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之朝,有恢复之臣,却无恢复之君,孝宗之朝,有恢复之君,却无恢复之臣。”宋孝宗一边想着要收复失土,一边却找了个连打仗都不会的废物担任大军统帅,最后当然是大败而归。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片江山就这么败在自己手下,宋孝宗的心情别提有多焦虑了。
不过这也算是宋孝宗的前半生,立志重振河山,雄心万丈。可惜越到后来,雄心壮志越是渐渐烟消云散。要说宋孝宗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也不为过,总想着要干一番大事业,可现实就是狠狠打了他一个脸。
宋孝宗人生的第二次转折来自于身边的人。作为太子的赵惇从小就是宋孝宗的心头肉,可没想到这小子长大了居然也开始想着夺权了。“光皇春秋已富,又自东宫尹天府入侍重华,从容启上曰:‘有赠臣以乌髭药者,臣未敢用。’上语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为?’”
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风雨的老江湖,宋孝宗自然看穿了儿子的小算盘。可怜的孝宗,一个人面对着满朝文武都在打压自己的野心,连自己的亲儿子也算是一个心头大患。但是宋孝宗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嘴上说得很客气,可心里头可是不断痛骂。
不过既然赵惇这么心急,宋孝宗索性就顺水推舟,干脆直接提前禅位!等到宋高宗一驾崩,宋孝宗就连忙把江山传给了儿子赵惇。这下赵惇可高兴坏了,终于如愿坐上了皇位!
赵伯琮
可就当赵惇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地当皇帝的时候,没想到老爸宋孝宗却成了个超级麻烦户!这个时候本该退休享清福的宋孝宗,却被那个刁蛮泼辣的儿媳妇李凤娘给欺负得够呛。宋孝宗都要气得半死了,不过看着自己一手留下的江山庙堂就这么被人折腾,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最明显的一点是赵惇经常不去主动看望宋孝宗,有时候几个月都不见一面,这背后也有他的皇后李氏的影响,因此,孝宗常常郁郁寡欢。到了孝宗病重之际,自知即将不久于人世,就告诉身边的大臣,想再见儿子赵惇一面,结果赵惇依然不去。甚至在当时,有大臣拉着赵惇的衣袖,苦苦哀求他去见孝宗最后一面,但赵惇奋力挣脱,以至于衣袖被撕烂,最终还是扬长而去。“及寿皇不豫,点又随宰执班进谏。阁门吏止之,点叱之而入。上拂衣起,宰执引上裾,点亟前泣奏曰:‘寿皇疾势已危,不及今一见,后悔何及。’群臣随上入至福宁殿,内侍阖门,众恸哭而退。越三日,点随宰执班起居,诏独引点入。点奏:‘前日迫切献忠,举措失礼,陛下赦而不诛,然引裾亦故事也。’上曰:‘引裾可也,何得辄入宫禁乎?’点引辛毗事以谢,且言:‘寿皇止有一子,既付神器,惟恐见之不速耳。’”
真可惜啊,这位曾经怀有复国大志的宋孝宗,最后却是在被人欺负的委屈中离开了人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兴亡继绪吧,前半生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后半生却是眼睁睁看着亲生儿子和儿媳把自己的心血给糟蹋个底朝天。
赵伯琮
不过话说回来,宋孝宗这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前半生雄心万丈,虽然最后收获的是一个个失利,但至少他还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而到了后半生,宋孝宗不得不选择放弃理想,专注于安度晚年。这不就是人生的百态缩影吗?前半生充满斗志,后半生则选择摆烂,也许这就是真正的活法。
人生无常啊,立志中兴的宋孝宗最后不得不退居二线,任由自己的作品被人肆意蹂躏。虽然这看起来有些可悲,但也没什么,毕竟一个人能在前半生做到如此伟大,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的人凭一腔热血也无法改变命运,反而选择安然度过后半生,也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