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拥有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祖宗”一词想必耳熟能详、深入人心。祖宗虽然从形式上是先人的代称,但其内涵和尊贵程度却远超“先人”,因为“先人”仅是代表肉身已经消亡的已故的人,而“祖宗”不仅代指已故的老一辈,更别具有一番深意。
语本《礼记•祭法》有云:“祖契而宗汤,祖文王而宗武王。”《汉书•张汤传》记载:“国家承祖宗之业,制诸侯之重,新失大将军,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显明功臣以填藩国。”可见在古代,“祖宗”还特指与帝业相关的一类“先人”,也即第一代和第二代国君才分配“祖”与“宗”之称号,因此解文释义中,“祖宗”特指帝王的祖先,因此,“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说法传颂至今。
“祖”的功在何方呢?“宗”的德又如何界定呢?很显然“功”在帝王家的界定标准是建立政权,也即创业之君,很显然只有开国皇帝才有资格配称“祖”之称号,也即一个朝代原则上只能有一个祖,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等;“德”的标准必然是保住“祖先”创立的基业,也即守成之君,因此后代皇帝,哪怕再有能耐,也只能配享“宗”这矮一级的称号,如唐太宗、宋太宗、清高宗等。
明朝和清朝是两特例,明朝出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大佬,清朝更狠,一连出了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三位大佬,且不论后面的子孙够不够的上“建立政权”这一标准,只怕滥封“祖”这一称号,便是无情打破了“祖”仅一人的千年传承惯例,只能让后人感慨良久:再怎么合理的规矩,在处心积虑、圆滑世故的人的面前,总是这么不堪一击,难怪近300年来,科学会横空出世。它的出世便是给世人狠狠上了一课: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它的运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虽然明朝和清朝跳出了“祖宗”的条框限制,但纵观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帝王之家也仅有“祖”与“宗”两种称号,别无其他(“帝”不能算,它只代表此人是个“皇帝”的意思。)“祖有功而宗有德”,开国皇帝是“祖”,建立了政权,确立了家天下,大功一件;往后子孙是“宗”,守住了家业,将王朝传承了下去,德行满满,看似合情合理、考虑全面,为什么王朝都不超300年呢?
在我看来,仅“祖”和“宗”,这就完了?古人目光还是短浅,仅考虑到创业和守成这两个层面,忽视了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才导致王朝不超300年。
在古人眼中,尤其是中国古人,非常地不情愿看到“变化”,这个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萌发且根深蒂固。《管子•正世》有云:“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对于天下平静如水、安安稳稳认为是最大的利好,而对于任何一丝一毫的变化都持极其害怕的态度,并很容易滑向恐惧的深渊:动乱。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这种害怕变化的观念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制定好律法,便什么也不用过问,老百姓严格按照律法行事,秦始皇的赢姓天下就这样安稳、平静地传承到一万代。
学过哲学知道:“运动是绝对的”,变化无处不在,不仅秦始皇所设想的老百姓心悦诚服地按照既定规则行事没有出现,他的后代也没有按照他的设想那样勤于政事,最终刚刚建立起的秦王朝轰然倒塌。
秦王朝大厦的顷刻瓦解说明了一个客观道理:千万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这个世界是一潭死水而刻意去束缚,更不能通过武力强加约束,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无时无刻的变化性。可惜后人仍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旧在怎么保证老百姓照章办事不打闹,王朝皇位如何安稳传承万世上绞尽脑汁想办法,最终他们想到了“德”的约束,为此朝着“安于现状”的“守成之路”越走越远了。
网络上有句话说得极好: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在中国古代,不论是帝王还是文人墨客,都对世界客观存在的变化性选择装睡、视而不见,只是拼命、一味地图“守成”、梦想万世为君,最终是王朝300年的轮回狠狠地抽了他们的嘴巴。
那被古代封建王朝忽视的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什么呢?这便是“发展”。
与其视而不见、唯恐避之不及,不如坦然面对。假如中国古代皇帝们认识到“变化”的不可动摇性,必然会朝着“发展”的道路上跨步前行,在旧王朝弊端丛生的时候,带领王朝步入一个新阶段,那些顽疾一般的问题说不定就自行灰飞烟灭了。
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就是这样一位大刀阔斧、跨步前行的伟大帝王,在俄罗斯帝国深陷农奴制不能自拔,各类问题存出不穷时,他不是因循守旧、以德守成,而是将眼光瞄向了工业革命之后焕然一新的西方,并且身体力行、放低姿态,到了西方船厂做了18个月的学徒,回国之后开始了全方位改革,改革后的俄罗斯成了东升的旭日一样富有朝气,最终帮助俄罗斯进入了列强梯队。
而反观中国,有着“圣祖”之称的康熙皇帝却在世界工业革命浪潮之前选择无视,仍旧迷恋于大刀长矛这类老掉牙的武器装备,心思仍用于勾心斗角的人治之上。一样的老路,一样的守成之法,虽然在他任上大清貌似强大了,却是落日前的回光返照。清朝在列强面前的不堪一击,让其终究没有跨过300年的历史大轮回。
在此,我忍不住说句:“祖有功而宗有德”,这就完了?古人目光太短浅了,难怪王朝不超300年。