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欧阳修顶峰写秋诗文《秋声赋》深析

呵呵呵文化 2024-10-11 15:39:28

本文约3000字。

“悲秋”一直是秋季诗文歌赋的主调。

我们曾经太多的深析和褒扬了那些反“悲秋”而行之的诗文。

如刘禹锡《秋词二首》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那么,那些“悲秋”的诗文中,更有太多的感人至深的名篇佳作。

其中,欧阳修的《秋声赋》,化无情为有情,化无形为有形,乃是“悲秋”的千古名篇。

一、创作背景:多次政治浮沉,改革无望

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随着范仲淹、杜衍、韩琦、富弼等人相继被罢官、外放,“庆历新政”宣告失败。

此时的欧阳修“自劾乞罢”,以“同其退”。并且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为范仲淹等人申诉。结果此状一上,欧阳修就被造谣诬陷,外放滁州。

公元1059年(嘉祐四年),欧阳修任翰林侍读学士,《唐书》也快要编修完成。虽然自己早已重回中央朝政,但是宦海沉浮,也已看透了北宋朝廷的黑暗和腐朽,眼见国家积贫积弱,改革无望,心中郁闷,不免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

人生在如此境遇之中,对于周边的万物衰减,草木凋零特别敏感,在深秋的一个夜里,欧阳修有感于怀,写下来这篇悲秋的名篇《秋声赋》。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图1 秋声

二、化无形于有形

《古文观止》中吴调侯、吴楚材曾评价:“秋声,无形者也,却写得形色宛然,变态百出。末归于人之忧劳,自少至老;犹物之受变,自春至秋。凛乎悲秋之意。溢于言表。结尾虫声唧唧,亦是从声上发挥。”

化无形的秋,变成有形有色的秋,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文章第一段是写秋声的现象,写有声之秋。

一开篇是一幅大笔勾勒的,冷气逼人的画面。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寒秋深夜,作者正在读书,突然听到西南有怪声,作者“悚然而听之”。“悚然”二字,给本来就清冷的图面增加了很多悬疑、突兀的色彩,也给后文一直笼罩着这样的气氛。

借着,作者开始细笔描写这种声音。

“秋”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声音?

“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以上就是作者凝神听到的“秋”的声音。

一开始是“风”的声音,后来就是“波涛”之声,与万物碰撞,就变成了“金铁”之声,安静的时候,又变成了“行军之声”。

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这些形象化的比喻,生动鲜明地写出了作者听觉中的秋声的个性特点,当然,也充分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

紧接着,是作者与童子的对话。

作者听到了“秋声”,让童子出门去看。童子看后却说“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此时,若无其事的童子与心事重重,甚至“悚然”的作者形成鲜明对比,“四下无声”的场景与作者听到的怪异的“秋声”形成鲜明对比。

从想象到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段开始追根溯源,写无声之秋。

先说“秋”的状态。

作者从秋之色,容,气,意四个方面把秋天的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的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

这种秋气,是一种肃杀之气,是让人速生冷颤之气。它只要施展它的一点余威,就会使繁茂蓊郁的绿色变色,葱茏的佳木凋零。这样,通过秋声的描绘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绘。

那么,为什么“秋”会有如此的肃杀之气呢?作者又从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来解释。

“物过盛而当杀”这是自然规律的总结。

因为夏季是万物最茂盛,成长最顶峰的时刻。到了秋季,就应该物极必反,物盈则亏。所以,秋主肃杀。

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然规律,所以,在社会上“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秋属阴,秋属金,战争之相。

从音律上讲,秋主西方,秋属于商声,商,伤也,悲伤之意。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古音分十二律,夷则为十二律之一,杀戮之意。

通过作者两段“有声之秋”和“无声之秋”的描写和解释。

“秋声”这一无形无质的东西,变得有声有色,甚至有了形体。

图2 秋色

三、化无情于有情

文章第三、四段开始写情。

把没有任何感情的自然现象,赋予成了充满情感的“秋声”。而且一步步揭开为什么人会悲秋的谜题。

一开始是对比草木与人。“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草木是无情的,也难免飘零,人是有情的,是万物之灵。

人有了感情,就会有了对万事万物的忧虑和操劳。“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且,一旦有了忧虑和操劳,内心必然痛苦,身体必然劳累,就会损伤人的心神。

更何况“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费尽心思,忧劳自己无法完成之事,那更是无妄。所以就会“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人非要“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用非金石那样坚韧的体质,来与无情的草木相争,那么就只能“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在这里,作者点出了“悲秋”的深层原因,其实人对秋之悲,并不完全在于感伤自然万物之凋零,根源在于人自身内心的忧劳。

作者自己因为忧劳国家,忧劳百姓,加上国家积贫积弱,自己改革无妄,这种深深的忧虑埋藏在心间,于万物凋零的深秋迸发,正所谓触物伤情,有感而发。

从无情的草木,到有情的人。无情的“秋声”,也以被赋予了人性的感情和伤悲。到这里,原本冷寂的秋声,已经抹上了一层人性的光辉。

最后一段,“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秋风呼号,秋声凄切,长夜漫漫,虫声唧唧,悲愤郁结,无可奈何,只能徒然叹息,寥寥几十个字,又是一幅清冷悲寂的画面,对比第一段那幅悚然的画面。深深的表达出了作者蓄积已久的深沉苦闷和悲凉没有人能理解的痛苦。

图3 欧阳修

清代李调元《赋话》评价道:“《秋声》、《赤壁》,宋赋之最擅名者,其原出于《阿房》、《华山》诸篇,而奇变远弗之逮。殊觉剽而不留。陈后山所谓一片之文押几个韵者耳。朱子亦云:宋朝文章之盛,前世莫不推欧阳文忠公、南丰曾公与眉山苏公相继迭起,各以文擅名一世,独于楚人之赋,有未数数然者。盖以文为赋,则去风雅日远也。”

对比前人刘禹锡的《秋声赋》,刘禹锡更在于“以寄孤愤”,表达自己的豪情。而欧阳修的《秋声赋》更在于描绘出自己“悲秋”而无处诉说的场景和清冷孤寂的画面。可谓平分秋色。

0 阅读:20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