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烟,尼古丁还能在体内存留多久?戒了酒,身体又会有啥变化?

不一样视角 2025-02-20 03:26:3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得了,别装了,嘴上说着要戒烟戒酒,结果一到饭局,烟一递,手就不听使唤了;酒一倒,嘴巴比谁都快。可有谁真想过,烟酒到底在身体里留下了多少“烂账”?戒了之后,这笔账多久才能还清?

有人说,烟一停,肺就能立刻恢复如初;也有人信誓旦旦地讲,酒戒了,肝脏立马清爽如新。可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就像是江湖中人练武,几十年寒暑铸成的内力,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化去的?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尼古丁到底在体内逗留多久,酒精又如何折腾五脏六腑。

烟戒了,尼古丁还会赖在体内多久?

很多人以为,烟一停,尼古丁就能立刻消失。错!错得离谱! 这玩意儿在体内的残留时间,短则几小时,长则数月,甚至对某些器官的影响,可能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吸烟时,尼古丁迅速进入血液,10秒钟内就能攻占大脑,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飘飘欲仙。

但这股快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半衰期只有2小时左右,也就是说,吸完一支烟,4到6小时后,血液中的尼古丁基本被代谢掉。

可别高兴得太早,它的“变种”——可替宁(尼古丁的代谢产物),却能在体内赖上好几天。

尿液里,1到3天还能测出来,毛发里,甚至能存留数月。更别提,尼古丁对血管、心脏和肺部的影响,可不是短时间能消弭的。

有研究表明,戒烟后,肺部的自我修复至少需要1到9个月,而心血管系统的恢复,则可能长达5年甚至更久。

戒烟的头几天最难熬,这时候尼古丁戒断综合征就来了——焦躁、失眠、暴躁、食欲大增,像极了戒毒。

这不是夸张,尼古丁的成瘾性堪比海洛因,所以那些拍着胸脯说“我随时能戒”的人,基本都是自欺欺人。

酒戒了,身体会发生什么惊人变化?

人到中年,饭局上有人劝酒,推脱不过,干脆一杯接一杯,回头看看自己的肚腩,心里不是滋味。可真戒了酒,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别急,一点点掰开揉碎讲。

酒精进入体内,最先遭殃的是肝。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工厂”,肝脏拼了命地分解乙醇,把它转化为乙醛,再进一步代谢成乙酸,最终排出体外。

但问题是,乙醛这东西,毒性极强,它会破坏肝细胞,引发炎症,久而久之,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统统找上门。

戒酒后,第一周,肝脏开始喘口气,修复受损的细胞。一个月后,脂肪肝的情况明显改善,肝功能逐渐恢复。

三个月后,酒精对肝脏的影响大幅度降低,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得到增强。但如果之前已经发展成了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戒酒也只能减缓恶化,无法完全逆转。

不仅仅是肝,酒精对大脑的伤害也是长期且深远的。长期饮酒者会发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情绪起伏不定。

戒酒后,大脑的神经通路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来修复,但好消息是,神经的可塑性很强,恢复的可能性很大。

酒精对心血管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有人说,适量饮酒有益心脏,但实际上,长期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增加中风的风险。

戒酒后,血压会逐步下降,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心脏负担减轻,但这需要至少3到6个月的时间。

戒烟戒酒,真的晚了吗?

有人问,我都抽了几十年烟,喝了几十年酒,现在戒还有意义吗?答案是:任何时候戒,都比不戒好。

戒烟,20分钟后,血压和心率开始下降;12小时后,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水平恢复正常;2周到3个月后,肺功能开始改善;1年后,冠心病风险降低50%;5年后,中风风险降至与常人无异。

戒酒,24小时后,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一周后,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更好;一个月后,脂肪肝开始逆转;一年后,肝癌、食道癌等风险大幅下降。

中医怎么看戒烟戒酒?

中医讲究“肺主气,肝藏血”,吸烟伤肺,饮酒伤肝,二者皆损人体气血,导致气滞血瘀,脏腑失调。戒烟戒酒后,很多人反映,舌苔变厚、口苦咽干、脾胃不适,这是因为身体在排毒,湿热未清。

此时可以适当喝点甘草菊花茶,或者泡点枸杞决明子水,帮助身体恢复。

此外,针灸、按摩、八段锦等中医调理方式,也能辅助身体加速修复。尤其是太冲穴、合谷穴、肺俞穴,按一按,有助于缓解戒断反应。

最后的忠告:戒不掉,至少别骗自己

戒烟戒酒,说到底,是和自己较劲。最难的,不是戒掉,而是坚持。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就别给自己找借口,什么“今天应酬多,明天再戒”,这话说出口,基本就凉了。要么戒,要么继续,别骗自己。

身体是自己的,账也是自己还。烟酒伤身,戒了总比不戒强。别等到病床上才后悔,趁早收手,给自己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戒烟的健康益处》

2.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与健康》

3. 《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中华医学会

4. 《戒烟戒酒后的生理变化》,中国医学科学院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2 阅读:332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