次坐飞机,心情非常激动,回头一看:爸爸怎么不见了?

转转历史迷 2025-01-16 10:43:30

1949年的时候,李敏又重新回到毛主席身旁开始生活了。要知道,在那一天,虽说李敏已经和父亲分别了整整9年之久,可当她再次见到父亲时,内心依旧满是亲近之感,仿佛这9年的分离并没有冲淡那份浓浓的亲情。

在这个时候,李敏当时的名字是娇娇呢。

毛主席想要和几位亲密战友一同分享自己的那份快乐,为此,他特地把几位中央领导人邀请到家中,脸上带着笑意,对他们说道:“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洋宝贝哟。”

毛主席那高兴的模样呈现在众人眼前,大家伙儿瞧着,心里头同样满是欢喜劲儿。只是呢,大家伙儿都挺纳闷儿的,并不晓得毛主席到底是为啥事儿能这般高兴。

正当众人纷纷猜测毛主席为何这般高兴之际,娇娇从外面一路跑了进来。这时,毛主席指着跑进来的女儿娇娇,朝着众人说道:“看,洋宝贝来啦,我可有个外国女儿哟,喏,就是她呢。”

在那段日子里,毛主席总是面带笑容,每每在吃过饭后,便会牵着女儿的手,于香山附近悠然散步。期间,毛主席还会关切地询问娇娇在苏联时的生活状况以及学习方面的相关情况。

毛主席想到女儿已满13岁,即将前往学校接受教育,于是给娇娇改了个名字,即李敏。至此,毛主席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名为李敏,另一个则叫做李讷。

毛主席曾针对相关情况谈到:“在《论语·里仁篇》里有这么一句话,即‘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毛主席在对这句话进行解释的时候提到,讷所表达的意思是语言迟钝。而对于敏呢,其有着多种解释。就像《论语·公冶长》当中所讲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除此之外,敏还包含着敏捷、聪慧、勤勉等诸多含义在里面。

显而易见,毛主席对“敏”与“讷”这两个字极为喜爱。倘若不是如此,他又怎会拿这两个字来给自家那两位如同掌上明珠般的女儿取名呢。

生活在毛主席身旁,李敏觉得无比幸福。在此期间,她还学到了诸多做人的道理与规矩,而这些都对她往后的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那个时候,毛主席一心想着让李敏能够快速学会并掌握汉字,从而更好地适应国内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此,毛主席不但要求李敏认真完成学校里每日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还特意叮嘱她要坚持练写毛笔字呢。

毛主席亲自把文房四宝拿给李敏,细致地告知她这四宝的使用方法,并且还亲手为她写了仿帖以供其临摹。对于此事,李敏在后来曾这样说道:

最初要练的是最为基础且浅显的十个汉字数字,也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采用这种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方式确实很有效。虽说得从练习执笔起步,可毕竟要写的字并不难,所以心里不会犯怵,我便依照他的要求,每日抽空练上一会儿。

我练了一阵子第一仿帖后,父亲又给我写了第二仿帖,上面写着“毛娇娇学写字”。乍一看,这第二仿帖可比第一帖难度大多了,可仔细想想,其实也挺好接受的,毕竟写自己的名字那可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学的呢。

父亲是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在教导学生方面确实很有一套,这教起我来更是用心良苦。为了培养我,他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呢。他期望我能练就一手好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知不觉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熏陶。

1959年8月的时候,在中南海的家中,毛泽东主席亲自操持,为女儿李敏以及女婿孔令华举办了婚礼,见证了这对新人喜结连理的重要时刻。

在分娩过后没多久,李敏由于难以忍受所遭遇的委屈,便毅然从中南海搬离了出来,从此开启了如同普通人家一般的生活模式。

1972年的时候,李敏家中迎来了新生命,又添了一个孩子。如此一来,家里人口增多了,日子也随之过得越发不宽松了。李敏也曾提及,她和孔令华向来都是依靠工资维持生活的,不但得养育两个孩子,而且每个月还得给母亲贺子珍寄去一些零用钱呢。

李敏面对这种艰苦的生活,不仅没有丝毫怨言,反而适应得很好。在那时,她会让儿子穿丈夫曾经穿过的衣服,甚至女儿也曾穿过哥哥穿过的那些衣服呢。

即便处于那样的情况之下,李敏也始终未曾主动向毛主席提及要钱之事,她不会向父亲张口索要钱财,并且也不曾因为父亲没有主动给予她金钱来接济生活而心生怨恨之情。

之后,在接受《重庆晚报》的采访期间,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鉴于父亲有着特殊的身份以及地位,那么孩子们所能感受到的父爱,应当说也是较为特殊的。不知李女士在这方面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记者说完后,李敏情绪激动起来,她满含深情地讲道:“父亲的爱啊,那真的是既伟大又无私呢。关于这一点,能从儿时发生的两件小事当中体现出来。”

接着,李敏对记者说起了毛主席能准确记得女儿生日这件事,同时也讲述了当年毛主席送她前往苏联时的具体情景。

1940年的冬天,当毛主席知晓李敏的母亲贺子珍在苏联的生活状况很不好时,内心满是难过之情。经过几番内心的挣扎与考量后,毛主席最终做出决定,把自己疼爱的小娇娇送去苏联,好让她能陪伴在贺子珍身边。

据李敏讲述,在那天的早晨,一共有四个孩子是要前往苏联的。这其中除了娇娇之外,另外三个孩子分别是朱德的女儿朱敏、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以及王一飞的儿子王继飞。

彼时,李敏尚不足4岁,对于人世间复杂的情感还未能全然领会,可当时的那一幕幕场景,却如同镌刻在脑海之中一般,清晰而深刻,至今都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情形呢。

汽车在那凹凸不平的土路上疾驰,人坐在车里,感觉就像是屁股跨在了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一般,不停地颠动着。稍有不慎,脑袋就会“砰”的一下撞到车顶上去,可真是够折腾人的。

天气格外寒冷,那时的汽车可不像如今这般密封性能良好。旷野毫无遮拦,冷风呼啸着阵阵袭来,那风刮得人眼睛都难以睁开。

在那一路上,毛主席始终未发一言,只是将女儿紧紧地抱在怀中。那种紧紧相拥的感觉,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方能体会,未曾经历的人,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知晓其中蕴含的深情与温度的。

娇娇第一次坐飞机,当被送上飞机之时,心中满是好奇之感。她整个人特别激动,一双眼睛不停地到处打量着,完全沉浸在对飞机内部环境的新奇当中,以至于连毛主席在一旁都没有察觉到呢。

对此,李敏向记者讲述道:“也不知道机舱门是啥时候关上的。突然,飞机猛地一阵颤动,子都看不见了?”

李敏的一番话,仿佛带着一种魔力,竟将记者也一同带入了那往昔的岁月之中。记者沉浸其中,完全被那娓娓道来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脑海里不断地努力勾勒、想象着当时所发生的一幕幕情景。

停顿了一会儿后,李敏接着说道:“到后来才懂得,父亲是怕面对那伤心离别的场景。他默默地帮我们把行李安置好,然后趁着我们的注意力都被新奇的飞机完全吸引过去的时候,就那样悄悄地离开了。”

0 阅读:7
转转历史迷

转转历史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