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轻易做“支气管镜检查”,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纵横知识 2025-02-06 18:48:34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在医院里,医生有时会建议患者做支气管镜检查,但很多人听到这个检查后会感到害怕,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它到底是干什么的。

有人可能会想:“这是不是一种手术?会不会很痛?查完以后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这些疑问很常见。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支气管镜检查,本文将详细讲解它的作用、对身体的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这个检查。

什么是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医生用来检查气管和肺的医疗手段。

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带有摄像头的软管,从鼻子或嘴巴伸进去,通过气管一直到肺部的支气管里。这根软管可以让医生直接看到气管内部的情况,比如有没有炎症、肿块、异物或者其他病变。

简单来说,这就像用内窥镜检查胃一样,只不过支气管镜是检查肺部的。医生通过这个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支气管镜检查是怎么做的?

在做检查之前,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喷一种麻醉剂,让喉咙和气管的敏感度降低,这样检查时就不会感觉太明显的不适。有时候还可能需要静脉注射镇静剂,让患者放松。

等麻醉生效后,医生会缓慢地把支气管镜从鼻子或嘴巴伸进去,然后沿着气管慢慢往下滑动,进入肺部的支气管。整个过程一般持续10-20分钟,如果需要取样(比如活检)或者清理分泌物,可能会更久一点。

检查结束后,患者可能会感觉嗓子不舒服、咳嗽、喉咙干涩,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过一两天就会缓解。

支气管镜检查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影响?

虽然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但它毕竟涉及到呼吸道,对身体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1. 喉咙疼痛、不适感

检查过程中,支气管镜要经过喉咙和气管,难免会刮蹭到咽喉部位的黏膜,导致检查后嗓子疼、发干、声音嘶哑。这种情况通常几天内会自行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较长时间,就需要咨询医生。

2. 咳嗽、甚至少量咯血

支气管镜检查时,可能会刺激气管和支气管,让患者在检查后有咳嗽的感觉。有些人可能会咳出少量带血丝的痰,这是因为镜子在气管内移动时,可能会碰到气管壁的小血管,导致轻微出血。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如果咯血量较多,就要立刻就医。

3. 感染的风险

尽管医院在做支气管镜检查时都会严格消毒,但毕竟支气管镜是直接进入肺部的外来器械,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带入细菌或病毒,导致肺部感染。

支气管镜检查后如果出现持续高烧、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就要警惕是否感染了肺炎。

4. 气道痉挛或呼吸困难

支气管镜可能会刺激气管,引起气道痉挛,导致患者短暂的呼吸困难。

这种情况在哮喘或慢阻肺患者中更常见,所以医生在检查前会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必要时提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减少这种风险。

5. 低氧血症(缺氧)

支气管镜进入肺部后,可能会暂时影响气体交换,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下降,尤其是本身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有些医院会在检查过程中给患者吸氧,以降低风险。

哪些人不适合做支气管镜检查?

虽然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因,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的人,一般不建议做:

1. 严重的心脏病患者

支气管镜检查可能会引起血压波动、心率变化,对于有严重心脏病的人来说,这种检查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心梗或心律失常。

2. 严重肺功能不全的人

如果患者肺功能已经很差,比如患有晚期肺气肿或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做支气管镜可能会让呼吸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的风险。

3. 有严重出血倾向的人

支气管镜检查时,有时候需要取样(活检),这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如果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者正在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出血的风险就会更高,可能会难以止血。

4. 严重恐惧或无法配合检查的人

有些人对于插管检查非常害怕,而且在医生要求配合呼吸时无法顺利完成,这种情况下,检查的难度会增加,甚至可能导致意外情况发生。医生会在检查前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放松。

什么时候才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

并不是所有的咳嗽、气喘、肺部感染都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一般来说,医生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考虑这个检查:

长期咳嗽、痰中带血,但找不到原因

肺部X光或CT发现异常阴影,怀疑有肿瘤或感染

反复肺部感染,怀疑有异物或特殊病菌感染

怀疑肺结核,但痰检无法确诊

需要取肺部组织做活检,以确定病因

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支气管炎、小咳嗽,一般不需要做支气管镜,可以通过胸片、CT、血液检查等其他方法来判断病情。

结语

支气管镜检查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工具,但它毕竟属于侵入性检查,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在医生建议做支气管镜时,患者应当充分了解检查的必要性、风险和可能的不适,并与医生详细沟通,看看是否有其他更安全、无创的方法可以替代。

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接受支气管镜检查,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23年版。

《临床内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支气管镜检查相关指南及医学研究。

1 阅读:23
纵横知识

纵横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