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讲,打了胜仗之后,皇帝都会对有功的将士进行封赏。可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出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儿。后周世宗柴荣亲自带兵打仗,在高平之战里把北汉军队打得很惨,刘崇都只能一个人骑着马逃跑了。但这场仗打完以后,后周世宗却大开杀戒,把七十多个禁军将领都给杀了。这就奇怪了,刚当上皇帝的柴荣,为啥在打了大胜仗之后要杀这么多将领?
一、御驾亲征
951年的时候,郭威把后汉的江山给夺了,然后建立了后周政权。这消息一传到晋阳,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也就是河东节度使刘崇就称帝了,还接着用后汉的年号,历史上管这个叫北汉。后周和北汉老是发生冲突,不过北汉又小又没多少力量,一直处在劣势。954年,郭威生病死了,他的养子柴荣就继位了。刘崇一听到这个消息,那可高兴坏了,亲自带着三万大军就往南去了,而且还有一万辽军给他帮忙。
柴荣在朝会上想要御驾亲征,群臣却都不赞同。柴荣拿李世民打比方,宰相冯道却反问:“不知道陛下能不能成为唐太宗?”柴荣又说:“就咱们兵力这么强大,打败刘崇就像大山压鸡蛋似的!”冯道挖苦他:“不知道陛下能不能成为那座大山?”柴荣心里很不爽,群臣里就只有王溥支持他。最后,柴荣不顾众人反对,亲自带着大军加速赶路,在泽州高平之南的巴公原和北汉军队碰上了。
二、高平大战
后周军队是这么布置的,“李重进、白重赞在左边,樊爱能、何徽在右边,向训、史彦超处于中军,张永德带着禁兵负责保卫”。北汉军队也分了三部分,“张元徽在东边,杨衮在西边,刘崇在中间”。刘崇先动手进攻,“指挥东边的军队先上,张元徽带着一千骑兵去攻打后周的右军”。两边打了几个回合,战场上就有了大变化。
后周右军将领樊爱能、何徽“带着骑兵先跑了”,这一下整个右军就垮了,“一千多步兵脱掉盔甲高呼万岁,向北汉投降了”。就在这紧要关头,柴荣“亲自带着亲兵迎着箭雨和飞石去督战”,他手下两个亲信将领张永德、赵匡胤“每人带着两千人上去战斗”。尤其是赵匡胤,他冲锋在前,“冲向敌军最前面,士兵们拼死作战,个个以一当百,北汉军队被打得大败”,后周就这样赢得了高平之战。
三、大肆杀戮
后周的军队打完仗往回走,到潞州的时候,柴荣下令把樊爱能、何徽还有他们手底下七十多个将领都给抓起来了。柴荣就骂他们:“你们都是好几朝的老将了,不是不会打仗。现在一看到敌人就跑得没影了,没别的原因,就是想把我当成能换大钱的宝贝,卖给刘崇!”说完,就把这些人全给砍头了。说到这儿,好多人应该就懂柴荣为啥要杀人了。不过,临阵脱逃只是他们被杀的一个原因,这里头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柴荣刚即位的时候,地位可不怎么稳固。禁军里有好些宿将,他们延续着五代军人那种“贪财希赏”的坏毛病,就像樊爱能、何徽这些将领,根本就没把柴荣当回事儿。柴荣就借着高平之战这个机会,对禁军进行了改革。他把那些打仗不肯卖命的将领给杀了,然后把自己信任的人提拔起来。像赵匡胤,战后没多久就当上了殿前都虞候。这么一来,后周禁军的风气也被整顿好了,“从这以后,那些骄横的将领和懒惰的士兵才开始知道害怕,再也不能搞姑息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