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曹丕生来便具备帝王之相,曹植从出生就是注定的文豪料子,曹冲打小就是天生的神童无疑……这般来看的话,曹彰那可绝对称得上是天生的一员猛将!
自幼年起,曹彰便与曹操其余诸子大不相同。他既对读书毫无兴趣,也不向往入朝为官。其心中仅有一个志向,那便是成为一名将军。曹彰自己也曾这般表述:“身披坚甲,手执锐利兵器,面对危难毫不退缩,要身先士卒!”
颇为遗憾的一点在于,曹彰出生的时间太迟了,以至于没能赶上东汉末年最为激烈的那一场混战。
曹彰诞生之时,恰逢汉灵帝离世。待其年满十二岁之际,曹操已然打完了官渡之战。等到曹彰渐渐长大些后,曹操已然极为发达,早已无需自家儿子再亲自奔赴战场去拼杀搏斗了。
然而与此同时,曹操是绝不敢放任一个年轻人,在其年纪尚轻之时便让其单独率领一支军队,并且独自去挑起一个方面战事的担子的。
因此,曹彰首次独自统领军队,并且单独前往征战,时间已然来到了公元218年。
在那一年的时候,北方的乌桓又一次掀起了造反的风波。彼时的曹操,他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孙权以及刘备那边,一时间实在没办法抽出空来应对乌桓这边的状况。于是乎,曹操便做出决定,让曹彰率领军队出发,去处理乌桓造反这件事情。
最终,曹彰抵达前线后便全然放开了手脚。在其自身兵力还未全部集结完毕之际,他仅仅率领着一千人马,就有胆量与乌桓的数千骑兵展开正面交锋。令人惊叹的是,双方交战过后,曹彰居然迅速地取得了胜利!
更为夸张的情形是,在成功击溃乌桓骑兵以后,曹彰仅仅率领着为数不多的人马,便一路紧追这些乌桓骑兵不放,就这样马不停蹄地一直追到了桑干河方才罢休!
曹彰极为勇猛,这股勇猛劲儿迅速就将塞外诸部给镇住了。听闻在相关的这一场战役之前,鲜卑首领轲比能可是率领着数万的大军在一旁观望局势呢。他心里打着算盘,一旦瞅见曹魏军队呈现出劣势,便立刻准备出手干预。然而,终究还是曹彰的勇猛非凡,成功将这位鲜卑首领给震慑住了。
曹彰的这一系列表现,着实令曹操极为满意。就在此次战斗结束后没多久,恰巧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形成了对峙局面。在前线作战期间,刘备的养子刘封作战时极为勇猛。对此,曹操随即下达命令,要求曹彰即刻奔赴汉中,一定要和刘封来一场正面交锋,一较高下!
因此,对于那些上了岁数的老父亲而言,热衷于比较谁家的儿女更为出色,这种情况着实是从古延续至今,向来如此,未曾改变。
颇为遗憾的是,曹彰尚未赶到汉中之时,曹操便已然撤军了。如此一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刘两家儿子代父出征、相互对阵的那种令人瞩目的精彩名场面,终究是没能得以呈现出来。
曹彰并未赶至汉中,即便如此,曹操依旧对他抱有极大期望。汉中之战结束后,曹操便将曹彰留在了长安。要是之后刘备再度从汉中发起攻势的话,那很可能就会轮到曹彰上场一展身手了。
可谁都没料到的是,曹彰才刚刚开始留守长安,时间没过多久呢,曹操竟然在洛阳骤然病逝了。
在那之后,便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曹彰得知相关情况后,日夜兼程朝着洛阳赶去,并且其速度极快,最终赶在曹丕之前抵达了洛阳。
此前在世子之位的激烈争夺过程中,曹彰始终未曾现身。他虽作战勇猛,可在曹操看来,仅仅是擅长打仗的一员猛将,是决然称不上合格继承人的。也正因如此,过去的许多年里,曹操压根就没朝着继承人的方向去着力培养曹彰。
然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曹彰的出现,一下子就让所有人都猛然察觉到了一个问题。
在当下这个时候,曹彰相较于曹植而言,说不定更具竞争力呢,甚至对曹丕的地位所产生的威胁程度可能会更高!
需明确一点,彼时曹彰可是手握兵权呐!并且,他当时正凭借“越骑将军”这一官职,在长安负责留守事宜……要是曹彰在这个时候带着手下的军队,去把潼关给封锁住,进而割据关中地区的话,那么整个曹魏集团,顷刻间便会面临分裂的灾祸。
幸运的是,曹操离世后,曹彰并未去封锁潼关,而是径直来到了洛阳。要知道,在曹操生前,曹彰鲜少有长时间独自指挥军队的经历,如此一来,其麾下直属的军队数量想必不会太多,在军中所具备的影响力,自然也是比较有限的。
因此,从他作出前往洛阳这一选择的那一瞬间起,便已然与最好的机会擦肩而过了。
然而,在这之后,曹彰进入城中,竟丝毫未曾掩饰自己内心对于继承人身份的那份热切渴望。只见他在入城的第一时间,便将洛阳城中的众多百官召集起来,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询问起曹操的印绶究竟在何处。
印绶这玩意儿,虽说并不能全然象征魏王的全部权力,可一旦它落到曹彰手上,那曹彰可就有了兴兵去讨伐曹丕的由头啦。如此一来,往后曹家恐怕就会步当年袁家的后尘,重蹈其覆辙。
说不定,当下的情形正是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所提前预料到的“天下有变”的那个时候。
然而在这样一个处于历史关键节点的十字路口处,有那么一个人,在当时其重要性并非十分突出,可就是这个人,毅然站了出来,并且凭借自身的行动,径直改变了历史原本前行的走向。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名字是贾逵。
在整个东汉末年那段混战的历史进程当中,贾逵着实算不上是个关键人物。他家虽说曾经也可算作是一方的望族呢,然而等时间推移到东汉末年之际,就已然彻底衰败下来了,早已没了往昔的风光。
听闻贾逵在年少之时,家境极为贫寒,穷到了何种程度呢?就连冬天穿的裤子都置办不起。后来有一回,他前往自己大舅哥家中借宿,等到天亮要走的时候,没办法,只能穿着大舅哥的裤子才得以离开那儿。
贾逵的家境虽说已然没落,可家学传统却依旧留存。在天下陷入大乱的局势后,他投身到袁绍集团做事,慢慢当上了县令。待袁家被曹操击败,贾逵便被曹操收归麾下。进入曹氏集团工作后,他成功抱住了部门经理钟繇这条“大腿”,由此获得了能直接与曹操接触的契机。
后来,在曹操征伐马超之时,曾有一回召集手下的官员。贾逵也在此次被曹操召见之列。面对曹操提出的问题,贾逵的回答条理清晰且依据充分,这一番表现使得曹操极为满意。
就这样,贾逵成功地抱住了曹操这棵大树,自此之后,更是成为了曹操麾下的主簿,在曹操阵营里站稳了脚跟,开启了他在曹操手下任职的一段经历。
当贾逵担任主簿一职期间,在曹操的部下里,起码存在着另外两名属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与主簿大体相近。这两人其中一个名叫杨修,而另一个则叫做王凌。
在后续的三国时代发展进程里,特别是曹魏这条主线剧情之中,上述这些关系起到的作用是极为关键且重要的,它们对整个曹魏主线的走向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或许正是由于杨修的因素,随后,贾逵竟登上了曹植的船,变为曹植的拥护者。可在早前那场继承人的争夺之战里,贾逵原本可是站在曹丕的对立面,是曹丕的反对之人!
自然,直至曹操离世前夕,贾逵都还未显得那般重要。然而,待曹操故去之后,先前地位并非很高的贾逵,却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了。
在当时所实行的制度规定下,贾逵所担任的谏议大夫这一职务,其职责范围恰好涵盖了要为曹操料理后事这一项事宜。
如此来看,在曹彰带兵抵达洛阳,并向众人讨要曹操印绶之际。贾逵若是想要反对曹丕,那他理应径直将印绶交予曹彰,而且应当竭尽所能地去做一切能够反对曹丕的事情才是呢。
可关键就在于,恰恰在这个时候,贾逵做出了一个与之截然相反的决定。
于邺地,太子已然在焉,此乃国之储君所在也。至于先王玺绶之事,实非君侯所应过问的范畴。这般情形,事理分明,君侯当明晰其中分寸,莫要涉足那本不该由其问询的事宜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