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体虚咳嗽,保姆爱吹空调引争议,夏季冷气入体中医解疑

笑南聊健康 2023-07-26 17:05:02

【粉丝投稿】我叫李丽(化名)。家里请的保姆是退休的我公公自己找的,这个保姆跟我公公以前认识的,她也已经退休多年,体质不好,特别怕热。在我们家,夏天一到,她就不停地嚷嚷着要吹空调,虽然老公和我都有点受不了她,但考虑到太热不开空调可能会导致老人得热射病,我们也不好强硬阻止她。

但我公公本来就体虚,一直咳嗽,咳痰的问题一直没能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冬天还是没有好转,甚至隔三岔五就住院,把养老钱都花得快完了。找了个中医看了,说寒气入体是导致他咳嗽不愈的原因之一,让我们以后注意,然后开了几味化痰止咳的药,确实起效快。

在中医理论中,寒气被视为一种有害的邪气,它的存在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运作,造成各种疾病。寒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侵入人体,比如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下暴露过久,或者吃过多的寒性食物,都可能让寒气侵入体内。一旦寒气侵入人体,就会干扰体内的气血运行,影响脏腑的功能。

特别是当寒气侵犯肺脏和脾脏时,容易引起痰湿积聚。肺为贮精之脏,主司呼吸,调节水道,对外界的寒邪非常敏感。而脾脏则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对湿邪与寒邪同样无法抵挡。当肺脏的气机受阻,或者脾脏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形成痰。这种痰,我们常说的就是由于寒气引发的痰湿。

痰湿在体内积聚,就会影响气血运行,进一步加重寒气的影响。痰湿阻塞了经络,气血不能流通,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出现问题,人就会出现各种病症。这就是寒气引发的痰湿疾病,比如咳嗽、气喘、肺炎等肺部疾病,或者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

那么,如何去除寒气,防止痰湿积聚呢?

饮食调理是排寒减痰的重要方式。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多吃一些能够散寒的食物,如生姜、大蒜、桂皮、肉桂等。这些食物有暖中散寒的作用,能促进气血运行,消除体内寒湿。应避免食用一些性质偏寒的食物,如梨、西瓜、冬瓜等,以免增加体内的寒气。应多吃一些利湿化痰的食物,如白萝卜、薏仁、冬瓜等,以帮助排出体内的痰湿。

适当的运动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而使身体更有力量抵抗寒湿之邪。事实上,中医中有这样一句话:"运动生阳,静则生阴。"这表明,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加阳气,帮助身体驱散寒邪,防止痰湿的形成。太极、气功等传统的中国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法,能有效地驱散身体内的寒气,促进气血运行。走路、跑步等简单的有氧运动也具有相似的效果。这些运动不仅能够提升心肺功能,增强身体机能,同时也能通过出汗,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湿气。

生活习惯的调整是排寒减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暖冬制度或者合适的室温设定可以保持房间内的舒适温度,避免因为冷空气直接吹到身体而引发寒气。特别在冬天,室内温度的保持对排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喝冷饮,少吃冷食,可以避免冷邪通过饮食进入体内,同时也可以防止胃肠道因为过冷而引发的各种不适。特别是有些人在炎热的夏天喜欢吃冰淇淋,喝冷饮,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引发寒气的行为。睡眠时保持足部温暖,可以避免寒气从足部侵入体内。通过保持足部的温暖,可以有效地防止寒邪侵入,从而减少痰湿的产生。

中医疗法在排寒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历经千年的实践积累,中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一些有助于排寒的良方,例如姜附汤、桂枝汤等。姜附汤以生姜和附子为主要成分,既能祛寒暖中,又能温经散寒。桂枝汤则是以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和甘草为主要药物,以发汗解表,祛寒为主。这些方剂在排寒和化痰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虽然中医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使用时必须要注意,一方面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来调整用药,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排寒减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调理。如果身体长期积痰严重,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中医治疗。

这些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排寒,也能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有利于我们的整体健康。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消除体内的寒湿,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0 阅读:13
笑南聊健康

笑南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