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古称大梁、汴梁、东京,地处中原腹地,是宋朝的京师,在明朝初年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北京”。换句话说,明太祖朱元璋曾认真考虑过“两京制”这一形式,将金陵作为南京,开封作为北京,他本人每年往来巡守:“朕观中原土壤,四方朝贡,道里适均。父老之言,乃合朕志。然立国之规模固重,而兴王之根本不轻。其以金陵为南京,大梁为北京,朕于春秋往来巡守。”
后来由于形势有变,开封不再作为北京,而是成为了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封国。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橚之国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藩宗室撤离开封,周王家族在此深耕二百六十一年。周王一脉的字辈为“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恪广登庸”,那么历代周王都有哪些故事呢?
第一代周王周定王朱橚
朱橚生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生母马皇后,太祖朱元璋嫡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吴王,封国浙江杭州。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吴王,封国河南开封。
一直有人质疑明成祖朱棣的嫡子身份,看看他亲弟弟朱橚的封号。先是吴王,那是朱元璋称帝前的封号。再封周王,同样尊贵无比。至于封国,杭州是南宋的行在,开封是北宋的京师。这样的封号、封国,是一个庶子所能享受的吗?既然朱橚是嫡子,那他亲哥朱棣自然也是嫡子。
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宫的遗址上修建而成的,由内外两座城垣组成。外面的萧墙“高二丈许”,里面的内城则“高五丈”。想象一下,周王府内城高约十七米,外城则高约七米,何等的巍峨气派。
朱橚
和朱元璋其他的儿子相比,朱橚一生的经历堪称坎坷。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时候,朱橚偷偷离开开封,到凤阳私会他的老丈人:开国六公爵之一的宋国公冯胜。朱元璋大怒,命世子朱有燉理府事,把朱橚贬去了云南。周王在云南待了两年才重新复国,但却对当地的人文地理一无所知,气得朱元璋大骂他“自古至今愚蠢无有如此者”。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他五叔朱橚。因为一个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周王被削爵废为庶人,全家押送到云南蒙化监禁。朱棣靖难成功之后,朱橚复爵,得以重回开封。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橚又被下人举报谋反,这一次他直接上交周王府河南三护卫,就此平安着陆。
其实朱橚内心估计一直委屈不已,什么谋反,什么权力,都不要,只想安安稳稳地研究植物学。《保生余录》、《袖珍方》、《救荒本草》这些医学巨著,都出自周王之手。
洪熙元年(1425年)闰七月,朱橚薨逝,享年六十五岁,谥曰定。谥法“纯行不爽”曰“定”。
第二代周王周宪王朱有燉
周定王嫡长子朱有燉,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册封为周世子。由于老爹不靠谱,王府事务主要都由世子来打理。燕王、宁王出兵北伐之时,朱有燉还会率军作为后援,往北平塞口巡逻:“于是敕今上选精卒壮马,抵大宁全宁,沿河南北觇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仍敕周王橚令世子有燉率河南都司精锐,往北平塞口巡逻。”
周定王薨逝后,朱有燉于当年十月袭封周王。这位嗣封周王“博学善书”,是明代著名的戏剧家,成就不在关汉卿之下。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梦阳就曾经写诗描写过开封城内百姓追捧周王新曲的盛况:“中山孺子倚新妆,赵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朱有燉
正统四年(1439年)五月,朱有燉薨逝,享年六十一岁,谥曰宪。谥法“博闻多能”曰“宪”。
周简王朱有爝
周定王庶第四子朱有爝,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八月册封为祥符王。周宪王薨逝后无嗣,朱有爝于当年八月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周王。
说起来朱有爝能够袭爵,全靠着他那位二哥自己作死。周定王共十四子,其子嫡长子即周宪王、嫡次子汝南王朱有爋、庶第三子顺阳王朱有烜、庶第四子祥符王朱有爝。顺阳王早逝不提,当年告密父王谋反的正是汝南王。所以靖难之后,朱有爋被打发去云南大理待了二十年,才重回开封。
对于这个儿子的忤逆之举,周定王一直都没有原谅。眼见得长子无嗣,为了防止日后老二袭爵,朱橚将朱有爋的儿子朱子墐过继给了朱有燉。汝南王很清楚老爹打的什么算盘,所以在定王薨逝之后,他到大哥那里撒泼打滚,硬是又把朱子墐的所有权给要了回来。
为了加快抢班夺权的步伐,汝南王在宣德三年(1428年)设计陷害祥符王,诬称其打算和赵王朱高燧一起造反,最终矛头直指他的大哥朱有燉。然而祥符王在北京面对宣宗进行自辩之时,表现得十分完美,让汝南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反而被皇帝削爵废为庶人。
景泰三年(1452年)十一月,朱有爝薨逝,享年六十一岁,谥曰简。谥法“一徳不懈”曰“简”。
第三代周王周靖王朱子垕
周简王庶长子朱子垕,正统六年(1441年)册封为周世子,景泰六年(1455年)袭封周王。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朱子垕身为庶子,怎么会被封为世子呢?先来看一段《皇明祖训》中的内容:“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正统六年(1441年)的时候,时任周王朱有爝五十岁,王妃徐氏早已去世,不可能再有嫡子,所以朱子垕成为世子完全合理合规。
景泰七年(1456年)九月,朱子垕薨逝,终年三十五岁,谥曰靖。谥法“恭己鲜言”曰“靖”。
周懿王朱子埅
周简王庶次子朱子埅,正统六年(1441年)封为通许王。因靖王无嗣,朱子埅得以在天顺元年(1457年),再一次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进封周王。
除了那位凶暴的汝南王,周藩宗室迄今为止的表现都还不错,朱子埅也不例外。他在位期间遭遇的最大劫难恐怕就是发生在天顺五年(1461年)的黄河水灾。
当年六月底,开封一带连降暴雨,黄河水位迅速上涨。七月初四日,开封城外的土城被淹,城内紧急动员,对各城门进行加固。然而仅仅两天以后,北门就被洪水冲决,城内水深超过三米。据巡按河南监察御史陈璧报上来的情况,周藩宗室、河南三司官员还能乘船逃走,普通百姓则遭遇了巨大的伤亡:“城中稍低之处水深丈余,官舍民居漂没过半,公帑私积荡然一空。周府宫眷并臣等各乘舟筏,避于城外高处。速召邻近州县官,多率舟筏赴城救济军民,然死者已不可胜纪。”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六月,朱子埅薨逝,享年六十三岁,谥曰懿。谥法“柔克有光”曰“懿”。
第四代周王周惠王朱同䥝
周懿王庶长子朱同䥝,天顺三年(1459年)封为睢阳王,成化十二年(1476年)进封周世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袭封周王。
历代周王的良好口碑,到朱同䥝这算是要打上一个休止符了。朱同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逆子:周世子朱安㶇、义宁王朱安涘和平乐王朱安泛。
当年朱同䥝以庶长子身份被封为世子之后,朱安㶇也以庶长孙的身份被封为周世孙。等到朱同䥝袭爵周王后,朱安㶇也进封为周世子。朱同䥝身子骨不好,王府事务基本都放权给了世子。
然而世子从小在溺爱中长大,不知稼穑之艰辛,一朝手握大权,立刻飞扬跋扈起来。到了弘治九年(1496年)的时候,朱同䥝忍无可忍,向朝廷上奏指责世子“专权嗜利,知有己而不知有父”。
明孝宗朱祐樘对文官们很好,但对宗室异常严苛,看到周王上疏,自然准备着手处理世子。好在朱同䥝及时回过味来,再次上奏称自己夸大其词,世子有小过而无大恶,希望陛下开恩,这才让朱安㶇逃过一劫:“上曰:‘安潢违法多端。既为其父王所奏,本当究治。念王续有息词,姑宥之。仍降敕切责,再犯不贷。’”
弘治十一年(1498年)十一月,朱同䥝薨逝,享年五十一岁,谥曰惠。谥法“柔质慈民”曰“惠”。
惠王薨逝之后,朱安㶇以世子的身份主持府事,义宁、平乐二王趁机联手发难,双方互相攻讦的奏疏雪片般飞向京师。其中世子指责两个弟弟抢夺庄田收入,以至于先王“因忿得疾而薨”。义宁、平乐二王不甘示弱,揭发世子“进毒弑父”,又和父妾宋金台、弟妇安定王张妃、聊城王刘妃乱伦。
朱祐樘
孝宗览奏大怒,指示河南镇抚等官对此事进行彻查。好巧不巧,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朱安㶇去世,终年三十一岁,谥曰“荣悼”。
眼见得周王和世子在不到三个月内接连去世,朝廷命朱安㶇庶长子朱睦㰂暂理府事,举行丧礼。然而不安分的义宁、平乐二王又把矛头对准了这位大侄子,一场周藩内乱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