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颈动脉斑块会导致脑血栓,发现就得一直吃阿司匹林和他汀?

不一样视角 2025-02-20 03:26:4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人这一辈子,最怕什么?最怕医生皱眉头,说一句“你这个情况可得小心了”,然后一串药名砸下来,听得脑袋嗡嗡响。

更何况,现在人人都有点“互联网病”,体检报告一出来,赶紧查百度,看到“颈动脉斑块”四个字,吓得魂不附体,仿佛脑血栓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再往下看,各种“忠告”扑面而来——“必须终身吃阿司匹林和他汀,否则随时可能中风”。这下好了,药没吃呢,先被吓出高血压了。

可问题是,颈动脉斑块真的等于脑血栓吗?所有人都得终身吃药吗? 别急,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看看有没有那么严重,别让焦虑比病更可怕。

颈动脉斑块=脑血栓?别急着给自己判刑!

先把话说明白,颈动脉斑块确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危险因素 ≠ 结果。就像抽烟增加肺癌风险,但不是所有烟民都会得肺癌。

斑块也分好多种,稳定的、软的、钙化的……有的只是静静地“躺”在血管壁上,根本不影响血流;有的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脱落、堵住血管。关键在于——你的斑块是哪种?

举个真实的例子。2019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了一位60岁的老先生,体检发现颈动脉有中度斑块,医生建议他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并未立即开药。

可老先生回家后,家人一查资料,吓得不行,非要他天天吃阿司匹林和他汀。结果半年后,他因胃出血住院,医生一查,发现他的斑块并不活跃,完全没必要吃阿司匹林。这就是典型的“被吓出来的病”!

所以,不是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意味着高风险,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吃药,更不是所有人都得吃一辈子! 乱吃药,反而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阿司匹林和他汀,真是“终身标配”吗?阿司匹林:能救命,也能要命

阿司匹林被誉为“平民神药”,大家都知道它能抗血栓,但它也有个致命的副作用——伤胃,甚至导致致命的消化道出血。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长期吃它!

哪些人必须吃?

· 已经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心梗的人,阿司匹林能防止再次栓塞,必须吃。

· 高危人群(比如严重狭窄、高度不稳定斑块),医生评估后可能建议服用。

哪些人不应该乱吃?

· 仅仅有稳定性斑块,但没有严重狭窄,吃阿司匹林的好处远不如风险大。

· 有胃溃疡、消化道出血史的人,吃它无异于“火上浇油”。

· 年龄太大(比如75岁以上)的人,因出血风险增加,需要谨慎评估。

所以,阿司匹林不是“护身符”,不能一见斑块就吃,得分人、分情况!

他汀:降脂明星,可不是万能神药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是降胆固醇的神器,很多人一听医生让吃,第一反应就是:“这药是不是吃了就停不下来了?”

其实,吃不吃他汀,得看你的斑块发展趋势和血脂情况。

· 如果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过高,或者已经有心脑血管病,那他汀是必须吃的。

· 但如果你的血脂本身不高,斑块也很稳定,光靠健康生活方式就能控制,那未必非得吃药。

更何况,他汀也不是无害的,有些人吃了会肌肉酸痛、肝功能异常,甚至增加糖尿病风险。所以,医生让你吃,他得有足够的理由,而不是“反正有斑块,先吃上再说”。

中医怎么看?斑块是“痰浊”,能不能化掉?

西医讲斑块,追求的是精准诊断、科学干预,而中医怎么看呢?中医管这叫“痰浊瘀阻”,认为它是气血运行不畅、痰湿蕴结的结果。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代谢垃圾堆积在血管里,久而久之变成“斑块”。

古人虽然没有“颈动脉超声”这玩意儿,但他们早就观察到“血脉瘀阻”导致的疾病。《黄帝内经》说:“血不利则为痹,气不行则为痛。”意思是血流不畅,病就来了。

斑块就是血流不畅的产物,它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能消的。

中医怎么调理?核心思路是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具体方法有:

· 食疗:山楂、黑木耳、丹参泡水,有助于活血化瘀。

· 艾灸:灸足三里、三阴交,促进气血运行。

· 运动:八段锦、太极拳,柔和运动能改善血管弹性。

不过,中医调理是长期的,别指望喝两碗中药,斑块就自己消失。它更像是“养路工”——不一定能让旧斑块消失,但能防止新斑块生成,让血流更通畅。

健康建议:别让焦虑压垮你的血管

人这一辈子,最怕的不是病,而是被病吓垮了。颈动脉斑块不是死刑判决,更不是必须终身服药的“标签”,关键是科学管理。

1. 先弄清楚你的斑块类型,稳定的、不影响血流的,调整生活方式就行,别急着吃药。

2. 别乱吃阿司匹林和他汀,医生让吃,得问清楚依据,而不是“别人都吃,我也吃”。

3. 饮食、运动、情绪管理,一个都不能少。吃饭别大鱼大肉,适量运动,别天天焦虑到睡不着觉——压力大了,血管比你还难受。

4. 中西医结合更靠谱,既要有西医的精准诊断,也要有中医的调养思维,别让自己陷入“非黑即白”的误区。

别让焦虑成为你的“慢性毒药”,别让谣言绑架你的健康。 颈动脉斑块不是“判死刑”,吃不吃药,得看你自己真实的身体状况,而不是别人吓唬你。健康这件事,脑子清楚,比什么药都管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21)》

2.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3. 《中国成人血脂管理指南(2016年修订版)》

4. 《黄帝内经·素问》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565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