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难道不担心吴军会追上来,把他的军队彻底击垮吗?关羽因为一个失误丢了荆州,还被东吴突然袭击,结果让刘备和张飞非常愤怒。面对东吴的挑战,刘备感到很为难。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对关羽的感情,刘备需要采取措施安抚士兵们的情绪。否则,关羽的失败可能会对整个局势造成更糟糕的影响。众所周知,刘备和关羽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在桃园结义后,一直像亲兄弟一样互相帮助。无论遇到什么危险,关羽始终没有背叛过刘备。这样的兄弟情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独特。要知道刘备把关羽视如亲兄弟,他们情同手足。
关羽战死沙场时,刘备深感悲痛,心中无法平静。刘备一直以仁义和真诚赢得人心,若他对待如此亲近的关羽的离世漠然置之,必然让众人对他失望不已,觉得他缺乏人情味。为了继续获得手下的支持,刘备不得不为关羽报仇。所以才爆发了夷陵之战。那时,刘备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如果不打这场仗,他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关羽在蜀汉的地位非常重要,毕竟是五虎上将,也就是蜀汉的核心武将。在他的带领下,军队取得了不少胜利。而且,关羽非常关心他的部下,这也让士兵们对他非常忠心。关羽被杀对蜀汉的士气已经是个大打击了。
如果刘备对此不重视,士兵们可能会失去对他的信任,也可能不愿意继续为他打拼。正如俗话说的,患难见真情。为了安抚士兵并阻止东吴继续欺压蜀汉,刘备不得不采取行动,所以这就是夷陵之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尽管许多人认为刘备的反应有些过于情绪化,但是在当时那个复杂的局势下,他别无选择,只能作出这样的决策。刘备的这种行动虽然看似激烈,但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蜀汉的利益,避免更多的损失。
夷陵之战开始时,蜀汉军队在刘备的领导下一路连胜,东吴军根本没料到会这么快打过来。要不是陆逊后来发动火攻,造成刘备军损失惨重,蜀汉可能不会战败得那么惨。从士兵们的状态看,蜀汉其实有能力击败东吴。惨败后,许多士兵都溃不成军,刘备的部下几乎全军覆没。面对这种局面,刘备只能率领剩余的几百人撤退到白帝城,寄希望于未来能东山再起。这样一来,夷陵之战基本上就宣告结束了。有人觉得刘备当初不愿意离开白帝城,是因为他去打夷陵之战时遭遇惨败,觉得没面子回成都见大家,所以才留在那里。这种想法似乎有点道理,但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刘备的一生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会发现这种解释并不准确。
刘备一生中经历了不少失败,夷陵之战不过是其中的一次。在他创业初期,吕布、曹操等人都让他吃了不少亏,但他从未因此感到羞愧或退缩,总是不断努力东山再起。所以,相比他早期的失败,夷陵之战的失败其实并不算什么大事。刘备每次失败过后不久,都能东山再起。即使在夷陵之战中惨败,他也不可能因此失去信心或逃避面对现实。如果他真的那么脆弱,怎么可能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建立蜀汉王朝呢?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能更清楚地解释他为什么决定坚守白帝城。先来看看陆逊为什么决定撤军。
主要是因为他担心曹魏会趁机进攻东吴。然而,这并不是陆逊撤军的唯一原因。对陆逊来说,刘备才是他最主要的敌人。之前说过,夷陵之战一开始,刘备的军队一直占着优势。可是,陆逊要想赢得这场战斗,运气也对他有些帮助。所以,当刘备退到白帝城后,陆逊变得非常小心谨慎了,他必须仔细观察刘备接下来会采取什么行动。刘备的安排显然抓住了陆逊的弱点。白帝城地势险要,容易防守难以攻克,而且是东吴通往汉中和成都的必经之地。刘备坚守白帝城后,直接让陆逊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想法。
陆逊看到刘备军的士气在逐渐恢复,心里明白现在应该撤退了。如果再和刘备拖延下去,对他来说没有好处,反而可能让东吴陷入更大的危机。既然陆逊已经明白刘备为何坚守白帝城,再说他因为胆小才这么做,有点说不通。其实,考虑到白帝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刘备这种决定是有其道理的。如果刘备当时离开白帝城,陆逊或曹魏的军队可能会乘虚而入,攻击蜀汉。没有了白帝城那种难以攻破的地理优势,蜀汉的安全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刘备必须坚守在白帝城,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地形来保卫蜀汉国土,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有人可能会好奇,刘备为什么不找个靠谱的人守卫白帝城,然后自己回成都呢?
这个想法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刘备当时已经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在五虎上将中,只有赵云还在,但他得负责保护蜀汉的皇室。而诸葛亮也不能离开成都。至于魏延等人,刘备又不完全信任他们,所以他只能亲自留在白帝城。刘备心里清楚得很,只要他离开白帝城,蜀汉的局势就会变得很危险。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教训,比如淝水之战。当时,虽然苻坚的军队有足够的兵力,但一遇到困难就选择了撤退。士兵们看到皇帝也撤退了,士气一落千丈,最终大败。当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也是如此。虽然他当时拥有强大的军队,但一旦遇到困难,他竟然带着一部分士兵开始撤退。
这一举动让留下来的士兵感到极度失望,士气大幅下降,结果被曹操的军队打得惨败。这场战役的失败,让袁绍的实力大打折扣,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大教训。如此一来,已经有太多历史教训摆在那里了。刘备精明之处在于,如果他现在离开白帝城,蜀汉可能就真的玩完了。除了战局复杂迫使他必须留在那里,他的健康状况也不允许他返回成都。夷陵之战时刘备已经年过六十,按那个年代的标准,他已经算是高龄了。猇亭的惨败对这位年迈的将领打击很大,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没过多久就生病了。若要回到成都养病,他必须穿越险峻的蜀中道路,这条路即使他健康时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承受如此长途的颠簸。因此,他只能选择留在白帝城静静地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