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场谜团:三个纵队负责监视沈阳,为何只有梁兴初死守黑山?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2-11 15:24:06

1948年10月17日下午,在彰武附近徘徊时间长达六天的廖耀湘,终于给第71军下达了攻占黑山的预备命令,并限次日黄昏前完成攻击准备。至少从表面看来,西进兵团确实摆开了“经黑山大虎山攻击前进恢复锦州”的架式,而实际上,廖耀湘瞒过了全部上司,真实意图只有他和三个军长知道。

一、廖耀湘企图声西击东

当天从沈阳赶回来的廖耀湘,已经偷摸下定了决心,西进兵团首先以第71军(附207师第1旅)攻占黑山,掩护兵团主力经新立屯通过黑山以东的辽西走廊,要求“并迷惑共军以造成我继续向锦州西进的假象”。

如此虚晃一枪后,立即转兵大洼方向直奔营口,在廖耀湘看来,锦州两天前已被东北野战军拿下,林总的30万大军随时可能扑过来,把他的西进兵团吃得骨头都不剩,现在还要去“恢复”锦州,老头子简直是痴人说梦。

至于卫立煌让他退回沈阳的命令,也是饮鸩止渴的办法,既然锦州丢了,东北战场大势已去,坐困沈阳又能坚持多长时间?早晚还是死路一条,还是老长官杜聿明的方案靠谱:假意攻向锦州,冲过黑山后却一路奔营口而去。

只要守住营口港,随时可以逃离这该死的东北战场!但是老头子和卫总司令的命令,公开违抗总是不敢的,那就来个暗度陈仓,所以廖耀湘在行动之前,只把这个密案告诉了三个心腹军长:

新1军军长潘裕昆、新3军军长龙天武、新6军军长李涛,同时要求兵团部电台,迅速与驻营口的第52军取得联系,廖耀湘这是要溜了!要说廖司令官那天还是蛮轻松的,之前曾被三个上司互相矛盾的命令,搞得快精神分裂了。

如今决心已定,密案付诸实施,只要能带着11万精锐逃离苦海,以后到哪都是吃香的喝辣的,想想就美,可是廖耀湘还是高兴的太早了,辽西走廊的咽喉要地黑山,哪就那么容易拿下的?

由于习惯性的拖拖拉拉,廖兵团先头部队进至黑山和大虎山,与东野阻击部队全面接火的时间,已经是10月23日上午,在飞机坦克和重炮的猛烈火力加持下,第一梯队的四个师随即展开了进攻。

东野十纵和配属的两个师(一纵3师和内蒙骑兵1师)火力全开,给了廖耀湘当头一棒,整整一天寸土未失,“101”高地更是稳若泰山,廖耀湘被打的有点懵,他之前根据战场形势判断,黑山附近解放军的兵力不大,未料想遭遇如此顽强抵抗!

于是从10月24日起,廖耀湘投入更多的部队发起猛攻,把兵团两大王牌新一军和新六军都用上了,各出动一个主力师助战,黑山阻击战由此进入最惨烈的阶段,十纵司令员梁兴初压力骤增。

(廖耀湘的位置)

二、东野五纵六纵属于机动配置

廖耀湘为什么判定,东野在黑山的兵力不强呢?因为他在西进彰武期间,曾与东野五纵交过手,情报也显示东野五纵、六纵还在西进兵团身后,那么黑山大虎山一线,东野至多有一个纵队的兵力。

东野一个纵队与廖兵团的一个军旗鼓相当,而廖耀湘手握五个军和大量重装备,攻占小小黑山,自然易如反掌,只要冲过黑山到达大洼地区,东野全部十二个纵队就算都杀过来,也追不上他了。

众所周知,林总战前排兵布阵时,在沈阳方向留下了三个纵队:五纵、六纵(欠17师)、十纵以及额外加强的二个师,用以监视沈阳和阻击廖耀湘,为什么黑山阻击战打响时,只有梁兴初的十纵能够投入战斗呢?

因为五纵和六纵有多项重要任务:第一、是要掩护东野的铁路运输线,注意看地图,东北野战军的后勤补给线,是从黑龙江经吉林西部南下到辽宁西部,必须途经沈阳以西地区,完全暴露在卫立煌集团的直接威胁之下。

几十万大军南下辽沈作战,所需的大批弹药粮食,都要通过这条线路前送,确如廖耀湘所说,这是东野的“大动脉”,必须以有力部队实施侧翼掩护,因此五纵和六纵的战前位置,一定是在沈阳以西而不是以南!

包括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专列,也是通过这条线路,到达阜新后再转赴锦州前线,如果没有重兵向东警戒,“林罗刘”首长和野司的安全如何保证?在东野政治部老同志的回忆录中,也完全印证了这个部署:在彰武停车时,发现有大部队在担负警戒任务。

第二,是要防止卫立煌出兵救援长春,东野主力南下作战,用于围困长春的只剩下十二纵和若干独立师,兵力不过10万,如果沈阳之敌趁机北上,以重兵接应和配合郑洞国突围,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五纵六纵留驻沈阳的西北方向,属于机动配置,既能有效掩护运输线,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出动拦截卫立煌集团,防止其“围魏救赵”。关于这一层,林总肯定有所提防,那么五纵六纵还是不可能部署在沈阳以南,否则应变不及。

第三,是林总诱歼廖耀湘兵团的最妙一手,仔细研读东北野战军《阵中日记》,赫然有“拟诱歼西进兵团”的关键语句,即在对锦州的总攻发起之前,如果廖耀湘动作非常积极,林总那就是另外一个打法了。

(红色是东野运输线)

三、全歼廖兵团的关键性“奇兵”

林总其实并不担心,廖耀湘沿北宁线直扑锦州,反而是求之不得!毕竟从沈阳到锦州有多条大水,重装备的廖兵团很难在一周时间内,开到锦州城下,对我攻锦作战没有任何实质性威胁,廖耀湘自己也门儿清:

西进兵团在新民完成集结的时间,已经是10月12日清晨,锦州是10月15日彻底解放的,区区三天时间,廖兵团就算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爬不到锦州外围!因此廖耀湘选择西进彰武,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当然也不排除廖司令官大脑短路,严格执行老头子的命令,果真沿北宁线“驰援锦州”,那么一旦西进兵团迅速开进,并且至少渡过两条大河以后,东北野战军的第一榔头,目标将不是范汉杰,而是首先砸在廖耀湘的脑袋上!

既然是”诱歼“的打法,那从沈阳到锦州的路上,就不能预置太多的部队,否则廖耀湘就该畏缩不前了;另外既然已把廖兵团钓了出来,绝不能放他再回去,必须有一支生力军,能够堵死廖耀湘逃回沈阳的退路!

这支生力军,自然就是在沈阳以西待机的五纵和六纵,当廖兵团开出沈阳相当距离后,两个纵队即可迅速出动,割裂廖兵团和卫立煌的联系,配合东野主力在辽西地区,全歼离开大城市的这个精锐兵团。

如果把三个纵队共十个师,全部置于黑山大虎山一线,廖耀湘哪里还有直驱锦州的勇气?再如果廖耀湘向北奔长春、或者向西奔彰武,东野可就没有任何机动力量,来牵制住西进兵团的11万大军了!

因此林总的战前部署,是仅以梁兴初统一指挥五个师,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开设阵地,以防止廖兵团确有增援锦州的企图,而以万毅、黄永胜两个纵队的五个师,在彰武东南地区实施运动防御,同时作为一支“奇兵”。

事实证明,廖耀湘不是蠢猪,并没有执行老头子“沿北宁路前进,迅速增援锦州”的命令,而是首先扑向了彰武,意在吸引东野主力回援,从而达到“不战而解锦州之围”的目的,战场上的斗智斗勇达到高潮!

敌变我变,根据廖耀湘的行动路线,林总当即命令五纵、六纵,不与优势敌军死打硬拼,而是且战且走,主动放弃彰武、秀水河子等地,尽量把廖兵团向西北方向吸引,进而“可保证攻锦部队数日内不受干扰”。

大结局:

彰武失守后,东北野战军迅速开辟了经由内蒙的第二条运输线,大军补给没受多少影响,反倒是东北敌人战力最强的一个兵团,在战场局势最关键的一周时间里,徘徊于战场边缘地区,没起到任何重要作用。

对于廖耀湘的耍猾头,老头子自然怒不可遏,多次严令廖兵团掉头,无奈之下,廖耀湘终于决定回过头来,明着占领黑山暗里逃向营口,而在锦州腾出手来的东野30万大军,已经决心回师歼灭廖兵团。

到这个时候,无论廖耀湘是去锦州还是去营口,都不能让他通过黑山了,因为地形狭小的黑山、大虎山地区,正是林总求歼廖兵团的预设战场,那么唯一留在沈锦之间的梁兴初纵队,就不可以“机动防御”,而必须死守黑山等待主力到达!

我十纵官兵浴血奋战,死守黑山三天不退,坚持到了东野主力到达战场,赢得了黑山阻击战的伟大胜利!至10月26日拂晓,发现情况不妙的廖耀湘,下达了放弃攻击黑山,改由“大虎山以东地区,经台安渡辽河向营口撤退”的命令。

来不及了!为彻底粉碎廖兵团逃往营口的企图,林总命令北上的七纵、八纵和九纵,从右翼迂回到廖兵团的南侧;一纵、二纵、三纵和十纵,正面实施猛烈突击,而最关键的那支“奇兵”:五纵和六纵,也接到了最新命令!

两个纵队奉命火速出动,全力进至廖兵团的左翼,既完成了对廖兵团的战役合围,也封闭了廖兵团逃回沈阳的退路,东野九个主力纵队以“边合围、边分割”的手段,开始全面围歼廖耀湘的西进兵团!

事实上,在发觉逃往营口已无可能时,廖耀湘曾经下令全军逃回沈阳,然而五纵和六纵的到来,彻底断了廖司令官这个念想,也终于起到了“奇兵”的关键作用,廖耀湘的命运就此注定!

0 阅读:4
漫步时光旧梦

漫步时光旧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