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王大妈今年刚满60,是个性格爽朗的退休售货员。
别看她平日里一脸乐呵,身体却有点“娇气”——五年前被确诊了糖尿病,之后每天都跟血糖仪、胰岛素打交道,活得别提多精细了。
这几天,北风呼呼地刮,气温说降就降,王大妈觉得自己好像不太对劲,老是手脚冰凉、精神不振,早晨起床时连血糖也飘得不稳定。
“赶紧去看看吧,别再拖成大事儿!”一旁的老伴儿刘师傅絮叨了半天,王大妈才磨磨蹭蹭地挪去了医院,挂了个内分泌科的号。
坐诊的是杨医生,一个说话特别风趣的中年男医生。他听完王大妈的情况后,点了点头,笑着开口:“王大姐,您这情况,还真得说是糖尿病闹的。”
“天气一冷,咱糖尿病患者确实得多留心,尤其是像您这种容易忽视细节的性子,真得多上点儿心!”
王大妈一听,不乐意了:“杨医生,我怎么忽视了?我每天吃饭都按秤称着,血糖一天测四次,还能有谁比我细致啊?”
杨医生呵呵一笑:“王大姐,您是饮食上细致,但生活习惯上可不一定。”
“今天咱们就重点聊聊这天冷了,糖尿病患者得注意的几件事儿!”
王大妈撇撇嘴:“不就是按时吃药打针,控制饮食吗?我都做得挺好,您这话有点儿吓唬人了。”
杨医生摇摇头:“嘿,这说得轻巧。咱说第一点,您最近是不是手脚冰凉,睡觉的时候老觉得脚冻得伸不直?”
王大妈一愣:“可不嘛,我还以为是天太冷了。”
杨医生一本正经地说:“糖尿病患者冬天容易手脚冰凉,这可不是简单的天冷的事儿。”
“咱这叫末梢循环障碍,血管被高血糖‘折腾’得不灵活了,供血供不上去,手脚就跟没接上暖气似的。”
“您要是不注意保暖,这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发展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那不是那些血糖失控的人才会得的吗?”
杨医生赶紧解释:“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有超过1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出现糖尿病足问题,这跟血糖控制水平确实有关,但保暖和足部护理也至关重要!”
“尤其是冬天,天气冷,血管本来就容易收缩,加上糖尿病人的血管壁更脆,供血不足的地方就容易出问题。”
王大妈听得直点头:“那我该咋办?买个电暖宝绑脚上?”
杨医生笑着摇摇头:“电暖宝不能乱用,温度控制不好,反而可能烫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穿厚点儿的棉袜,再穿一双鞋底软点儿的棉鞋,别让脚受凉。”
“晚上记得泡泡脚,水温控制在40度上下,泡完后要把脚擦干,再涂点润肤乳防止脚裂,这样脚暖和了,您晚上也能睡得更安稳。”
王大妈这才恍然大悟:“行,那我回家就让老刘去买棉鞋!不过,医生,除了手脚冰凉,还有啥事儿得注意的?”
杨医生推了推眼镜,话锋一转:“第二件事啊,就是运动!您平时出门锻炼吗?”
王大妈有点不好意思:“之前天天去跳广场舞,可最近冷得不想出门,就搁家里窝着了。”
杨医生摇头:“糖尿病患者本来就得靠运动来帮助降血糖,您这一冬天窝着,血糖容易波动。”
“而且冬天人的代谢会变慢,热量消耗少了,血糖更容易升高。”
“可这大冷天的,我真不想动啊!”王大妈缩了缩脖子。
杨医生点点头:“不让您出去挨冻,您可以换种方式动。比如在家里走一走、扭一扭,或者做点简单的伸展操。”
听到这里,王大妈眼里终于闪过一丝担忧:“那医生,我要是运动不小心摔了咋办?上次小区一个老太太,滑倒磕出血,伤口半个月都没好!”
杨医生点点头:“您这提醒得好,糖尿病患者确实得格外小心摔伤,因为高血糖会让伤口愈合变慢。”
“而且冬天穿得厚,一旦摔了,出血或者感染的问题不好发现。”
“所以您运动的时候,别选地滑的地方,家里铺上防滑垫,穿防滑鞋,动作慢点儿,别急着发力。”
王大妈听完,连连点头:“明白了明白了,我这就让老刘回去清理地上的杂物,免得绊倒我。”
杨医生笑了笑:“王大姐,总结起来,这冬天糖尿病患者最怕的就是忽视细节,像保暖、运动、摔伤这些小事儿,做对了,您的血糖稳得就像老教科书。”
这时,王大妈突然想起什么,皱眉问道:“医生,听说糖尿病患者冬天得多喝水,可是我喝水多了总跑厕所,这是不是伤肾啊?”
杨医生立刻解释:“王大姐,喝水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冬天,空气干燥,容易让血液变粘稠,影响血糖代谢。”
至于跑厕所,那是因为您摄入的水量比较集中,分散开喝,就不会老跑了。”
王大妈若有所思:“行,我回头试试这个方法。”话音刚落,她又赶紧追问,“那医生,我吃饭的时候能不能多喝点汤,算不算补水?”
杨医生呵呵一笑:“汤可以喝,但得注意少油少盐,尤其是肉汤、浓汤,容易含很多隐形脂肪和盐分,对血糖不友好。”
王大妈满意地笑了:“我这回算是懂了,冬天不能偷懒,更不能大意!”她拍拍旁边的老伴儿,“走,咱回家把医生说的都安排上!”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吴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其运动干预研究进展,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九),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