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最豪气冲天的一首诗

呵呵呵文化 2024-10-24 15:21:17

本文约1500字。

周恩来总理一生留下来的诗词作品很少,但基本都是精品。

他的诗词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国家和革命而发声。

其中,最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是他十九岁时,出国求学前写的一首诗。

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一、创作时代:国家政局动荡,亟待发现和开拓国家新局面

1917年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年份,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不同国家、国际关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胜利前进的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持续。

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亟待有新思想有觉悟的青年们站出来,投入到巨大的救国救民大事业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1917年9月,年轻的周恩来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赴日留学前夕,与几个好友告别,写下了这首诗。

图1 年轻时期的周恩来

二、立志救国的雄伟抱负

首句“大江歌罢掉头东”便气势磅礴,这里有两句化用。

第一,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开篇就是天地之间,将读者置身于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和时空之中。

诗人化用苏轼的“大江东去”,显然是联想到苏轼、王安石这些古来救国救民的大英雄豪杰,自己也要效仿这些先贤。

还有,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正逢国家动荡,战乱不断时期,诗人出国远行,不免有悲歌之情。

第二,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前,写下了长诗《去国行》。诗中:“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

梁启超歌颂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表达了自己要效仿明治志士的愿望。周恩来东渡时的立志救国的抱负和向日本寻求真理的心情和梁启超有一定的近似之处,再加上他当时熟悉梁的著作,于是化用了梁启超诗句。

第二句“邃密群科济世穷”,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精研所有能够对救国大业有帮助的学科。

联想到周恩来早在1916年11月写的《中国现实之危机》一文,文中认为当时中国精神方面的危机是:“吾国国民之道德,可谓已达沦丧之极。江河日下,挽救乏人。”“一般无智愚民,昏昏噩噩,不知国家为何事”。

他认为当时的中国广大人民缺乏“国性、国魂”。

所以,诗人远赴日本,就是要学习各科知识,并用来改造中国社会的“举国痴顽”状态,用科学手段为当时的广大群众做启蒙工作。

第三句“面壁十年图破壁”,写的是诗人克服万难的决心。

这句诗里也有两个典故。

“面壁”是用的达摩的典故。《五灯会元》中记载,达摩大师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最后终于佛法贯通破关而出。

“破壁”语出《名画记》,南北朝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他说如果点了眼睛,龙就要飞走。别人认为这话说得荒唐。张僧繇就点了龙的眼睛,不一会儿雷电大作,轰毁了墙壁,巨龙乘云飞去,而没有点眼睛的龙还在墙上。

这句诗里的面“壁”和破“壁”的两个“壁”都是一个意思,应该都是当时尚未觉悟的中国人民。

当时广大群众尚未觉悟,对革命事业暂不理解,甚至有所“不容”,其思想隔阂有如石壁。

诗人已经下定决心,要以坚韧的毅力,坚持工作,经过长期(十年)的教育(即诗中的“十年”),最后改变广大群众的思想,也就是“破壁”。

第四句“难酬蹈海亦英雄”,更进一步说明了诗人此行的决心和豪气。

“难酬蹈海”,在晚清时期,把留学寻求真理的行为称为“蹈海”。

还有就是用了革命家陈天华的典故,陈天华也曾留学日本,为唤起沉睡的百姓,1905年毅然投海自杀。

图2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

图3 建国后的周恩来

这首诗是年轻的革命家的斗志宣言,是爱国青年昂然的革命斗志。读这首诗,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英雄少年。

1 阅读:107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