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优秀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中国高校全球排名最高的大学,一直让多少青年学子魂牵梦绕,高山仰止。可以说,清华大学就是中国高校的代名词。
走进清华园,遇到的每一个弯腰驼背老者,都可能是中国科学界泰斗,每一个风驰电掣的少年,都可能是某市某县甚至某省的高考状元。考进清华,几乎是每一个优秀学生的最高梦想。
然而,近来却突然出现了一种极不和谐的声音,许多人纷纷指责清华大学的学生没有家国情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出国率非常高,而且有许多学生最终选择留在国外工作甚至移民国外,其中又以留在美国的居多。其结局就是,我们国家培养多年的优秀人才,最终却不能为国所用。就好比我们自己种了一个果树,长大了果子却被其他人摘走了,而且这个摘我们桃子的人很可能会是我们的敌人。
于是有人忿忿不平,不断怒怼清华学生缺乏爱国精神,甚至有人说清华就是“清除中华”。还有人鼓动优秀学生不要报考清华大学。虽然我们都希望优秀人才能够为国效力,但是坚决反对将清华大学定性为不爱国的教育,更加不能忍受对清华大学的污蔑。
首先,清华学子出国留学的人是多,但这本身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清华大学是国内顶尖学府,学生的深造需求十分强烈,而放眼国内大学,除了清北之外,其他大学很难让清华学生认可,所以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到更高层次的一流大学深造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其次,至于留在国外工作和定居的人,其实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并非是不爱自己的国家。而且,即便是留在国外,他终究是身上流淌着炎黄的血脉,心里面也一定会装着祖国,对中国的发展一定是利大于弊。比如早期的留洋科学家钱学森等,还有后期归国的杨振宁,以及年轻一代中的颜宁。
再退一步,抛开是否爱国,学生出国留学以及工作生活,都是国家法律所认可的合法行为。作为普通公民而言,所谓“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就都是合理的选择,没有必要以家国情怀为由,对留学生进行道德绑架。
所以,那些声称清华就是“清除中华”的言论,毫无疑问是荒谬的,甚至是恶毒的,其用心之险恶不得不让人警惕。而各位普通的网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轻易被那些网络喷子所带偏了节奏。
当然,我们都希望留洋的清华学子能够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清华等大学的优秀人才,为什么会选择背井离乡到境外工作,进而改变我们的一些现状和规则,优化科研体制机制,为优秀人才科研、创业、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国发展。如果一味讲情怀,一味讲道德,也可能事与愿违。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