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肛肠专家—彭联明主任谈:怎样知道你的大便真的健康吗?

老彭提醒您 2024-08-10 03:44:38

粪便是食物被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排泻物,因此粪便的性状和颜色通常可间接反应胃肠道相关疾病,同时也可辅助某些全身疾病的诊疗。

那么粪便是如何反映胃肠道健康状态的,不同颜色、性状的粪便又有何临床意义?我们在此一起来总结学习。

1 健康成年人的粪便

健康成年人每天排便 1 次(或隔天 1 次至 1 天 2 次),每次约 100~250 g,其中水分占 3/4,固体成分占 1/4,一般呈香蕉状的圆柱体性状,颜色呈土黄色,伴少量黏液,有粪臭。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正常粪便量、排便次数与食物种类、分量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相关。

有研究发现,粪便的外观性状异常样本中镜检异常阳性率为 35.7%,而粪便外观正常的样本中阳性率仅仅 0.14%,因此粪便的外观性状可以作为初步诊断病人病情的科学依据。这也说明,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粪便的外观性状和颜色作为一种检测手段。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将临床上正常成人粪便颜色定为金黄色、黄褐色或黄色,异常颜色定为白色、红色、黑色和绿色,作为评价标准。

图 1:粪便颜色评价标准

而对粪便性状评估采用布里斯托尔粪便分类量表(Bristol Stool Form Scale,BSFS)作为评价标准,BSFS 根据粪便的粘稠度定义了 7 个类别(如图 2)。

图 2:粪便性状评估标准

2 粪便颜色异常

粪便的颜色易受食物及某些药物因素的影响,病理情况下粪便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

3 粪便性状异常

有些学者将粪便性状分为软、硬、糊状、泡沫状、黏液样、血样、血水样、黏液脓样和不消化的食物等。而也有学者将异常的粪便性状分为陶土样、柏油样、泔水样、脓血样以及食物残渣等。粪便性状的改变有不同特点,也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

表 2: 粪便性状变化及临床意义

0 阅读:0

老彭提醒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