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妻离世开国上将痛苦不已,一年后也紧随而去,两人合照成传家宝

奇葩历史观点 2025-03-31 09:18:25

1962年,由7000多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李克农抱病参加了会议。

李克农过去发过几次心绞痛,不少人劝他不要再去开会,而李克农却坚持要把会开完,只可惜,他没能完成心愿。

就在会议最后一天,李克农被送进了北京协和医院,于晚上九点停止了呼吸。

之后,李克农的遗体被移至北京医院,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领导人前往医院向李克农遗体告别。追悼会结束后,李克农的骨灰被存放进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院,与后来去世的朱德元帅、彭德怀元帅骨灰相邻。

李克农将军的逝世,对于我国而言是巨大的损失。然而,就在他去世后不久,流言频频传出,有人说他的死因与“肃反”有关,有很大一部分说他遭到了美国方面的暗杀,因为据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李克农去世后,宣布放假三天,以庆贺这位强有力的对手的消失。

一时间,李克农究竟因何离世成了谜题,直到其幼子李伦站出来,才终于揭露了真相。李伦表示,父亲李克农并非死于暗杀,而是因病重加上长期劳累工作所致。

可以说,李克农是猝死在了岗位上,但导致他病情加重的其实是两位亲友的离世。

第一位就是他的妻子赵瑛。

赵瑛原名赵彩英,是芜湖光华照相馆老板的独生女。1917年,18岁的赵瑛与同龄的李克农结成伉俪,从此两人相濡以沫,携手共度了44年风雨。

这44年的夫妻生活中,赵瑛为这个家付出了许多,李克农非常感激她。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中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李克农早年参加革命,当时也被国民党通缉在列。为躲避敌人的追捕,李克农只好与同志们躲在了江北乡下。没想到,敌人很快就嗅出了他藏身的地方。

一日,赵瑛从警察局里熟人那里得知,敌人要去江北捉拿李克农,她着急万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拖着6个月的身孕,冒着瓢泼大雨,踏着泥泞的小路为李克农报信。

最后,李克农安全逃脱,赵瑛也在几个月后生下了幼子李伦,母子平安。

1930年,赵瑛带着8岁的大儿子李治和3岁的小儿子李伦一起来到上海,掩护李克农展开地下工作。

当时,李克农已经奉中央之命打入了国民党内部,时刻都有生命的危险,但赵瑛一点儿都不畏惧,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李克农的生活全由她照料,有时还协助丈夫处理一些棘手的杂事。

但就在一年后,顾顺章叛变,李克农的住址也被出卖,中统驻武汉特派员孟坚向南京的徐恩曾连发六封电报,想要捉拿李克农在内的中共地下党员。

幸好,潜伏在徐恩曾身边的红色特工钱壮飞率先拦截了电报,将名单偷出,才让上海地下组织躲过了灭顶之灾,李克农也顺利离开。

可由于时间太过紧急,李克农没能来得及安排妻儿,还是一个交通员在特务来之前向赵瑛报了信,他们母子三人才得以脱险。

与党组织、李克农失去了联系的赵瑛母子三人,因无家可归,只能流落街头,白天四处流浪,晚上只能睡到菜市场。

就这样,赵瑛母子三人在上海街头度过了难熬的十多天,终于在街上碰到了与李克农一起在巢湖战斗过的宫樵岩同志。宫樵岩告诉赵瑛,因上海地下党被破坏,李克农已经被党组织转移到了中央苏区。

听到这个消息,赵瑛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她认为自己和孩子无论怎样都不打紧,只要李克农安全就好。

之后,宫樵岩给了一些路费,嘱咐赵瑛母子三人先回芜湖老家,安慰他们一定会迎来胜利。

于是,赵瑛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老家,与其他三个孩子还有公婆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全家经济来源只有她靠当教员的微薄收入和一点房租。

但这点儿钱根本不够花销,赵瑛只能向别人借,日子过得非常清苦。可即便再苦再难,赵瑛仍没有失去生活的希望,她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她与丈夫也一定能够团聚。

接下来的3年,赵瑛没有收到过李克农的一丁点消息。直到1934年的一天,李克农才终于写了一封家书,家人才知他还活着。

赵瑛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在肚子里,这些年来的委屈化作泪水,流出了眼眶。不久,李克农也收到了回信,得知家人一切都好,他也不禁掉下了眼泪。

1940年,赵瑛与李克农终于团聚,一年后,几个孩子也见到了父亲。欣喜之余,一家人照了一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解放后,赵瑛仍尽心料理着家务事,她体谅丈夫为国家、为人民的操劳,从未有过一丝抱怨。

有时,家里会来老家的亲友,认为李克农当了“大官”,都想谋些差事。李克农因没有时间招待,就交给了赵瑛,而赵瑛会热情招待他们,并耐心地讲清共产党的“官”与国民党的“官”的区别。如果有实在困难的,赵瑛就会拿出自己的工资救济,妥善地处理了一些问题。

对妻子的付出,李克农发自内心地感激。1950年小儿子李伦结婚,李克农非常高兴,但在婚礼上他却掉了眼泪,并深情告白妻子:“我对不起你,自参加革命后,生活重担全靠你承担……”

赵瑛非常感动,一边流泪一边说:“都过去了,不要再说了。”在场的宾客也无一不被他们的神情所感动。

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握着沉甸甸的胸章,李克农知道,这里面也有妻子的一份。

但令人痛心的是,1960年的时候赵瑛被查出患有癌症,为了不浪费国家医疗资源,赵瑛决定不接受治疗。但仅仅过了六个月的时间,赵瑛就溘然长逝了。

1961年新年刚过,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可唯独李克农家一片悲伤。在赵瑛的告别会上,李克农深情地称颂她为“母仪典范”。

赵瑛走了,李克农的精神气也被抽走了一半。据他的子女们回忆,母亲去世后,父亲就将母亲生前的卧室布置及物品都按原样放好,每天临睡前,他都要到妻子床前默默坐一会儿,再深鞠一躬才会安睡。

时隔两个月,另一个噩耗又传来:老上级、老战友陈赓不幸离世。李克农得知后悲痛异常,他坚持带病参加追悼会。

或许是赵瑛和陈赓的离世,给李克农造成了深深的打击,他只能靠整日不停歇的工作强压心中的悲痛,最终导致猝死在岗位上。

李克农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只有一张照片被子女们奉为传家宝,那就是他与赵瑛在1940年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拍的合照。

0 阅读:17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历史观点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