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升发。而很多人却在这个时候感到心情低落、烦躁、疲乏,甚至食欲不振。
中医认为,这与“肝气不舒”密切相关。
今天,就来聊聊一种藏在身边的“解郁猛将”——陈皮。它能理气补血,还能疏通肝气,帮助身体顺利度过春天的“情绪关”。
立春后,为什么容易情绪低落?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负责调畅气机,影响情绪、消化等多个方面。春天属木,与肝相应,此时若肝气郁结,就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胸闷叹气等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季节变化对人体神经递质有影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健指出,春季昼长夜短,光照增加,会影响体内褪黑素和5-羟色胺的分泌,进而影响情绪稳定性。部分人群还可能因气候变化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
如何调理肝气,避免春天的情绪“低谷”呢?答案就在日常饮食里。
陈皮:疏肝解郁的“猛将”1. 理气解郁,舒展身心
陈皮,即晒干的橘子皮,被誉为“能通十二经,行气健脾之圣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陈皮,苦能泄降,辛能散,温能通,乃脾肺气分药也。”
其中的挥发油(柠檬烯、柠檬醛等)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因肝气郁结导致的胃胀、嗳气、食欲不振等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贺娟在《中药药理学》中指出,陈皮的理气作用可通过调节胃肠道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帮助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2. 补血养颜,改善气色
肝气郁结影响情绪,还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表现为面色晦暗、容易疲劳。中医讲“肝藏血”,如果肝气不通畅,血液运行也会受阻。
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橙皮苷、黄酮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微循环,促进血液流动,使气色更加红润。
3. 促进消化,缓解积食
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但很多人会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陈皮富含挥发油和果胶,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肠道蠕动,缓解胀气、食欲不振等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发现,陈皮中的果胶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改善肠道健康。
陈皮怎么吃?简单又实用的养生方法1. 陈皮泡水,简单又有效
做法:取3-5克陈皮,用温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缓解焦虑,促进消化,适合春季调理肝气。
2. 陈皮红枣茶,补血又养颜
材料:陈皮3克,红枣5颗,枸杞适量。
做法:将食材洗净,用热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补血养颜,适合气色不佳、容易疲劳的人。
3. 陈皮炖排骨,健脾又暖胃
材料:排骨500克,陈皮5克,生姜3片。
做法:排骨焯水后,与陈皮、生姜一起炖煮1小时。
功效:健脾养胃,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
食用陈皮的注意事项虽然陈皮好处多,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食用。
胃酸过多者慎用:陈皮有促进胃液分泌的作用,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应少量食用。
孕妇慎用:陈皮性温,孕妇食用需咨询医生。
长期存放更佳:新鲜橘皮含有较多挥发油,刺激性较强,建议选用存放3年以上的陈皮,药效更温和。
除了陈皮,这些食物也能疏肝解郁除了陈皮,还有一些常见食物也有助于调节肝气、改善情绪:
玫瑰花:性温,能疏肝解郁,适合泡水饮用。
佛手:有类似陈皮的理气作用,可用于缓解焦虑。
薄荷:清香提神,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
茉莉花:芳香开窍,能够缓解抑郁情绪。
结语:用食疗养肝,迎接春天的好心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调理肝气的最佳时机。
合理利用陈皮等食材,能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还能改善情绪,使春天过得更舒畅。
养生不在于昂贵的补品,而在于合理利用身边的天然食材,让健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
贺娟,《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21年
王健,《春季情绪调节与中医养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皮果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
《挥发油对胃肠道神经调节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