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曾经被视为天之骄子,考上大学也被称为“鲤鱼跳龙门”。考上大学,更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孩子实现阶层跨越重要通道,无数孩子因为考进大学而改变了命运。可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完全变了,大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最突出的表现大学生就业率越来越低,从进入大学时的幸福变成找不到工作时的无奈与彷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a8b307c7f3cfcac5ee6b1dc618089c1.jpg)
按道理来说,时代在快速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可是就业怎么就这么难呢?有人将就业难怪罪不公平,认为穷人家的孩子难就业。有人怪罪经济发展不景气,认为企业不挣钱,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有人怪年轻人眼高手低,不愿意吃苦受累。
央视网说,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的枷锁。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对此,网民坚决回怼称,我们历经磨难,十年寒窗,然后再去“打螺丝”,对不起自己的努力,更对不起家人的期盼。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称,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光和热。网友同样不买账,直言: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在哪里?我愿意当一名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我愿意到石油、电力、烟草系统去发挥光和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0e85eb26684201572094c90f5b17f52.jpg)
人民日报错了吗?没有。网友错了吗?没有。那么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其实就是大学疯狂招生惹的祸。
据统计,目前每年高考录取人数已经连续超过1000万人大关,高考录取率超过85%。而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已经跌破900万关口。而高校规模一旦上去了,就很难降下来,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产业,公办大学在不断扩招提高影响力,民营大学更是拼命招生以保住饭碗。一升一降,全民大学生时代即将来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a24a25aaf9efc9f8bd1a2a988b17728.jpg)
一个年轻人,一旦进入大学的大门,对自己的就业期望自然变高,更不用说一大批研究生、博士生。虽然说脱不掉孔乙己长衫的比喻让人忿忿不平,但这的确是戳中了许多人的痛点。都想上大学,都想进机关,都想当白领,有些人即便是啃老也要等机会进机关而绝对不去“打螺丝”,可问题是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机关、白领岗位。
所以,中国的就业难,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就业难,而是机关和白领岗位就业难。究其原因,就是高等教育产业化造成高校规模快速扩张,培养了远远超过实际需求的大量大学生。也就是说,年轻人的学历状况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十分不匹配,最后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反噬。一方面是大量大学生难以就业,一方面是大量技术岗位找不到人、留不住人。
国家教育部门该醒醒啦。并不是大学生越多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应该实事求是,让高等教育尽快摆脱资本控制,更快恢复大学教书育人的本质。既要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更要控制好招生规模。哪些民营大学,估计很快就会凉凉了,您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