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战死沙场是他们最大的荣誉,自古以来没人会去苛求死在战场上的将军,哪怕他们是失败者,反而会赢的人们的尊重,这种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的气度在东汉三国时期不断再现,达到顶峰。但你可知道三国时期有许多将军,他们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可最终却憋屈的死去,可以说是窝囊至极,那么这些死不瞑目的三国大将都有哪些呢?
吕布基本上是公认的三国演义武力值第一人,第一次出场他就一个人带军打爆了董卓的队伍,后在虎牢关下顺手斩了河东两名大将后又接着与刘关张上演了一场三英战吕布的戏码,要知道无论是当时的张飞还是关羽,都正处于实力的巅峰时期,能以一敌三不落下风,可见的吕布的实力是三国度一档的存在,对比其他武将可以说遥遥领先。而就是这么一个三国第一武将,他最后死的却十分憋屈。尽管吕布有过人的武力可也不能以一敌万,面对曹操大军的进攻屡战屡败,最终只能龟缩在城内,而且这时的吕布已经被酒色迷了头脑,面对陈宫富有建树的计策,本来都已经同意的吕布却被一介夫人的言语蛊惑,最终自己被生擒于白门楼上,然后被活生生的缢死。
按道理来说这种死法对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来说实在掉价,那为什么吕布只能排名第五呢?这与吕布的性格分不开关系,同样是三国一流武将,关羽和吕布的性格可以说天差地别,前者忠义无双,被后世誉为武圣,后者三姓家奴的名号简直是一生的污点。以吕布的武力来说,想要战死沙场不被生擒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之所以最后一战他轻易被擒,是因为投降在他的人生履历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吕布身上没有任何武将的气节可言,他的身上从没忠义这种概念,而曹操又是个疑心怪,哪怕你吕布天下第一,曹操也不可能留下他这个祸患。所以吕布之死,虽然憋屈,但也可以说他咎由自取,所以排名第5。那其余4个窝囊而死的将军又有谁呢?
关羽之死,几乎是三国演义中最大的一场悲剧,他的死亡可以说直接奠定了三国最终的结局。要说三国武将谁的名气最大,那非关羽莫属了,相比对吕布的冷漠态度,曹操对关羽可真是爱而不得,为了让关羽投降曹魏,曹操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而关羽仍不为所动,其武圣的名号至今还在流传。而相比关羽的身份,战绩,他的死亡可以说是十分的草率,甚至可以说是窝囊。
公元219年,吕蒙偷袭荆州,荆州守将竟然不战而降,导致关羽在之后的作战中节节失利,最后只能败走麦城,面对这种局面关羽想以诈降为计退回到蜀国,奈何半路被擒,最终被杀。没有人想到关羽会死在吕蒙的手上,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不顾双方联盟发兵问罪东吴,这也直接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发生了剧变,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三国的结局。现在看关羽之死,充满着英雄式的悲剧,因为后方将领的懦弱投降,自己陷入绝境,最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斩下了头颅,实在是死的草率,不过这样也算死在了战场上,仍不损其武圣之名,排名第四。
魏延几乎是蜀国除了五虎上将外最为勇猛的将领。除了将军外魏延还深受刘备信任担任过汉中太守,把汉中守的密不透风。不过魏延真正大放光彩的时候还是在蜀汉后期,当时五虎上将已经凋零殆尽,魏延作为唯一一位大将深得诸葛丞相重用,在北伐时期有着除了替代的作用,而魏延最后的结局却十分窝囊。原来魏延虽然武力强大,资历颇深,到他的性格却十分傲慢,与当时蜀汉除了诸葛亮的所有人都有过节,果然在诸葛亮死后,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魏延很快受到了众人的针对,被污蔑反叛,最后被马岱所斩,还被夷了三族,实在是窝囊。魏延死的都这么窝囊了,那在他之上的两名猛将又死的有多窝囊呢?
张飞的勇猛不必多言,作为与吕布对战最多的将领,张飞曾在长坂桥前一嗓子吼死了大将夏侯渊,让当时曹操直接目瞪口呆,下令撤军。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最终在睡梦中被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张飞除了脾气暴躁之外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他喜欢虐待士兵,只要一言不合他就会用鞭子狠狠抽打士兵们的身体,这也让他在军中很不受待见。在为二哥报仇征讨东吴的路上,达不成张飞无理要求的两个士兵,决定铤而走险,反正横竖都是一死,他们决定搏一搏。于是这两个士兵半夜潜入了张飞的营帐,砍下了还在睡梦中的张飞的头颅去往了东吴投效,可惜如此猛将最终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实在是窝囊。
典韦被誉为马下第一,是对比吕布的存在,曹操更是夸他为古之恶来足以看出典韦的勇猛。原文中典韦死在保护曹操逃跑的那天夜里,由于敌人筹划已久,导致刚睡醒的典韦连自己的武器都被偷了去,在乱军子中,他直接把尸体当成武器,一手一个,勇猛无比,最终曹操成功脱困,典韦也命丧军中。按理来说典韦为保护主公而死也不算冤屈,为何要说他死的最窝囊呢?原来人家之所以要对付曹操,是因为曹操抢了人家的大嫂,可怜猛将典韦居然因为主公这种特殊的癖好而死,怪不得如此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