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谜团:三大战役的三次战前预判,蒋校长何以全部错到离谱?

度度狼观抗战 2024-07-21 08:53:06

八路军115师主力团长出身的杨立青,赶到东北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102”首长狠抓军工生产,不上战场搞后勤,这让黄埔三期生非常郁闷,不过还是认真执行了命令。时间到了1948年秋,正在督造炮弹的杨部长,突然接到野司的调令,而且一来就是个大活:化身“101”首长调动千军万马!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历史大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一个桥段:辽沈战役前夕,我军在哈尔滨成功破获谍案,不仅缴获一部敌特电台,连发报员也一并俘虏了,为了迷惑敌人,隐蔽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锦州的战役企图,东野首长决定利用现有条件,唱一出好戏。

具体办法是,杨立青以东野“101”首长的身份,在临时搭建的“假司令部”里面,通过电台不停发布作战命令,当然都是我军攻击长春、或者南下热河的假消息,让监听我方动向的沈阳敌台,陷入彻底的懵圈状态,无从判断命令的真伪。

同时利用缴获之敌台,源源不断给沈阳发送情报,这些经过精心编造的内容,与杨立青的假命令互相印证,终于使敌人相信,东野暂时并没有奔袭北宁线的意图,沈阳卫总司令、锦州范副总司令都可以放心睡大觉。

及至东野大军突然兵临锦州城下,立青的哥哥立仁,那位东北剿总负责情报的中将副参谋长,才如梦初醒发觉上了当,当场气得死去活来,可是已经太晚了,当然了,这其中肯定有演绎的成分,并非真实的历史。

那么大决战期间,也算有点战略眼光,还可以飞来飞去的微操大师,三次战前预判为啥全错呢?

辽沈战役:坚信东野不敢长途奔袭锦州

东北战场的局势,到1948年春天已经非常清晰了,经过东野长达90天的去岁冬季攻势,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全东北的97%,解放区人口占全东北的86%,蒋军被完全压缩到长春、沈阳周边和锦州。

黄埔校长好歹也是带兵出身,对东北的整体局势看得比较清楚,惊呼卫立煌所部已经是“瓮中之鳖”,早就存了将东北部队撤到关内的打算,在2月22日的日记中,曾猛然反省:“要以九死一生之志冲出一条血路”。

此间,美军顾问团也提出,既然东北战局已陷绝境,蒋军应放弃沈阳,打通北宁铁路线,将东北主力首先撤往锦州,依托明代的“关宁防线”背靠华北,实施正面防御,就算后面实在打不过,也可直接撤入关内。

校长思来想去,决心采纳美军顾问团的意见,拟留下第53军和青年军207师继续守备沈阳,卫立煌须率精锐,出辽西撤往锦州,并于2月23日,电召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前往南京当面陈情。

不料郑洞国支持卫立煌的意见,提出还是要固守沈阳一段时间,“待部队整补完成后,再相机打通沈锦线”,大概意思是说,情况还没到万不得已的程度,现在放弃沈阳为时过早,一番忽悠后,校长勉强同意维持现状。

到5月间,校长第三次下决心撤退沈阳主力(3月末还有一次),并电令卫立煌再飞南京,试图说服他立即撤往锦州。卫总司令还是老一套,坚称大军出辽西太危险,不如守住沈阳静观其变,同时说明若弃沈阳,则长春10万兵彻底凉凉。

校长没能搞定卫总司令,反而被人家说服了,答应再等等看,只要卫立煌能解决补给问题即可。在此期间,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和西柏坡之间,往来电文多达数十封,争论的焦点,也是先打锦州还是长春的问题。

可见校长决定放弃长春和沈阳,将东北主力撤往锦州的设想,要远远早于东野南下的时间,从2月算起至少有半年之久,那为什么直到辽沈战役打响,郑洞国、卫立煌和范汉杰仍然困守三城,没有任何实质性动作呢?

除去卫立煌等人抗命的因素外,校长还是存有战略误判,而且误判的原因有三,每一条都让他的战略决心变得犹犹豫豫:

1、“参谋本部”判断,东北野战军下一期的作战,极有可能指向冀热辽交界地区,攻取锦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8月间的军事检讨会议上,因此做出结论:“原则上不放弃沈阳,至少坚持到10月底”。

解释一下,在缺乏野战歼敌机会的情况下,东野当时确实有兵进冀热辽交界的战略计划,甚至主张以有力一部,直接入关作战,这一计划最终被西柏坡否决,伟人在战略上的英明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参谋本部”认定,东北野战军只有十个纵队,且每纵兵力只相当于“一个加强师”,炮火也不够强大,缺乏对重兵设防城市的攻坚能力,所以对长春、沈阳和锦州,均不敢采取强攻手段。

3、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亲口对校长表示:“绝不相信共军从长春越沈阳而全力南下作战,如大兵团从北满远来辽西,交通补给很不容易,屯兵于坚城之下,必陷困境”!

反正这三条校长都信了,于是从5月到9月,飞机来去烧了不少油,作战会议开了一大堆,东北蒋军除了加固城防外,没有任何机动调整,坐等东野大军开到锦州城下时,才通通慌了手脚!

平津战役:坚信东野1949年春才能入关

辽沈战役结束后,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清楚,东野下一步的行动,必然是挥师入关解放华北,校长自然也有这个常识,并且知道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合兵一处,百万大军的庞大力量,绝不是傅作义60万兵可以承受的。

但是戴狗皮帽子的部队什么时候真的进关,校长心里没数,于是11月3日老办法命傅作义飞赴南京,打算劝说华北剿总的总司令,趁东野大军尚未入关,火速率部撤出平津,逃往华中甚至长江以南,还封官许愿为“东南军政长官”。

傅作义不愿南来,做个寄人篱下的杂牌寓公,即便平津不守,也企图退回察绥军的老巢绥远去,况且傅作义认定,形势还没到无可挽回的地步,并且当面给出判断,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结论:最早明年春天解冻时,东北野战军才能大举入关!

傅作义的判断是有依据的,一方面,东野在辽沈战役中伤亡较大,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进行整补;另一方面,时间马上进入北方的严冬,根本不利于大军远征,百万大军集体换冬装,没个一二个月都难以完成。

东野确实存在巨大困难,辽沈战役中部队伤亡近7万人,接近总兵力的10%,而且伤亡的多为战斗兵,如按战斗兵60%的通常比例计算,这一数字超过了16%,造成许多基层部队建制不全,虽然俘虏不少,可是“解放战士”的思想改造亦需时间。

校长召见傅作义两周以后,西柏坡于11月16日电告东野首长,请他们考虑东野提前入关事宜,至少要“主力早日入关,包围津沽唐山,在包围姿态下进行休整,则敌无从从海上逃跑”,这已经是让了一步了。

“林罗刘”次日回电说“东北主力提前入关很困难”,主要困难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辽沈战后部队思想波动较大,东北籍战士不愿离开家乡,部分干部已开始生长享受情绪,因此“入关思想动员”尚未进行。

其二是新兵补充还未就绪,解放战士的争取工作也需时间;其三是部队的冬衣、棉帽、棉鞋均未发下,后勤准备工作尚未开展。应该说,这与傅作义和校长的战情判断,情况大致符合,大家都是多年带兵的,常识肯定有。

校长相信了傅作义的表态,暂时不考虑放弃平津,在来年春天东野入关之前,批准并支持傅作义再扩军20万到50万,从而有能力在华北战场上,跟我军的百万之众一决雌雄,也就是说,校长第二次出现战略误判。

然而他们低估了伟人的魄力和决心,也低估了人民军队克服困难的能力,为抑留傅部就地加以歼灭,1948年11月18日,西柏坡断然下达了不容置疑的命令电,要求东野主力立即进关,“林罗刘”的回电简单明确:“我们决遵来电于22日出发”!

淮海战役:坚信华野休整三个月才能再战

1948年9月24日,华东野战军以26000人的伤亡代价,总计歼灭蒋军104000余人,完全解放济南,华北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而华野40万大军下一步兵锋所指,当然是校长和他的部下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刚刚上任的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很清楚,粟裕不久必会率军南下淮海,寻歼蒋军有生力量,关键在这个“不久”到底是多久?换句话说,华野主力大战之后,需要休整多长时间才能再战?

校长对此也关心得不行,督令情报部门抓紧查明,史料记载“二厅”和“保密局”的特工人员,以及前线部队派出的侦察队,携带电台企图混入山东解放区者,多达100余股,结果却是很搞笑,居然没有一股真正渗透进去!

拿不到第一手的情报怎么办?蒋军有两种习惯性操作,一种是通过军事常识去判断,说难听点就是闭着眼睛“瞎猜”;另一种是凭借较为先进的电侦设备,来搜集和破译华野各部的往来电文,试图分析出我军的动向。

关于瞎猜,校长之前得到的消息,是华野在攻打济南时“损失极惨重,需要休整多月才可恢复战力”,这完全符合蒋军情报部门的习惯性预判;关于电侦,校长要求务必查清,华野主力集结的准确位置。

事实上,粟裕亲率的打援集团18万大军,几乎毫发无伤,而华野“即俘即补”的办法,也使攻城集团迅速得到补充,整个华野不到一个月就恢复了建制和战力,集结在临沂以南地区厉兵秣马,10月下旬即已具备了南下作战的条件!

为了对付敌人的电讯侦察,粟裕在淮海战役发起之前,下令所有主力纵队关闭电台,作战命令和文件的下达,一律使用骑兵通讯员和摩托车进行联络,同时安排位于鲁西南地区的第3纵队和两广纵队,放开了用大功率电台发报。

蒋军情报部门据此判定,华野主力集结在鲁西南地区,配合中野攻击郑州和开封的“公算”最大,徐州方向暂时无虞。两种方式的情报汇总,让校长终于第三次出现战略误判:华野在三个月内不可能攻击淮海!

于是徐州剿总的战役集结不慌不忙,黄百韬第七兵团11月初才得到西撤的命令,校长更是放心地叫上杜聿明,飞往东北救火,之前制定的“集结徐州主力首先击破中野”的作战计划,也被扔在一边,及至杜聿明返回徐州时,已经是11月10日:只听得碾庄炮声正隆隆!

1 阅读:18
度度狼观抗战

度度狼观抗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