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正月初一那天,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帝来到乾清宫,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完事儿后,乾隆帝还在乾清宫办了宴会。这时候的乾隆帝都八十九岁,精力虽然不太行了,可他还是特别爱享受那种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感觉,而且还有三个愿望。但才过了两天,乾隆帝就驾崩了,他那三个愿望也就没能达成。那乾隆帝临终前的这三个愿望到底都是啥内容?
一、啥叫“来孙”?
乾隆帝即便贵为天子,之后又成了太上皇,可说到底也是个老人。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人们大多盼着多子多孙,乾隆帝当然也这样。乾隆六十年三月的时候,还没退位的乾隆帝就颁布了一道诏书,他宣称“朕年登九秩即可得六世来孙,亦当视元孙一例,岂不更为千古未有之吉祥盛世!”
那时候乾隆帝都五世同堂了,他就盼着能见到自己的来孙,达成六世同堂。于是,在八十八岁生日的前四天,他又写了首诗,诗里写着:“顾谓元兮勉,喜瞻来者连。”乾隆帝还在批注里说:“元孙载锡今年春天已经成婚了,这样就有希望等来孙的喜讯了。”可乾隆帝这个愿望没实现,一直到嘉庆八年,载锡才当上父亲。
乾隆帝除了有个“来孙”的愿望,还有个“望九”的愿望,就是想活到九十岁往上。尤其是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老是在诗文、谕旨里表达这个想法。“我都八十八,已经到望九之年了。精神还不错,睡觉吃饭都挺好的。”乾隆帝八十八岁那年,还亲自到黑龙潭去祈雨。八十岁之后,乾隆帝都是坐肩舆到碑亭,再登十几级台阶就能到大殿了。这一回,乾隆帝突然来了豪情,想徒步登山,可精力跟不上,没做到。
乾隆帝想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还没老,能活到快九十岁(“望九”)。然后,乾隆帝又去了避暑山庄,这可是他最后一次去那地儿了,还写了一首关于“望九”的诗,“园中逮着鹿也没啥稀罕的,快九十岁了精神还挺好”。嘉庆帝为了顺着乾隆帝的心思,在嘉庆三年十一月,带着文武官员,跟乾隆帝说要给他办九十岁寿典,还想再开一次千叟宴。结果,一个月之后,乾隆帝就病死了。
三、盼捷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帝正办着退位大典,湖北各地的白莲教徒就起义了。受湖北白莲教起义的影响,四川的白莲教徒也都跟着响应起来。一下子,湖广、四川这些地方就乱套了。清朝虽说派了好多兵过去,可当时军备不行了,财政收入也有危机,地方上的局势越来越糟。这事儿可把乾隆帝愁坏了。
嘉庆三年的时候,前线还是没传来打胜仗的消息。乾隆帝元旦写的诗里就说,“恩威都使了,一点儿都没留余力,可抓住首要的坏蛋还得再等等”,“要知道我盼着捷报的心情和你们一样苦,一起商量着剿灭叛逆的事儿就不多说了”。前线老是传来打败仗的消息,乾隆帝气得够呛,好几次下旨去骂前线的将领。嘉庆四年正月初二,这是他死前一天,乾隆帝还在操心着前线的战况,写了最后一首诗叫《望捷》。最后,乾隆帝到死也没等到前线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