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如果换粟裕来打结果更好?三个维度解析,他指挥不动东野

新新史界 2024-09-03 13:09:50

在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我军以近乎碾压的态势全歼东北47万国军,为接下来的淮海和平津开了一个好头。

结果虽然是大胜,但在实际指挥的过程中并不轻松,比如国军差点冲破塔山防线,廖耀湘占领彰武等等,都为战役增添了很多难度。除了敌人之外,电影中我军这边101在指挥时过多考虑,比如先打长春等问题,差点打草惊蛇让敌军撤退,也引起了主席的忧虑。

因此很多人在看完《辽沈战役》后,同样也想到了我军另一位战神——粟裕。

并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让雷厉风行的粟裕代替101去指挥辽沈战役,会不会“不再犹豫”,从而取得更大的战果?

而对于这种观点,雨田君可以立马给出结论,粟裕虽然是战神,但如果去指挥辽沈战役,结果肯定是没有101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三个维度思考揭晓……

而为了能更好的统御东北根据地的稳步发展,我军也借鉴了山东根据地一元化的领导体制,让101不仅担任东北局的书记,在军事方面还兼任为东北军区司令政委、以及东野司令等职务,而在101身边有罗帅、高先生、陈云等人。

这样的人员配置,是要超过我军其他战区的,堪称豪华。

在巨大的投入之下,也让东北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我军从出关的10万人,一下子发展成最大的解放区,总兵力达到100万人,在辽沈战役前,根据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了96%和87%。

那么再说回粟裕这边。

如果粟裕过去,仅仅是以野战军代理司令过去,这个职务他是够格的,毕竟在华野他就是以代司令指挥。

但当时粟裕的职务仅仅是代司令,而且很多时候是担任兵团级别的指挥员,专门负责军事层面,到根据地、大军调动层面还是有所欠缺。当时那个体系下,野战军上面有军区和东北局,以粟裕的资历并不能成为东北战区一元化之人,要知道东北战区作为我军最强的战区,负责人必须要是元帅级别的,而且还是要排在前几位的,这个职务对于粟裕来说显得点遥远。

我们可以想象,粟裕替代101,身边的政委是罗帅、政治部主任是职务和资历不输给他的谭政,副司令还是两个大将资历的程子华和萧劲光、后勤司令是跟他一起担任过新四军师长的黄克诚大将,可想而知粟裕的压力得有多大。

东野指挥部人员(剧照)

恰恰,粟裕又是一个在指挥上喜欢天马行空想象的人,和谨慎的101形成强烈的对比。

而东北众人早已是熟悉101稳扎稳打的模式,太多冒险的作战,势必会形成沟通,甚至碰撞,而在这个时候粟裕资历弱、职务低的弱点就只能暴露出来。

势必会造成指挥系统内部的混乱,反而不利于大兵团指挥作战。

因此,还是那句话,正是因为东北根据地太重要了,必须要一个元帅级别的将领来坐镇指挥, 粟裕肯定不信。

其次,粟裕很难驾驭指挥东野众将

说到粟裕和林总,其实还是有一些渊源的,早年的时候粟裕还在林总的红一军团任职。是101的部下,但随后就去了红10军团和刘畴西等人搭档,最后组成北上军团,在长征期间在江南打游击,也和我军主力部队分开。

而此时在东北的将领又是什么出身呢?

这些人大多数是红一军团出身,但当时很多人和粟裕并不熟悉,而且除了红一军团之外,还有红十五、25军和红三军团等组成的抗战115师部队,而担任过红一军团军团长、115师师长、抗大校长的林总,无疑就是这些人共同的老领导。

政委罗帅,在红1军团时期就是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刘亚楼则是101手下的师长,黄克诚、韩先楚、刘震、李天佑、黄上将、邓华和梁兴初这些人哪个不是从115师出来的?

这也决定了101对于当时的东北是有多合适。

东野的虎将们,几乎都是101的老部下

而反观粟裕,和这里面很多人其实并不熟悉。

特别是出自鄂豫皖的红25军,以及陕北的15军团更是八竿子打不到的关系“帅不熟将,将不识帅”怎能齐心协力作战。

粟裕之所以能在解放战争期间,指挥“叶王陶”如臂使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三人本身在抗战时期就隶属于他指挥,双方之间都熟悉,默契度自然不一样,事实上这三人的指挥风格多少都带有粟裕的风格,王必成更是被人称为“王老虎”。

东北是有很多陶勇和王必成这样的悍将,但暴脾气的也不少,比如刘亚楼、梁兴初和钟伟,每一个人都有彪悍的战绩,当然也是脾气火爆,大开大合的将领。

粟裕在东北可能会碰上刚成立华野时期, 陈士榘以及宋时轮这样的事件,这样会势必印象对东北国军兵团的作战。

三野三个兵团司令,都和粟裕争执过

最后,辽沈模式粟裕指挥不了

当然除了具体的职务和指挥之外,粟裕在东北还面临这一点,那就是这里的形式和关内不一样。

用李云龙的话来说就是

“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东北我军野战军兵力为12个纵队,以及19个独立师,合计70万,加上地方部队为100万,而对面的国军为55万,兵力对比我军优势明显。

在装备上我军拥有重炮600多门,国军仅为400多门,而且因为兵力优势,国军已经被围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相对鼓孤立且相互之间不能支援的城市里面。

军委对于东北战场也是有明确的指示,那就是先打锦州,而非长春,101在长春碰壁之后,立马下决心南下北宁线,就已经是和军委的意图高度重合了。

对于东北战场接下来的作战,也仅剩下挨个拔掉这些据点,同时还要打得漂亮,控制伤亡。

如何以最小的伤亡攫取最大的战果,这一点101显然比喜欢打神仙仗的粟裕要在行。

粟裕的指挥在于野战厉害,大迂回作战大胆,敢于在钢丝上跳舞,这对于追求稳扎稳打,平推东北国军的辽沈战役,显然在指挥风格上是不匹配的。

故而,针对很多人提出让粟裕来替代101的说法,显然是很不现实和不可取的。

一方面,粟裕的资历和阅历本身在名将如云的东野都不算最强,更何况说是要指挥他们呢,再加上东北的很多纵队、师长等将领很多粟裕也不熟悉,仓促过来,这些对于粟裕的指挥风格如何适应也是个大麻烦,粟裕的到来甚至会打破林罗刘的化学反应,不利指挥。

另一方面,东北我军优势已经很明显,在南下包围锦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东北敌人已经跑不了,此时的指挥如同煎中药需要的小火慢炖和循序渐进,粟裕擅长的则是大火收汁,显然没有101合适……

4 阅读:40

新新史界

简介: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