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fe52e16bb343211f41c77aa7bc135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6d4278a0027996698118be20550dfc.gif)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高尿酸,这个听起来有点陌生的词,其实正悄悄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它可能引发痛风,让人夜不能眠,还可能伤害肾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很多人以为尿酸高只是吃海鲜、喝啤酒闹的,有些常见药物也可能是“幕后黑手”,让尿酸悄悄升高,甚至让痛风反复发作!
哪些药物会成为尿酸的“隐形推手”呢?一起来看看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1813c3f160017969e0b949ebaee5c1.png)
不少中老年人因为高血压、心脏病需要长期服用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呋塞米(速尿)等。
这类药物的作用很直接——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分,从而降低血压、减轻水肿。但问题来了,水分排得太快,尿酸也跟着浓缩了!
就像熬汤时,如果水分蒸发掉一部分,汤就会变得更咸。同理,身体里的水分减少,尿酸浓度就会上升,久而久之,尿酸就容易在关节里结晶,导致痛风发作。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本身就有高尿酸,再加上长期服用利尿剂,痛风的风险会更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2f60cc7a7dbd099c4acf1c4ed2fb35.png)
怎么办?
如果必须服用利尿剂降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换成其他类型的降压药,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钙离子拮抗剂(如氨氯地平),这些药物对尿酸影响较小。
多喝水,帮助尿酸更快排出,也是关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4666d2b865906f82ea3b38f8e69b5c.png)
阿司匹林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备药,能预防血栓、减少心梗、中风风险。低剂量阿司匹林(每天≤325mg)会减少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升高。
这有点像城市里堵车:原本尿酸要通过肾脏的“高速公路”排出去,但阿司匹林让这条路变窄了,尿酸出不去,就会在血液里越积越多。特别是每天服用75~100mg的低剂量阿司匹林,影响最明显!
怎么办?
如果是因为心血管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又担心尿酸升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监测尿酸水平,必要时调整药物。
注意饮食,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啤酒),减少尿酸来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005fde34d448b7b5c7dbfee22b8a6fe.jpg)
结核病虽然不像过去那么常见,但在一些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仍然需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其中,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是常用药,但它们会让尿酸在体内积累,导致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
简单来说,这些药物像是在肾脏的“出口”加了一把锁,尿酸出不去,就只能在血液里越积越多。很多人服用抗结核药一段时间后,突然关节剧痛,其实可能是尿酸升高导致的痛风!
怎么办?
如果必须服用抗结核药,建议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以减少尿酸积累的风险。
多喝水、适量运动,帮助尿酸排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979783b3dd7bd2957ad1ca81ecdbc1.png)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是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它们的作用是抑制免疫系统,防止器官排斥或控制免疫过度反应。
但问题是,它们会减少尿酸的排泄,让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风险。
这就像扫地机器人被调成了“低效模式”——本来应该勤快地清理垃圾(尿酸),结果变懒了,垃圾越积越多。
怎么办?
对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搭配降尿酸药物。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多喝水、少吃高嘌呤食物,避免尿酸进一步升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ffcd056cc6175f7cebc25d0e9bfe13.png)
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时,肿瘤细胞会大量死亡,而细胞分解后会释放出大量的嘌呤,最终代谢成尿酸。特别是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尿酸升高的风险极高,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
这就像是一座大楼突然倒塌,废墟(尿酸)一下子堆成了山,清理(排出)不过来,就会造成严重堵塞(高尿酸血症)。
怎么办?
化疗前后,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拉布立酶),以减少尿酸的积累。大量补水,帮助尿酸尽快排出,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eea5549d3d7c7aff69a0559a19f7ae.png)
定期体检,监测尿酸水平:如果长期服用某些会影响尿酸的药物,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尿酸,及早发现问题。
合理调整药物:如果发现尿酸升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或调整药物,避免加重尿酸负担。
健康饮食,减少尿酸来源: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啤酒、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有助于控制尿酸。
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每天至少喝2000~2500毫升水,可以帮助尿酸更快排出,减少结晶沉积风险。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运动能提高新陈代谢,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乳酸堆积,影响尿酸排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00220ed02a25cb511b00607128b1cb5.png)
尿酸高,是吃出来的,有些常见药物也可能是“隐形推手”!
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朋友,一定要定期监测尿酸,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药物,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尿酸“悄悄作恶”,影响健康。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隐形风险”,让自己和家人远离高尿酸的威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诊疗指南
《药理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