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吹风就头晕,这是怎么回事?酒精对身体有3点影响

笑南聊健康 2023-07-23 06:41:00

【粉丝来信】我35岁了,还是一个人,相亲也失败了很多次,是不是真的没人要了?我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最后醉倒在河边。翌日清晨,我慢慢醒来,一手捂住头,感觉头痛欲裂。

医生说这是因为酒精引起的脱水和营养物质流失,再加上一晚上的河风,导致了我的体温下降,血管收缩,引发了头痛。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宿醉”。

喝醉酒后,只要一吹风,头就开始晕乎乎的,甚至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这种现象让人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喝醉酒和一吹风之间会产生这样的关联呢?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解释。

一、酒精对身体的影响

1、酒精的吸收:当我们饮用含酒精的饮料时,酒精会经过口腔和食道进入胃。大约20%的酒精会在胃里被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肝脏。其余的80%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

2、酒精的代谢: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酒精进入肝脏,它会被酶类分解成乙醛,然后进一步代谢为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个代谢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以每小时约0.015血液酒精浓度(BAC)的速率进行。

3、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酒精进入大脑,它会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干扰神经细胞之间的化学信号传递。尤其是与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受体的相互作用,这些受体在调节情绪、认知和运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血管扩张与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是人体维持内部稳定环境的关键过程。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需要散发热量来保持体温在适宜的范围内。血管扩张是体温调节的一个重要策略。它通过扩大血管直径,增加血流量并将热量带到皮肤表面,促进热量的散发,降低体温。

饮酒后,酒精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包括皮肤。酒精的影响导致血管扩张,使得血管的直径增大,血液流动更加顺畅。特别是在皮肤表面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会扩张,使得血液更容易靠近皮肤表面。

血管扩张使得血液更多地流向面部皮肤,导致面部的血液供应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在饮酒后,我们常常看到面部出现红晕的现象。这个红晕现象通常被称为“潮红”。它可能在饮酒后的几分钟内出现,持续数小时,取决于个体的代谢速率和酒精摄入量。

除了面部红晕,酒精引起的血管扩张还可能导致其他生理效应。血管扩张可能会降低血压,使人感觉头晕和虚弱。它也可以导致体温的快速散发,使人感觉寒冷。这也是为什么在寒冷的环境中饮酒可能会增加体温下降的风险。

不是每个人在饮酒后都会出现面部红晕。个体对酒精的反应因遗传、生理和代谢差异而异。一些人可能有较高的耐受性,他们的身体可以更有效地代谢酒精,不太容易出现面部红晕等现象。

三、喝醉酒后吹风的影响

酒精在进入血液后,会导致血管扩张,使血管变得更宽松。这种血管扩张会促使血液更快地流向皮肤表面,特别是头部和面部区域。这是体温调节的一种生理反应,将体内多余的热量带到皮肤表面,通过散热来调节体温。

酒精是一种神经抑制剂,它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负责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包括心率、血压和平衡等。在饮酒后,酒精抑制了神经细胞之间的正常传递信号,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受到影响。

酒精的双重影响,即血管扩张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由于血管张力不稳定,血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张和收缩,导致血压波动。这种血压下降可能会导致供血不足,尤其是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和头晕眩晕的感觉。

四、颈动脉窦反射

颈动脉窦反射是一个重要的生理调节机制,它在维持心率和血压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饮酒过程中酒精的影响可能导致颈动脉窦反射的异常增强,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颈动脉窦是位于颈部动脉壁内的一个感受器。它可以感知动脉内的血压变化,并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当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感受到压力增加,会减缓心率和降低血压。当血压下降时,颈动脉窦感受到压力减小,会加快心率和增加血压。

在饮酒过程中,酒精的影响可能导致颈动脉窦的敏感性增加,使其更容易对血压变化做出反应。这意味着即使血压的波动很小,颈动脉窦也可能异常地触发反射,导致心率和血压的剧烈波动。

一个醉酒的人吹风时,颈动脉窦可能被过度刺激,导致异常的反应。这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血液供应到大脑减少,引发头晕和不适感。酒精也会影响耳蜗和内耳的功能,加剧头晕的感觉。

喝醉酒后吹风导致头晕的现象是由于酒精影响下的血管扩张和颈动脉窦反射的复杂作用。这种状态下,人体对温度和体液平衡的调节受到干扰,引发头晕等不适症状。我们应该理智饮酒,注意在饮酒后避免吹风,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饮酒过量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应当珍惜健康,适量饮酒。

1 阅读:18
笑南聊健康

笑南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