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我的乡土记忆

掌阅富民 2023-03-02 09:38:07

一、开春写意·清水河

酒是个好东西。倘若喝得刚刚好的话,看什么都是清亮美好的。

弯弯的月亮变圆了,那条通往家乡的小路忽而间宽阔敞亮,水田山地油菜花香,放眼又是一片金黄。此时再看清水河,波光泛起,涟漪阵阵,一江春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青山,依旧在袅娜迎人。

沿河处,梨花落雪,桃花粉艳,清河人家多凭水依山筑居,恰逢河中涨了春水,近山一面,鸡鸣犬吠,随蜿蜒在村中的河溪伴日光流下去,绕山岨流,约百米便汇入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静静的河水依然清明透底,河中游鱼成群,来去皆可数计。可这鱼却偏偏似有灵性,倘急心要将它捉去,不等走近,只是在心中起了个意,摇头摆尾即刻消失在这风日清和的日子里,往河溪深处隐去。

木屋的房梁之上,旧岁年关腊月宰杀的年猪,此时腌肉已时宜出缸,清色油亮,微微预备泛黄。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人们走出家门,戴上草帽,背上背篓,沿着田埂地头走去,即将迎来清河村里的农忙。

二、歌飘苗岭·小水井杀猪饭

每年冬至过后至新春正月十六,富民年味渐次浓密,杀猪饭如约而至。

由富民县城过大营去,有一条乡道。距大营街道办事处东北约十二公里处,是有着东方“巴洛克”之称的苗寨小水井。

2004年,凭借《同一首歌》走进云南大型歌会,首次让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认识了这群从云南深山中振翅而出的苗乡百灵。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这是苗岭小水井人民最普通的的日常生活。158户苗族人家,在这片仅有三点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代扎根,静谧安然,和谐共守。村中人家常年门不关户,莫要担忧偷盗,倘若你不信,只身走入村中,你定会被村民的热情纯善、和气友爱动了情。

一场年关里的杀猪饭,倏忽间将寂寥严寒的冬月变得热闹鲜亮。村乡围聚,男人们挑选圈中那喂养了一年之久,如今已是膘肥体壮的土猪上桌,约个把钟头,便能将一头整猪收拾清理,宰杀完毕。此时将鲜亮洁白的猪肉放进竹箩、挑上扁担,送归厨房灶台,前来帮忙的村乡们围坐在四方桌前,一场就地取材、新鲜美宴,即将在手起刀落间拉开序幕……

杀猪饭主客为一天,分早晚两餐进行。鲜嫩的里脊肉,加入葱白、姜丝,只需最为原始的烹饪方式,简单明了却能炒出一碗至为鲜香爽嫩的小炒肉;还有一道生炒猪血,方才还在猪体内翻滚流淌,此时刚刚有些冷却,只待锅中热油滚烫,即刻放入花椒、干辣椒,几勺鲜猪血与其爆炒,掌握好火候,微微泛红时撒入葱段,热腾腾上桌,鲜滑娇嫩,使人不忍垂涎欲滴,这是富民人的杀猪宴里爱不释手的两道菜!

到了苗岭,生炒猪血并不作为主菜,饭桌上也不常出现它的身影。小水井的文化习俗,来者是客,大家伙心里皆各自明知。

宴席开端,身着民族服饰的苗族少女,歌喉阵阵,尤似一只只百灵鸟飞入屋堂,余音绕梁,舞姿曼妙,手持牛角,斟满米酒,伴着一句句吉祥话儿请来宾入喉。酒饱饭足,更是在院中架起篝火,火星渐续升腾微耀,大家伙围聚成团,笑声爽朗, 一个个喜笑颜开的面庞在微光处映照得通红!

一群晚归的羊从坡顶缓缓归来,在日暮时分,把夕阳赶进茅草圈,噼里啪啦倒塌的山石,羊群奔腾而过,细碎间全部被揉进泥土。

鸡鸭过道,叽叽喳喳散落在泥地院里,三间相连的土基房,两道半开的木门,红锈浸透的锁,零零洒洒、丢丘丢丘悬挂在木门上。

这方土地,比起他乡风月,或许算不得富庶,却植根着最为淳朴的浓浓深情;这方人民,或许算不得富有,但血脉之中一定满含着热情豁达。在小水井,在滇北富民,一张四方桌子,一场冬日里的杀猪饭,承载着多少滋润人心的岁月流情,时令更迭,却愈发阅尽人心的厚实与慷慨!

三、闲云流散·情迷半山

听说,这里是红色神鹰升起的地方;

听说,这里是山环水绕的果香赤鹫。

在半山,守一隅清宁,待一束春梅徐徐舒展,如果你错过了这满树梅花,那你将错过富民的整个春天。

寻梅,一片掌心的温柔,赶来见你一面,我想,下辈子我会成为一个诗人。

有时正当落日衔山,天上云影红红紫紫如焚如烧,落日一方的群山暗淡成一片墨蓝,婀娜万千,此事无关风月,却因你,万树梅花落雪,一眼千年!

山,连垣兀立,苍翠峭拔,云遮雾绕时影影绰绰,如似睡意未醒、醉意未消的碧玉佳女,身披蝉翼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

日光弥漫时逶迤蜿蜒,抬头奇峰似可遮天,叠嶂峰峦,百态千姿;朝云出岫,青青苍苍,夕阳映照,霞光倾泻,似朵朵出水芙蓉。

水,穿山破壁,潋滟明媚,历尽沧桑依旧宽阔深邃。

山是人间的筋骨,水是世俗的血脉。山环水绕,支撑起富民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如此多情山水,养育“滇北锁钥”十五万儿女,花开万里,风情万种,四季不谢。

滇中重镇,云岭星城,花开无时,果香四季,非厚土难蕴万物;白云悠悠,碧水空流,峰回路转,谷应山鸣,非风月难遣相思。

END

文图/马晓凤

0 阅读:3
掌阅富民

掌阅富民

做有态度的自媒体平台,坚持原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